静液压无极变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24  23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驱动,具体涉及一种静液压无极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的静液压无级变速装置,内部对摇架进行限位的结构体积较大,会导致整体容积变小,从而无法容纳更多油液,使得润滑的效果变差,进而提高温升,不利于长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液压无极变速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静液压无极变速装置,包括壳体和前盖,所述前盖设置在壳体的一侧,所述前盖与壳体之间形成工作腔,所述壳体上贯穿设置输出轴,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摇架组件,所述摇架组件具有转动端,所述壳体上设置转孔,所述转动端伸入转孔与壳体连接,所述转动端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孔内,所述转动端带动摇架组件进行转动,所述工作腔的一侧内壁凸出形成摇架限位部,所述摇架限位部对摇架组件的转动进行限位。

4、较佳的,所述摇架限位部呈凸台结构凸出形成在工作腔内壁靠近输出轴的一侧,所述摇架组件具有限位接触端,所述限位接触端与摇架限位部相接,所述限位接触端具有倾斜面,所述摇架限位部具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倾斜面相接。

5、较佳的,所述限位面到工作腔靠近输出轴的一侧腔壁的直线距离为4mm。

6、较佳的,所述摇架限位部呈二级台阶结构设置,所述摇架限位部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由第一凸出部靠近摇架组件的一端凸出形成,所述限位面设置在第二凸出部与限位接触端的倾斜面相接。

7、较佳的,所述摇架组件包括缸体、柱塞、滑靴和摇架,所述缸体套设在输出轴上,所述缸体上设置柱塞连接槽,所述滑靴的一端与柱塞连接,所述滑靴的另一端连接摇架。

8、较佳的,所述摇架上开设摆动槽,所述输出轴贯穿摆动槽设置,所述输出轴与摆动槽之间具有摆动空间。

9、较佳的,所述前盖上开设油口。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工作腔的腔壁上设置摇架限位部,当转动摇架的时候,摇架限位部上的限位面与摇架组件的限位接触端的倾斜面相接,从而对摇架的摆动进行限位,且本设计中的摇架限位部其凸出的直线距离只有4mm,因此,可以减小壳体质量,增大壳体体积,且能够容纳更多油液,使得润滑和降低温升的效果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静液压无极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前盖,所述前盖设置在壳体的一侧,所述前盖与壳体之间形成工作腔,所述壳体上贯穿设置输出轴,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摇架组件,所述摇架组件具有转动端,所述壳体上设置转孔,所述转动端伸入转孔与壳体连接,所述转动端可转动的设置在转孔内,所述转动端带动摇架组件进行转动,所述工作腔的一侧内壁凸出形成摇架限位部,所述摇架限位部对摇架组件的转动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液压无极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架限位部呈凸台结构凸出形成在工作腔内壁靠近输出轴的一侧,所述摇架组件具有限位接触端,所述限位接触端与摇架限位部相接,所述限位接触端具有倾斜面,所述摇架限位部具有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倾斜面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液压无极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到工作腔靠近输出轴的一侧腔壁的直线距离为4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液压无极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架限位部呈二级台阶结构设置,所述摇架限位部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由第一凸出部靠近摇架组件的一端凸出形成,所述限位面设置在第二凸出部与限位接触端的倾斜面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液压无极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架组件包括缸体、柱塞、滑靴和摇架,所述缸体套设在输出轴上,所述缸体上设置柱塞连接槽,所述滑靴的一端与柱塞连接,所述滑靴的另一端连接摇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液压无极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架上开设摆动槽,所述输出轴贯穿摆动槽设置,所述输出轴与摆动槽之间具有摆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液压无极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上开设油口。


技术总结
一种静液压无极变速装置,通过在工作腔的腔壁上设置摇架限位部,当转动摇架的时候,摇架限位部上的限位面与摇架组件的限位接触端的倾斜面相接,从而对摇架的摆动进行限位,且本设计中的摇架限位部其凸出的直线距离只有4mm,因此,可以减小壳体质量,增大壳体体积,且能够容纳更多油液,使得润滑和降低温升的效果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蒋人飞,李希斌,兰仕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特克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0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29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