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带电磁屏蔽的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光伏发电是基于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当光线照射在太阳能电池上并且光在界面层被吸收后,电子和空穴定向分离,此时,只有电子和空穴以极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跨过结区,被金属收集起来,再从导线接到外电路的时候,才能实现有效发电。
2、现阶段,将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集中建设在山体、滩涂、沼泽、戈壁、沙漠、受污染土地等闲置或废弃土地上,就可能避免不了建设在高压电线附近,高压电线相当于强交流电源,能够产生足够强的电磁场,把带电的电子空穴扯偏原来的轨道,载流子的有效传播距离变长,迁移率变小,使其移动困难,从而增大内耗而导致发电效率降低。
3、基于此,提出一种自带电磁屏蔽的光伏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带电磁屏蔽的光伏组件,通过在光伏组件内增设金属网夹层,可以减弱或阻挡电磁波的通过,达到抗辐射、抗电磁干扰的效果,避免了高压电线产生的强电磁场导致发电效率降低的情况。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带电磁屏蔽的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组件本体,所述光伏组件本体通过将组件层压件装入边框而成,所述组件层压件由上到下依次设置为钢化玻璃、第一金属网夹层、电池串和背板,所述第一金属网夹层包括中部的金属网和设置在所述金属网上下两面的第一eva防护层,所述金属网与线缆连接。
3、优选的,所述背板上设置有金属网接线盒和光伏接线盒,所述光伏接线盒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中部。
4、优选的,所述电池串与所述光伏接线盒连接。
5、优选的,所述金属网设置为由多根屏蔽线组成的网,所述金属网的材质为金、银、铜或导电金属化合物ito、掺f的sno2、zno。
6、优选的,所述电池串与所述背板之间铺设有一层第二eva防护层。
7、优选的,所述电池串与所述背板之间铺设有一层第二金属网夹层,所述第二金属网夹层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金属网夹层的结构设置相同。
8、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自带电磁屏蔽的光伏组件,通过在光伏组件内增设金属网夹层,可以减弱或阻挡电磁波的通过,达到抗辐射、抗电磁干扰的效果,避免了高压电线产生的强电磁场导致发电效率降低情况。
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一种自带电磁屏蔽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电磁屏蔽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上设置有金属网接线盒和光伏接线盒,所述光伏接线盒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电磁屏蔽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串与所述光伏接线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带电磁屏蔽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设置为由多根屏蔽线组成的网,所述金属网的材质为金、银、铜或导电金属化合物ito、掺f的sno2、zno。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带电磁屏蔽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串与所述背板之间铺设有一层第二eva防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带电磁屏蔽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串与所述背板之间铺设有一层第二金属网夹层,所述第二金属网夹层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金属网夹层的结构设置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