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池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式电池包膜机及电池包膜生产线。
背景技术:
1、新能源电池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汽车、风电、光伏和储能等各种行业中,是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新能源电池中的电芯需要进行包膜绝缘处理,否则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产品质量,现有的包膜机一般采用电芯平卧的方式进行包膜,一方面电芯输送线一般需使电芯处于竖直状态进行加工,需要人工对电芯进行调整,较为繁琐,另一方面电芯平卧的方式进行包膜时采用竖直方向进行包膜的方式,保护膜受重力等因素影响进而保护膜的形状不够平整,易出现褶皱和气泡的现象,从而影响包膜质量和包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电池包膜机,传输机构用于传输电芯,相对设置的限位机构和压膜机构共同作用下对电芯的位置进行规范和限位,避免在包膜过程中出现电芯位置错位和歪斜的情况,滚筒组件通过送膜组件拉动和展开保护膜后,以便于夹持组件对保护膜进行夹持,电芯在传输机构上移动过程中夹持组件带动保护膜靠近传输机构,能够让保护膜包裹于电芯,提升包膜质量,压膜机构压紧保护膜进而使保护膜和电芯两者达到相互接触的目的,夹持组件夹持保护膜后通过切膜机构将保护膜切断,提升包膜效率。
2、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立式电池包膜机,该立式电池包膜机包括传输机构、限位机构、压膜机构、送膜机构和切膜机构。
3、传输机构,用于传输需包膜的电芯;
4、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靠近所述传输机构的位置,以使所述限位机构能够限位所述电芯;
5、压膜机构,所述压膜机构与所述限位机构相对设置,以使所述压膜机构能够将包裹电芯的保护膜压合于所述电芯;
6、送膜机构,所述送膜机构包括滚筒组件、送膜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滚筒组件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的一侧,所述滚筒组件通过所述送膜组件输送所述保护膜,以使所述夹持组件夹持所述保护膜;所述夹持组件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传输机构,所述送膜组件的送膜方向与所述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相互垂直,所述送膜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机构和所述压膜机构之间;
7、切膜机构,用于切断所述保护膜,所述切膜机构设置于所述送膜机构和所述滚筒组件之间。
8、在本发明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的相对两侧,当所述压膜机构通过所述保护膜压合所述电芯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能够相互靠近并分别带动所述保护膜靠近所述传输机构。
9、在本发明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滑轨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平行。
10、在本发明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送膜组件包括第二滑轨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沿所述第二滑轨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平行;
11、当所述第二夹持件夹持所述保护膜从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夹持组件夹持所述保护膜,所述第二夹持件松开所述保护膜,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和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滑轨的相对两端。
12、在本发明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之间的距离能够进行调节。
13、在本发明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均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一滚轮组件,所述第一滚轮组件与所述第一立柱能够活动地连接。
14、在本发明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滚轮,所述第一连接杆能够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滚轮相连接。
15、在本发明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压膜机构包括第一压膜组件和第二压膜组件,所述第一压膜组件和所述第二压膜组件相对设置。
16、在本发明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膜组件和所述第二压膜组件均包括多个第二滚轮组件,每两个所述第二滚轮组件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滚轮组件之间的距离能够进行调节。
17、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膜生产线,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立式电池包膜机。
18、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立式电池包膜机及电池包膜生产线,传输机构用于传输电芯,相对设置的限位机构和压膜机构共同作用下对电芯的位置进行规范和限位,避免在包膜过程中出现电芯位置错位和歪斜的情况,滚筒组件通过送膜组件拉动和展开保护膜后,以便于夹持组件对保护膜进行夹持,电芯在传输机构上移动过程中夹持组件带动保护膜靠近传输机构,能够让保护膜包裹于电芯,提升包膜质量,压膜机构压紧保护膜进而使保护膜和电芯两者达到相互接触的目的,夹持组件夹持保护膜后通过切膜机构将保护膜切断,提升包膜效率。
1.一种立式电池包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电池包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的相对两侧,当所述压膜机构将所述保护膜压合于所述电芯时,两个所述夹持组件能够相互靠近并分别带动所述保护膜靠近所述传输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电池包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滑轨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电池包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膜组件包括第二滑轨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沿所述第二滑轨的滑动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电池包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传输机构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之间的距离能够进行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电池包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均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一滚轮组件,所述第一滚轮组件与所述第一立柱能够活动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电池包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滚轮,所述第一连接杆能够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通孔且与所述第一滚轮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电池包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膜机构包括第一压膜组件和第二压膜组件,所述第一压膜组件和所述第二压膜组件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电池包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膜组件和所述第二压膜组件均包括多个第二滚轮组件,每两个所述第二滚轮组件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滚轮组件之间的距离能够进行调节。
10.一种电池包膜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式电池包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