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灌浆组合盖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04  26


本申请涉及灌浆,尤其涉及可调节灌浆组合盖重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引水工程河岸边的进水隧洞开挖支护过程中,经常出现底板股状出水。且出水的水质较浑浊,呈股状喷涌,夹杂泥沙,隧洞出水流量较大,这种出水情况会使初期支护脱空,造成隧洞围岩垮塌风险。为保证洞身围岩稳定,减少渗流量,需对隧洞底板采用底板盖重法进行堵水灌浆处理。

2、且若隧洞岩体多为大理岩、化灰岩时,岩体较易破碎,裂隙易发育,使围岩条件极差。堵水灌浆过程中存在对底板围岩造成抬动破坏的风险,甚至出现盖重混凝土被整块抬高的风险,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节灌浆组合盖重装置,包括:

2、混凝土盖重、条形钢、u型地钉、大号无缝钢管、小号无缝钢管、方木,条形钢纵横搭接在混凝土盖重上,下排条形钢通过u型地钉安装在混凝土盖重上,大号无缝钢管安装在条形钢纵横搭接位置上,小号无缝钢管安装在大号无缝钢管内,小号无缝钢管顶部安装有方木。

3、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大号无缝钢管和小号无缝钢管上等距设置有插销孔,小号无缝钢管通过插销可调高度的安装在大号无缝钢管内。

4、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混凝土盖重为倒置的梯形台,前后两侧为圆弧形与隧洞壁砌合

5、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6、通过在隧道内设置混凝土盖重,有效地防止隧洞内堵水灌浆时出水对岩体造成抬动破坏,通过根据不同隧道洞内径调节大号无缝钢管和小号无缝钢管的支撑高度,在混凝土盖重和隧洞顶拱间形成支撑,防止了混凝土盖重在地下水及灌浆的压力作用下被抬高。

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灌浆组合盖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灌浆组合盖重装置包括:混凝土盖重(1)、条形钢(2)、u型地钉(3)、大号无缝钢管(4)、小号无缝钢管(5)、方木(7),所述条形钢(2)纵横搭接在混凝土盖重(1)上,下排条形钢(2)通过u型地钉(3)安装在混凝土盖重(1)上,大号无缝钢管(4)安装在条形钢(2)纵横搭接位置上,小号无缝钢管(5)安装在大号无缝钢管(4)内,所述小号无缝钢管(5)顶部安装有方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灌浆组合盖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号无缝钢管(4)和小号无缝钢管(5)上等距设置有插销孔(8),所述小号无缝钢管(5)通过插销(6)可调高度的安装在大号无缝钢管(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灌浆组合盖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盖重(1)为倒置的梯形台,前后两侧为圆弧形与隧洞壁砌合。


技术总结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可调节灌浆组合盖重装置。该可调节灌浆组合盖重装置包括:混凝土盖重、条形钢、U型地钉、大号无缝钢管、小号无缝钢管、方木,条形钢纵横搭接在混凝土盖重上,下排条形钢通过U型地钉安装在混凝土盖重上,大号无缝钢管安装在条形钢纵横搭接位置上,小号无缝钢管安装在大号无缝钢管内,小号无缝钢管顶部安装有方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通过在隧道内设置混凝土盖重,有效地防止隧洞内堵水灌浆时出水对岩体造成抬动破坏,通过根据不同隧道洞内径调节大号无缝钢管和小号无缝钢管的支撑高度,在混凝土盖重和隧洞顶拱间形成支撑,防止了混凝土盖重在地下水及灌浆的压力作用下被抬高。

技术研发人员:何一林,董明明,张国良,胡安静,张磊磊,刘洁娜,梁其兵,刘江明,陈鹏,李勇星,王世全,李健斌,郭志方,赵自华,高忠贤,毛小涛,张采贤,龚国梁,李义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3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35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