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印章机,具体是一种印章机喷头结构。
背景技术:
1、印章机采用喷头印章作为新型的一种印章技术,以其制作简单快捷,印章清晰,使用寿命长,适用性强,得以迅速推广,成为印章行业升级换代产品。
2、印章机在完成印章作业后,印章机的喷头处会残留有墨水,残留的墨水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墨水中的水分会蒸发而使墨水凝结成固态的墨渣,残留在喷头处的墨渣会影响印章机喷头后续的正常喷墨印章作业,致使印章的图像不清晰、不完整,而且积存的墨渣甚至会堵塞喷头造成喷头的损坏而使印章失效。
3、现有是通过在印章机的喷头上设置保护盖的方式,隔离空气与喷头喷墨端面的接触,以此来实现避免喷头喷墨端面处的墨水与空气接触而凝结成墨渣的现象,但现有技术治标不治本,印章机喷头的喷墨端面上残留的墨水仍然存在,保护盖也不能完全隔离空气,在一段时间的闲置下,喷头的喷墨端面上残留的墨水仍存在发生凝固的可能,不便及时将喷头喷墨端面上残留的墨水清洁擦除,仍会导致干扰喷头的后续印章作业,影响印章机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印章机的喷头在应用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章机喷头结构。
2、一种印章机喷头结构,包括设置在预设有的印章机本体作业端的喷头本体,所述印章机本体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喷头本体的一端上套设有托辊,所述托辊与连接杆转动连接,且托辊上粘设有清洁棉布毯,所述托辊通过清洁棉布毯与喷头本体的喷墨端面活动抵接;
3、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上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上铰接设置有用于拉动连接杆复位的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铰接设置在印章机本体侧壁处预设有的吊环上,所述印章机本体的一侧壁处设置有用于定位连接杆的固定组件。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设置成u形,且连接杆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嵌设在印章机本体侧壁上预设有的盲孔内。
5、进一步的,所述清洁棉布毯卷设在托辊上,且清洁棉布毯两端头的连接处设置有魔术贴。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槽口和限位杆,所述槽口开设在印章机本体的一侧壁处,所述限位杆设置成u形,且限位杆的一端穿设在槽口内。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随喷头本体下压托辊驱动而绕轴承转动,并位移至印章机本体内壁上预设有的安置腔内,且连接杆的一端上开设有凹口,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连接杆上的凹口相卡接。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1、通过将喷头本体经印章机本体作业端的驱动杆驱动下压进行印章作业,从而压动托辊,进而使连接杆受力绕轴承转动,进而使托辊表面的清洁棉布毯与喷头本体的喷墨端面发生摩擦,并带动托辊绕连接杆转动,从而通过清洁棉布毯与喷头本体喷墨端面的抵接,便于对喷头本体喷墨端面上残留的墨水进行擦拭作业,以便在喷头本体完成印章作业后,及时将其作业端面上残留的墨水擦除掉,对喷头本体的作业端面起到一定的清洁效果,避免墨水长时间存留发生凝固,而导致干扰喷头本体后续印章作业使用,提高印章机本体的工作稳定性。
10、2、通过随连接杆的转动偏移,从而拉动拉簧发生弹性形变,进而当喷头本体在作业中不需要擦拭清洁时,将托辊经连接杆转动位移至印章机本体内壁上的安置腔内,进而将限位杆插设在槽口内,并使限位杆的一端卡接在连接杆上的凹口内,以便定位连接杆和托辊位于非作业状态下的位置,反之,当喷头本体作业完成后需要清洁时,将限位杆沿槽口解卡拔出,进而解除对连接杆的限位,从而使拉簧卸力回弹,进而拉动连接杆绕轴承转动,便于使托辊和清洁棉布毯复位抵接在喷头本体的喷墨端面上进行清洁使用。
11、3、通过将清洁棉布毯卷设在托辊上,进而经魔术贴粘接清洁棉布毯两端头的连接处,便于安装拆卸清洁棉布毯,进而方便对受污的清洁棉布毯进行拆卸清洗,以便重复使用。
1.一种印章机喷头结构,包括设置在预设有的印章机本体(1)作业端的喷头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章机本体(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靠近喷头本体(2)的一端上套设有托辊(4),所述托辊(4)与连接杆(3)转动连接,且托辊(4)上粘设有清洁棉布毯(5),所述托辊(4)通过清洁棉布毯(5)与喷头本体(2)的喷墨端面活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章机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设置成u形,且连接杆(3)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轴承(10),所述轴承(10)嵌设在印章机本体(1)侧壁上预设有的盲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章机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棉布毯(5)卷设在托辊(4)上,且清洁棉布毯(5)两端头的连接处设置有魔术贴(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章机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9)包括槽口(91)和限位杆(92),所述槽口(91)开设在印章机本体(1)的一侧壁处,所述限位杆(92)设置成u形,且限位杆(92)的一端穿设在槽口(9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印章机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随喷头本体(2)下压托辊(4)驱动而绕轴承(10)转动,并位移至印章机本体(1)内壁上预设有的安置腔内,且连接杆(3)的一端上开设有凹口(12),所述限位杆(92)的一端与连接杆(3)上的凹口(12)相卡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