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25  36


本技术涉及车辆防盗,尤其是涉及一种应急时防盗的车辆。


背景技术:

1、电动汽车因动力源的转变,使得机舱释放出了较多可利用空间。电动汽车用“电机”代替“发动机”驱动,而电机的体积远小于发动机,电动车机舱的就会腾出很大的空间。为了增加储物空间和汽车卖点,机舱内可以布置储物箱。相关技术中,车辆的机舱盖上的电开锁用于机舱盖的锁固和解锁,电开锁可以通过车钥匙远程遥控解锁,一键开启前机舱,方便日常储物。

2、现有技术中,电开锁以电动汽车的蓄电池进行电连接,蓄电池对电开锁进行供电,然而当蓄电池馈电时,机舱盖无法开启。

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市面上的电动汽车设有应急开启装置。在前保险杠区域保留一个开孔,开孔与拖车钩的安装位置呼应。开孔内包括连接电开锁的正负极接线,通过拉出正负极接线并外接12v电源,可以达到应急开启前机盖的目的。应急开启装置的设置解决了蓄电池馈电情况下,机舱盖无法打开的情况,提高了一定的便利性。然而,应急开启装置裸露在前保险杠区域,不满足防盗要求。应急开启装置仍然需使用传统外接电源才能达到开启的作用,此外接电源并非用户常备之物,便捷性低。

4、英国thatcham机构是全世界对于车辆防盗设计要求严苛的评价机构,对前机舱的应急开启装置明确的要求为:应急开启装置需在乘员舱内部,且需要布置在处于车内有所遮挡的位置。简言之:当盗窃者破窗而入,前机舱开启装置或应急开启装置是不能裸露且能打开前机舱的。市面上大部分车辆的应急开启装置都放置在主驾腿部ip区域,或主驾a柱饰板区域、或主驾车门区域、或主驾门槛内饰区域,以上常见应急开启装置布置位置,要么完全裸露,起不到防盗作用,要么就导致局部造型挖缺,这些布置位置大都处于乘员舱a面上,为人第一眼能所见位置,影响了整体性。

5、由此,这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将开盖应急接口设置在仪表板的侧面,车门关闭时遮挡开盖应急接口,由此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内限定出乘用空间,所述车身包括设在所述乘用空间内的仪表板,所述车身上还限定出机舱;可开闭的车门,所述车门连接所述车身,所述车门在关闭时位于所述仪表板的侧面;机舱盖,所述机舱盖连接在所述车身上,用于开闭所述机舱;电子锁,所述电子锁用于将所述机舱盖锁在所述车身上;开盖应急接口,所述开盖应急接口设在所述仪表板上,且位于所述仪表板的侧面,且在所述车门关闭时所述车门能够封挡所述开盖应急接口;所述开盖应急接口与所述电子锁电连接,且在所述开盖应急接口与外部电源接通时向所述电子锁供电解锁。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电子锁可以将机舱盖锁在车身上,机舱盖在电子锁的锁止下难以打开,防止机舱中的物品被盗。通过设置开盖应急接口,在车门打开时,开盖应急接口与外部电源接通时,外部电源可以向电子锁供电解锁,起到应急的作用,提高了车辆的便利程度;当车门关闭时,开盖应急接口可以被车门封挡,开盖应急接口不能与外部电源连通,电子锁不能通过开盖应急接口接通外部电源解锁,降低机舱中财物被盗取的概率,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盖应急接口为充电接口,用于与所述外部电源插接连接。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仪表板在侧面设有沉槽,所述开盖应急接口位于所述沉槽内。

6、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还包括位于所述沉槽内的堵盖,所述堵盖可活动地设在所述仪表板上。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堵盖的外表面与所述仪表板的侧面平齐。

8、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在所述车身内,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子锁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电子锁开闭。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的整车线束中包括控锁线束,所述控锁线束的一端与所述开盖应急接口相连,所述控锁线束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锁相连。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身包括前围板,所述控锁线束穿过所述前围板设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门上设有车窗,所述开盖应急接口低于所述车窗。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仪表板的侧面设有挡在所述开盖应急接口的上方的凸包。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盖应急接口为充电接口,用于所述外部电源插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在侧面设有沉槽,所述开盖应急接口位于所述沉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沉槽内的堵盖,所述堵盖可活动地设在所述仪表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堵盖的外表面与所述仪表板的侧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在所述车身内,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子锁电连接,以控制所述电子锁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整车线束中包括控锁线束,所述控锁线束的一端与所述开盖应急接口相连,所述控锁线束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锁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包括前围板,所述控锁线束穿过所述前围板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上设有车窗,所述开盖应急接口低于所述车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的侧面设有挡在所述开盖应急接口的上方的凸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包括:车身,车身内限定出乘用空间,车身包括设在乘用空间内的仪表板,车身上还限定出机舱;可开闭的车门,车门连接车身,车门在关闭时位于仪表板的侧面;机舱盖,机舱盖连接在车身上,用于开闭机舱;电子锁,电子锁用于将机舱盖锁在车身上;开盖应急接口,开盖应急接口设在仪表板上,且位于仪表板的侧面,且在车门关闭时车门能够封挡开盖应急接口;开盖应急接口与电子锁电连接,且在开盖应急接口与外部电源接通时向电子锁供电解锁。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在应急时防盗的车辆,开盖应急接口起到应急的作用,提高了车辆的便利程度;当车门关闭时,开盖应急接口可以被车门封挡,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波,王月,王鹏翔,周大永,夏亮,杜汉斌,张宇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29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