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灰吹炉,具体涉及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均匀通氧温控炉膛结构。
背景技术:
1、火试金(铅试金)法是金银及贵金属化学分析和生产的重要手段,其关键技术在于灰吹过程,灰吹过程实际上是铅扣样品中的贱金属和铅在高温下的氧化过程。将熔炼所得的铅合金放在灰皿中,在适当的温度下用进行灰吹除铅,灰吹时铅氧化成氧化铅而渗透于多孔的灰皿中,从而除去了铅扣中的铅及少量的贱金属,金银及贵金属不被氧化而保留在灰皿之中形成金银合粒。
2、在灰吹炉的灰吹工作过程中,向灰吹炉炉膛中鼓入空气,使铅的高价氧化物分解,来加速铅的氧化,铅扣中的杂质氧化,大部分随氧化铅吸收在多孔性的灰皿中,少部分氧化物成气体逸出。目前所使用的灰吹炉进风口位于炉膛的后部,一般灰吹炉同时检测多个样品,铅扣试样是放置在炉膛的中间部位,这样就会导致所通入的空气集聚到炉膛的后部,造成炉内灰吹温度和氧化气流的改变,影响炉膛内的温度均匀性和通氧量的均匀性,使铅扣试样灰吹氧化不完全,导致贵金属与铅分离不完全,降低了灰吹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到贵金属的产量或分析检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均匀通氧温控炉膛结构,该结构设计紧凑、合理,加热元件布置合理,并可分段控制,出风通道口合理均布,提高了灰吹炉炉膛内温度及通氧量的均匀性,提高了灰吹质量与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均匀通氧温控炉膛结构,包括由方管组焊的长方体炉体框架,炉体框架的上部设有四方体的炉膛,炉膛的正面为敞口结构,炉膛敞口处设有可控制启闭的炉门,炉膛由耐火砖砌筑而成,炉膛的四周外壁上设有隔热棉板,炉膛内两侧均布插设有电加热棒,炉膛内中间靠上位置均布插设有热电偶,电加热棒与热电偶形成一个闭环的加热系统,炉膛内还开设有进风口、进风通道和排烟口,与炉膛后部设置的双层烟囱构成进风排烟系统,以控制灰吹炉炉膛内温度及通氧量的均匀性。
3、所述炉膛的后侧下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排烟口,排烟口的上方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炉膛进风口围绕炉膛两侧向前侧水平开设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的前端向下部再水平开设有横向进风通道,横向进风通道向炉膛内部每侧均布开设有五处出风口。
4、所述进风通道开设在炉膛两侧的耐火砖和隔热棉板之间,炉膛两侧出风口的位置稍高于灰皿送入炉膛后的高度。
5、所述排烟口呈四锥体漏斗形状由炉膛外壁向内壁逐步扩大,排烟口小头端通过管道与双层烟囱内部的排烟通道相连通,炉膛进风口分别通过进风管与双层烟囱的下部两侧相连通;双层烟囱底部可拆卸的安装有接灰盒,双层烟囱的上部两侧连通设置有进气管,炉体的下部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出气端与进气管连接,控制炉膛进风量。
6、所述电加热棒为u型硅碳棒,炉膛内每侧设置6组电加热棒,硅碳棒的上端为冷端,冷端穿出炉体顶板外,硅碳棒的下端为加热端,加热端的底部靠近炉膛的内腔底部;炉膛内12组硅碳棒分为前4组、中4组、后4组三区段单独电连接,分区控制炉膛内加热,以控制炉膛内温度的均匀性,消除炉膛内的温度阶梯。
7、所述排烟口呈四锥体漏斗形状由炉膛外壁向内壁逐步扩大,排烟口小头端通过管道与双层烟囱与内部的排烟通道相连通,炉膛进风总口分别通过进风管与双层烟囱的下部两侧相连通;双层烟囱底部可拆卸的安装有接灰盒,双层烟囱的上部两侧连通设置有进气管,炉体的下部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出气端与进气管连接,控制炉膛进风量;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鼓风机控制炉膛进风量,冷空气通过鼓风机进入进气管,再从上部两侧进入双层烟囱内,炉膛内的热烟气从下部进入双层烟囱内,冷空气和热烟气在双层烟囱内进行逆流热量交换,冷空气变成预热空气进入炉膛进风口内,供灰吹使用;炉膛热烟气预冷空气也降低了排烟温度,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冷却成烟尘颗粒落入双层烟囱的底部接灰盒中排出,冷却后的烟气从上部的排烟口控制排放;冷空气与炉膛热烟气通过逆流布置交换热量,换热效率高,较好的利用了烟气余热,节约能源成本,并有利于烟气中的有害气体沉积,降低排烟对环境的污染。
8、所述炉膛的后侧下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排烟口,排烟口的上方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炉膛进风口围绕炉膛两侧向前侧水平开设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的前端向下部再水平开设有横向进风通道,横向进风通道向炉膛内部每侧均布开设有五处出风口;这样设置的目的是:经双层烟囱炉膛热烟气热量交换的预热空气通过炉膛排烟口上方的两个炉膛进风口进入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围绕炉膛两侧开设,与炉膛内高温进一步进行热量交换,再次提高进入炉膛的空气温度,炉膛两侧分别均布对称开设五处出风口,更好提高炉膛内通氧量的均匀性,提高了灰吹质量与效果,灰吹后形成的金银合金粒外观显示形体均匀,圆润饱满,球面光洁,金属质感强。
9、所述电加热棒为u型硅碳棒,炉膛内每侧设置6组电加热棒,硅碳棒的上端为冷端,冷端穿出炉体顶板外,硅碳棒的下端为加热端,加热端的底部靠近炉膛的内腔底部;炉膛内的12组硅碳棒分为前4组、中4组、后4组三区段单独电连接,分区控制炉膛内加热;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采用的u型硅碳棒是用高纯度绿色六方碳化硅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料比加工制坯,经2200℃高温硅化再结晶烧结而制成的棒状、管状非金属高温电热元件。硅碳棒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升温快、寿命长、高温变形小、安装维修方便等特点,且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使用硅碳棒加热既方便,又可靠,与自动化电控系统配套,炉膛每侧硅碳棒分三组段电连接组合控制,可以准确控制灰吹炉炉膛内的恒定温度,恒温过程中炉温波动范围小,又可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按曲线自动调温,提高灰吹炉炉膛内的温度均匀性。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结构设计紧凑、合理,通过电加热棒与热电偶形成一个闭环的加热系统,加热元件布置合理,并可分组分段自动控制,炉膛内开设的进风口、进风通道和排烟口,与炉膛后部设置的双层烟囱构成进风排烟系统,出风通道口合理均布,以控制灰吹炉炉膛内温度及通氧量的均匀性,提高了灰吹质量与效果。
1.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均匀通氧温控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方管组焊的长方体炉体框架,炉体框架的上部设有四方体的炉膛,炉膛的正面为敞口结构,炉膛敞口处设有可控制启闭的炉门,炉膛由耐火砖砌筑而成,炉膛的四周外壁上设有隔热棉板,炉膛内两侧均布插设有电加热棒,炉膛内中间靠上位置均布插设有热电偶,电加热棒与热电偶形成一个闭环的加热系统,炉膛内还开设有进风口、进风通道和排烟口,与炉膛后部设置的双层烟囱构成进风排烟系统,以控制灰吹炉炉膛内温度及通氧量的均匀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均匀通氧温控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炉膛的后侧下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排烟口,排烟口的上方两端分别开设有进风口,炉膛进风口围绕炉膛两侧向前侧水平开设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的前端向下部再水平开设有横向进风通道,横向进风通道向炉膛内部每侧均布开设有五处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均匀通氧温控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进风通道开设在炉膛两侧的耐火砖和隔热棉板之间,炉膛两侧出风口的位置稍高于灰皿送入炉膛后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均匀通氧温控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排烟口呈四锥体漏斗形状由炉膛外壁向内壁逐步扩大,排烟口小头端通过管道与双层烟囱内部的排烟通道相连通,炉膛进风口分别通过进风管与双层烟囱的下部两侧相连通;双层烟囱底部可拆卸的安装有接灰盒,双层烟囱的上部两侧连通设置有进气管,炉体的下部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出气端与进气管连接,控制炉膛进风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试金灰吹炉的均匀通氧温控炉膛结构,其特征在于:电加热棒为u型硅碳棒,炉膛内每侧设置6组电加热棒,硅碳棒的上端为冷端,冷端穿出炉体顶板外,硅碳棒的下端为加热端,加热端的底部靠近炉膛的内腔底部;炉膛内12组硅碳棒分为前4组、中4组、后4组的三区段单独电连接,分区控制炉膛内加热,以控制炉膛内温度的均匀性,消除炉膛内的温度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