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预反应双塔吸收制备六氟磷酸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27  9


本技术涉及六氟磷酸锂制备装置,具体为一种高效的预反应双塔吸收制备六氟磷酸锂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氟化氢溶剂法生产六氟磷酸锂工艺路线为在一个调配槽加入氟化氢、氟化锂及五氯化磷生产六氟磷酸锂,在调配槽中五氯化磷与氟化氢生成的五氟化磷气体只经过单套吸收塔进行回收,五氟化磷吸收效率低,造成物料浪费,装置生产成本增加。同时在调配槽内直接加入五氯化磷固体,五氯化磷固体携带的杂质带入生产系统,促使生产系统被污染概率增加,影响产品质量,并需定期更换氟化氢溶液进行置换,影响了生产进度,增加装置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的预反应双塔吸收制备六氟磷酸锂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氟化氢液箱、预反应箱、五氯化磷箱、吸收塔a、吸收塔b、回收槽a、回收槽b、第一回流管、第一输液管、第二回流管、第二输液管、输液泵和废气排气管,所述氟化氢液箱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预反应箱,预反应箱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五氯化磷箱,预反应箱的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吸收塔a,吸收塔a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吸收塔b,吸收塔a的底部设置有回收槽a,吸收塔b的底部设置有回收槽b,吸收塔a的回流口通过第一回流管与回收槽a连接,吸收塔a通过第一输液管与吸收塔a连接,吸收塔b的回流口通过第二回流管与回收槽b连接,回收槽b通过第二输液管与吸收塔b连接。

3、优选的,所述第一输液管和第二输液管上均安装有用于送料的输液泵。

4、优选的,所述吸收塔b的顶端连接有废气排气管,废气排气管与外部废气处理设备连接。

5、优选的,所述吸收塔a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吸收塔b连接。

6、优选的,所述五氯化磷箱上安装有固体送料器。

7、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流管、第一输液管、第二回流管和第二输液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

8、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将原有直接将五氯化磷原料直接加入调配槽内改为增加预反应箱,杜绝了五氯化磷等固体物料携带的杂质影响反应液的品质,从而影响产品品质,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预反应过程无需进行循环,大大延长了反应液更换周期;通过双塔吸收提高了中间反应气体五氟化磷吸收效率,将反应效率由原来的85%提升至95%以上,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的预反应双塔吸收制备六氟磷酸锂装置,包括氟化氢液箱(1)、预反应箱(2)、五氯化磷箱(3)、吸收塔a(4)、吸收塔b(5)、回收槽a(6)、回收槽b(7)、第一回流管(8)、第一输液管(9)、第二回流管(10)、第二输液管(11)、输液泵(12)和废气排气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氢液箱(1)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预反应箱(2),预反应箱(2)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五氯化磷箱(3),预反应箱(2)的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吸收塔a(4),吸收塔a(4)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吸收塔b(5),吸收塔a(4)的底部设置有回收槽a(6),吸收塔b(5)的底部设置有回收槽b(7),吸收塔a(4)的回流口通过第一回流管(8)与回收槽a(6)连接,吸收塔a(4)通过第一输液管(9)与吸收塔a(4)连接,吸收塔b(5)的回流口通过第二回流管(10)与回收槽b(7)连接,回收槽b(7)通过第二输液管(11)与吸收塔b(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预反应双塔吸收制备六氟磷酸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液管(9)和第二输液管(11)上均安装有用于送料的输液泵(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预反应双塔吸收制备六氟磷酸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b(5)的顶端连接有废气排气管(13),废气排气管(13)与外部废气处理设备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预反应双塔吸收制备六氟磷酸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a(4)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吸收塔b(5)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预反应双塔吸收制备六氟磷酸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五氯化磷箱(3)上安装有固体送料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预反应双塔吸收制备六氟磷酸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管(8)、第一输液管(9)、第二回流管(10)和第二输液管(11)上均安装有控制阀。


技术总结
一种高效的预反应双塔吸收制备六氟磷酸锂装置,其包括氟化氢液箱、预反应箱、输液泵和废气排气管,所述氟化氢液箱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预反应箱,预反应箱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五氯化磷箱,预反应箱的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吸收塔A,吸收塔A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吸收塔B,吸收塔A的底部设置有回收槽A,吸收塔B的底部设置有回收槽B,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将原有直接将五氯化磷原料直接加入调配槽内改为增加预反应箱,杜绝了五氯化磷等固体物料携带的杂质影响反应液的品质,从而影响产品品质,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预反应过程无需进行循环,大大延长了反应液更换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李遵坡,李刚,杨振军,苏西军,刘洪儒,龙飞,陈飞,周瑞,韩卫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晟芯材料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31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