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端子台,特别涉及一种栅栏式端子台。
背景技术:
1、端子台作为接线端子的一种,是用于电路连接的一种电子元器件,也叫端子排、电连接器等。在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端子台在配电盘、作业机械等电气设备中用于连接电源线、信号线等各种线材而使用。
2、栅栏式端子台,因其可靠性安全性及较大载流量,在各种智能电能表及配点终端中应用相当广泛,其可靠性直接关乎产品安全性能。为了增加数量并合理排布接线端,栅栏式端子台多采用双层结构,而现有的双层栅栏式接线端子存在以下缺点:
3、上层的接线螺钉和下层的接线螺钉之间通过金属的端子件接触连通以进行导电。然而,在各栅栏式端子台结构中,上层接线螺钉和下层接线螺钉之间存在高度差异,这导致上层接线螺钉和下层接线螺钉之间如若需要实现连通,则需要将端子件进行多次弯折,以达到连接上层接线螺钉和下层接线螺钉的连接,并通过端子件的弯折延伸便于接线处理。在端子件多次弯折后,其自身的形状导致端子件结构相对复杂,如需要安装,则需要在绝缘主体上针对于端子件的各弯折结构开设对应结构,这会给绝缘主体的加工带来麻烦,同时也给端子件的安装和拆卸增加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栅栏式端子台以解决在高度不一的上、下层接线螺钉中端子件安装难度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栅栏式端子台并具体包括绝缘主体、上层螺钉、下层螺钉以及端子组件,所述绝缘主体的第一表面上由一第一阻隔部分隔成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所述上层螺钉、下层螺钉以及端子组件均相适配并设置为至少两个;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沿第一插接方向插装于第一安装区上的第一端子件以及沿第二插接方向由第二安装区向第一安装区内插装于第一端子件内的第二端子件;所述上层螺钉与第一端子件相螺接,所述下层螺钉与第二端子件相螺接,通过沿直线方向将第一端子件和第二端子件插装于绝缘主体上,不仅安装方式简单,同时还保证了第一端子件和第二端子件之间的连接,从而在上层螺钉和下层螺钉分别用于接线后,通过端子组件实现各接线处的电连接,大大简化的安装过程、降低了加工难度;任意相邻两所述上层螺钉之间具有间隔腔,从而减少绝缘主体的用料。
3、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安装区的第一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端子件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以实现第一端子件在绝缘主体上的安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所述第一端子件面向第二安装区的一侧上沿第二插接方向贯通开设有一连接通槽,在所述第一阻隔部上对应于连接通槽的位置处形成有沿第二插接方向贯通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的连通孔,所述第二端子件沿第二插接方向穿过连通孔并插接于连接通槽内,且所述第二端子件的至少一表面与所述第一端子件的至少一表面接触,以实现第一端子件与第二端子件之间的连接,实现上层螺钉和下层螺钉上的接线的电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通槽沿第一插接方向朝向远离第二端子件一侧延伸,在所述绝缘主体的第二表面上对应于连接通槽的位置处沿第二插接方向开设有连通连接通槽的接线槽,以便于通过接线槽使外部线缆穿入连接通槽而连接于第一端子件,所述接线槽由外至内渐窄以便于线缆等进入到接线槽内。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端子件包括支承于第二安装区上并与下层螺钉相螺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活动穿过连通孔并插接于连接通槽内的第二连接部,实现下层螺钉与第二端子件之间的连接以及第二端子件与第一端子件之间的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沿第二插接方向依次渐窄布置的用于穿入连通孔内的第一插装段、过渡段和用于插装于连接通槽内的第二插装段,在所述过渡段的第一表面上沿第一插接方向凸设形成有卡位部,所述卡位部卡位于所述连通孔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上,从而防止第二端子件在安装后,第二连接部退出连通孔外。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区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将各上层螺钉周围围合成一安装腔的至少两个侧围部,所述第一安装槽形成于对应安装腔内,以能够对上层螺钉进行防护,防止导线之间发生电气短路的可能性;相邻所述侧围部之间形成有所述的间隔腔,从而侧围部的材料使用,从而降低绝缘主体的生产成本,并避免各侧围部之间发生变形。
8、进一步的,所述间隔腔内形成有沿第一插接方向贯通的第二安装槽,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螺接有一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的杆身沿第一插接方向朝向绝缘主体的第三表面外延伸布置,以便于连接螺钉连接于外部安装板或电路板,使得绝缘主体牢固的连接于安装板或电路板上。
9、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孔沿第二插接方向贯通侧围部面向第一阻隔部的一侧面,所述连通孔包括用于供第一插装段穿入其中并限制第一插装段在第一插接方向移动的第一孔段以及连通第一孔段并供卡位部通过的第二孔段,第一孔段对整个第二端子件在第一插接方向上进行定位,放置端子组件松动,第二孔段供卡合部通过,而卡合部与第二孔段配合防止其退出。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区上以可拆卸地方式连接有一架设在第一端子件上的防护部,在所述防护部的第一表面上和第一端子件上对应于上层螺钉的位置处沿第一插接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上层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后螺设于第二安装孔,从而实现上层螺钉与第一端子件之间的连接,同时,防护部能够阻隔杂乱的导线端带来的磨损,防止相邻的上层螺钉之间出现电气短路。
11、进一步的,安装腔包括用于供第一端子件沿第一插接方向穿入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限位腔以及供过渡段沿第二插接方向穿入其中的第二限位腔,在第一限位腔和第二限位腔之间形成有供第二插装段沿第二插接方向活动穿过的通道,以将第一端子件限制第一限位腔中,并使得第一端子件和第二端子件能够进行连接,同时,通道便于第二端子件对齐于连接通槽,从而简化安装过程和难度。
12、本实用新型的栅栏式端子台,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层螺钉、下层螺钉、第一端子件以及第二端子件与绝缘主体之间的配合,使得上层螺钉和下层螺钉在用于接线以实现连接更多的线缆或线芯的同时,通过分装安装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端子组件的生产难度和安装难度,大大简化了端子组件与绝缘主体的拆装,实现上层螺钉和下层螺钉的连接。
1.一种栅栏式端子台,包括绝缘主体、上层螺钉、下层螺钉以及端子组件,所述绝缘主体的第一表面上由一第一阻隔部分隔成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所述上层螺钉、下层螺钉以及端子组件均相适配并设置为至少两个;所述端子组件包括沿第一插接方向插装于第一安装区上的第一端子件以及沿第二插接方向由第二安装区向第一安装区内插装于第一端子件内的第二端子件;所述上层螺钉与第一端子件相螺接,所述下层螺钉与第二端子件相螺接,任意相邻两所述上层螺钉之间具有间隔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栏式端子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安装区的第一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端子件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端子件面向第二安装区的一侧上沿第二插接方向贯通开设有一连接通槽,在所述第一阻隔部上对应于连接通槽的位置处形成有沿第二插接方向贯通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的连通孔,所述第二端子件沿第二插接方向穿过连通孔并插接于连接通槽内,且所述第二端子件的至少一表面与所述第一端子件的至少一表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栅栏式端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槽沿第一插接方向朝向远离第二端子件一侧延伸,在所述绝缘主体的第二表面上对应于连接通槽的位置处沿第二插接方向开设有连通连接通槽的接线槽,所述接线槽由外至内渐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栅栏式端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件包括支承于第二安装区上并与下层螺钉相螺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活动穿过连通孔并插接于连接通槽内的第二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栅栏式端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沿第二插接方向依次渐窄布置的用于穿入连通孔内的第一插装段、过渡段和用于插装于连接通槽内的第二插装段,在所述过渡段的第一表面上沿第一插接方向凸设形成有卡位部,所述卡位部卡位于所述连通孔背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栅栏式端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区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分别将各上层螺钉周围围合成一安装腔的至少两个侧围部,所述第一安装槽形成于对应安装腔内,相邻所述侧围部之间形成有所述的间隔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栅栏式端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腔内形成有沿第一插接方向贯通的第二安装槽,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螺接有一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的杆身沿第一插接方向朝向绝缘主体的第三表面外延伸布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栅栏式端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沿第二插接方向贯通侧围部面向第一阻隔部的一侧面,所述连通孔包括用于供第一插装段穿入其中并限制第一插装段在第一插接方向移动的第一孔段以及连通第一孔段并供卡位部通过的第二孔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栅栏式端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区上以可拆卸地方式连接有一架设在侧围部上的防护部,在所述防护部的第一表面上和第一端子件上对应于上层螺钉的位置处沿第一插接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上层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后螺设于第二安装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栅栏式端子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包括用于供第一端子件沿第一插接方向穿入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限位腔以及供过渡段沿第二插接方向穿入其中的第二限位腔,在第一限位腔和第二限位腔之间形成有供第二插装段沿第二插接方向活动穿过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