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高频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28  37


本技术涉及电缆,具体的讲是一种抗干扰高频电缆。


背景技术:

1、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电缆包括低压电缆、高压电缆和高频电缆等,高频电缆是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电缆。

2、现有技术中的高频电缆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有时会受到外界电磁干扰,导致信号传输不完整、不连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抗干扰高频电缆。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抗干扰高频电缆,包括多个线芯、第一绝缘层、屏蔽层和第二绝缘层,多个所述线芯的外侧均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屏蔽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电缆轴线处设置有一根线芯,沿轴线径向平行设置有多根线芯;多个线芯均设置在铠装层内,所述铠装层与多个线芯外侧的第二绝缘层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导电泡棉,所述铠装层与导电泡棉之间沿轴线径向平行设置有多根填充绳,所述铠装层外侧包覆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的外侧包覆设置有保护层。

4、进一步的,所述线芯为多股铜线绞合而成。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为乙丙橡胶材质。

6、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层为镀锡编织铜网。

7、进一步的,所述防火层为硅酸铝岩棉层。

8、进一步的,所述铠装层为绕包钢带层。

9、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缆内侧由内至外设置屏蔽层、导电泡棉和铠装层,屏蔽层和导电泡棉能屏蔽线芯与线芯之间互相的电磁干扰,线芯产生的电磁干扰先由屏蔽层屏蔽减弱后再由导电泡棉屏蔽吸收,导电泡棉与铠装层能屏蔽外界电磁干扰,外界产生的电磁干扰先由绕包钢带的铠装层屏蔽减弱后再由导电泡棉屏蔽吸收,保证高频电缆的信号传输完整,通过设置填充绳增加电缆的韧性,提升电缆抗拉伸性能。

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干扰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线芯(1)、第一绝缘层(2)、屏蔽层(3)和第二绝缘层(4),多个所述线芯(1)的外侧均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绝缘层(2)、屏蔽层(3)和第二绝缘层(4),所述电缆轴线处设置有一根线芯(1),沿轴线径向平行设置有多根线芯(1);多个线芯(1)均设置在铠装层(6)内,所述铠装层(6)与多个线芯(1)外侧的第二绝缘层(4)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导电泡棉(5),所述铠装层(6)与导电泡棉(5)之间沿轴线径向平行设置有多根填充绳(9),所述铠装层(6)外侧包覆设置有防火层(7),所述防火层(7)的外侧包覆设置有保护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1)为多股铜线绞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2)和第二绝缘层(4)均为乙丙橡胶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3)为镀锡编织铜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层(7)为硅酸铝岩棉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高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铠装层(6)为绕包钢带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一种抗干扰高频电缆,包括多个线芯、第一绝缘层、屏蔽层和第二绝缘层,多个所述线芯的外侧均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屏蔽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电缆轴线处设置有一根线芯,沿轴线径向平行设置有多根线芯;多个线芯均设置在铠装层内,所述铠装层与多个线芯外侧的第二绝缘层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导电泡棉,所述铠装层与导电泡棉之间沿轴线径向平行设置有多根填充绳,所述铠装层外侧包覆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的外侧包覆设置有保护层,本技术能良好的屏蔽电磁干扰,保证高频电缆的信号传输完整。

技术研发人员:石刘建,郭东杰,郑卓,葛洁浩,黄滨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31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