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滑卷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滑卷和折叠是使电子设备的柔性屏的显示面积可调整的两种不同方式。
2、与折叠的方式不同,通过滑卷的方式收卷和打开,柔性屏不容易出现折痕,利于提高显示观感。
3、一些已知技术中的滑卷屏电子设备(如滑卷屏手机),在柔性屏收卷或打开时,柔性屏需要收到较大的挤压力或拉力,可能会对柔性屏的性能或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滑卷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已知滑卷屏电子设备的柔性屏在收卷或打开时会受到较大作用力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滑卷装置,用于收卷或打开柔性屏,滑卷装置包括固定壳体、活动壳体、第一驱动组件、连接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活动壳体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配合于固定壳体。第一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活动壳体,用于带动活动壳体相对固定壳体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件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配合于活动壳体。第二驱动组件传动连接连接件,用于带动连接件相对活动壳体沿第一方向滑动。其中,柔性屏包括相连的固定段和滑卷段,固定段至少部分连接于固定壳体,滑卷段远离固定段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绕过活动壳体远离固定壳体一侧并固定连接于连接件。
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滑卷装置能够收卷或打开柔性屏。
4、例如,在需要打开柔性屏时,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活动壳体远离固定壳体运动一定距离,同时,第二驱动组件通过连接件带动柔性屏的自由端相对活动壳体运动相应距离,如此,可扩大固定壳体和活动壳体两者在第一方向上占据的宽度,使将滑卷段的至少部分展开至固定段的同一侧,与固定段组成更大的显示区,并且自由端相对活动壳体的运动能够使自由端的位置适配打开后的柔性屏。
5、在需要收卷柔性屏时,只需使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活动壳体反向运动且使第二驱动组件带动柔性屏的自由端反向运动即可。
6、本实施例的滑卷装置在收卷或打开柔性屏时,柔性屏的自由端在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位移,从而可以减小乃至免除滑卷装置对柔性屏的推挤力或拉力,降低电子设备收卷或打开对柔性屏的损伤,提高柔性屏的使用寿命。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滑卷装置具有沿厚度方向相背的正面和背面。固定段位于固定壳体的正面,连接件位于活动壳体的背面,自由端绕至活动壳体的背面后连接于连接件。
8、该实施方式中,连接件位于活动壳体背面,方便带动柔性屏的自由端在滑卷装置的背面位移。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活动壳体相对固定壳体的移动速度等于连接件相对活动壳体的移动速度。
10、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两移动速度相等,使得滑卷装置打开过程中活动壳体不会增大对柔性屏的推挤,收卷过程中柔性屏的自由端不会受到过度的拉力,利于避免柔性屏在收卷或打开过程中受到过大的推挤力或拉力,使柔性屏2始终处在一较小的基本恒定力作用下收卷或打开,柔性屏2既不会被过度拉扯而存在过大内应力,也不会因过度松弛而无法展平影响显示效果。
11、相较之下,一些已知技术或者无法在收卷和打开过程中确保柔性屏完全展平,或者柔性屏会受到较大的拉力或推挤力而存在较大内应力,容易疲劳损坏。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固定连接于活动壳体,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驱动件固定于固定壳体,并传动连接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
13、该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件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带动活动壳体移动,结构简单,且传动平稳。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组件有两组,两组第一驱动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并分别传动连接活动壳体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15、该实施方式中,两组第一驱动组件同步运行来驱动活动壳体位移,能够提供更大的推拉力,从而也可以使单个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得较小,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并且,从两侧分别驱动活动壳体可确保活动壳体受力平衡,利于活动壳体更顺滑地位移。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齿轮、第二齿条和连接架。第二齿条固定设置于活动壳体,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第二驱动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活动壳体,并传动连接第二齿轮。连接件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于第二驱动件,用于随第二驱动件相对活动壳体沿第一方向活动。
17、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二驱动件可滑动设置于活动壳体,加上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啮合配合的方式实现驱动连接件在第一方向的位移,在驱动连接件位移的过程中,第二齿条无需发生相对活动壳体的位移,从而可以免去为第二齿条布置额外的移动空间,利于减小活动壳体沿第一方向的尺寸。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活动壳体开设有轨道槽,轨道槽为燕尾槽或t形槽。第二驱动件为电机,第二驱动件的电机壳可滑动地配合于轨道槽,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齿轮和连接架。
19、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燕尾槽或t形槽可滑动地安装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可以可靠地滑动安装在活动壳体上,且不会从厚度方向脱离活动壳体,且该设置能够保持第二驱动件沿厚度方向的位置,进而通过连接件确保连接件在厚度方向的位置,确保柔性屏被固定在确定的高度,避免柔性屏收卷或打开过程中与其他部件干涉。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壳体包括基壳和支撑壳。支撑壳连接于基壳的正面,且固定段至少部分固定连接于支撑壳的正面。
21、该实施方式中,支撑壳用于支撑连接柔性屏,基壳和支撑壳之间的空间还可以用于容置其他结构,如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等。且该设置方便在基座和活动壳体上安装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后盖合支撑壳,装拆方便。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壳包括第一中板和两个第一侧板,两个第一侧板分别位于第一中板沿第二方向的两侧;第一中板固定叠设于支撑壳的背面。两个第一侧板分别相对第一中板向远离支撑壳一侧错开,以使两个第一侧板与支撑壳之间分别限定容纳间隙。活动壳体包括第二中板和两个第二侧板,两个第二侧板分别位于第二中板沿第二方向的两侧。第二中板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叠设于第一中板的背面;两个第二侧板分别可活动地设于两个容纳间隙,且两个第二侧板和两个第一侧板之间分别相互间隔。第一驱动组件有两组,两组第一驱动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一驱动组件至少部分伸入容纳间隙中,并固定连接两个第二侧板。第二驱动组件有两组,两组第二驱动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二驱动组件至少部分容置于两个第二侧板和两个第一侧板之间;连接件呈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形,且连接件的长向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驱动组件,以在两个第二驱动组件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平移。
23、该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中板和第一侧板形成滑动支撑配合,两个第一侧板与支撑壳之间分别限定容纳间隙来作为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安装空间和/或移动空间,结构紧凑合理,且能够确保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活动部件被保护在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之间,降低与其他元件干涉的可能。
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壳还包括端板部,第一中板和两个第一侧板分别连接于端板部沿第一方向靠近活动壳体的一侧;端板部的正面开设有导槽。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第一驱动件固定于端板部的正面,并传动连接第一齿轮;第一齿条一端可滑动地配合于导槽并与第一齿轮啮合、另一端伸入容纳间隙并固定连接于活动壳体。
25、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齿条一端可滑动地配合于端板部上的导槽、另一端连接活动壳体,能够稳定可靠地引导第一齿条位移,确保活动壳体平稳移动。
2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活动壳体还包括两个第二侧边壁,两个第二侧边壁分别位于两个第二侧板远离第二中板一侧,且两侧的第二侧边壁和第二侧板之间限定第二过孔,第二过孔贯通活动壳体的正面和背面。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齿轮、第二齿条和连接架;第二齿条固定设置于活动壳体,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第二驱动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设置于活动壳体,并传动连接第二齿轮;连接件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于第二驱动件,用于随第二驱动件相对活动壳体沿第一方向活动。两侧的第二侧板分别开设有轨道槽,轨道槽位于第二齿条沿第二方向远离第二过孔一侧。连接件呈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并位于滑卷装置的背面一侧。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齿轮、第二齿条和连接架。第二齿条固设于第二侧板的正面,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第二驱动件沿第一方向可滑动地配合于轨道槽,且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过第二齿轮后固定连接于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架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过孔后固定连接于连接件的长向端部。
27、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活动壳体的第二侧板正面布设第二驱动组件,并使连接架通过活动壳体的第二过孔穿到第二侧板的背面后连接连接件,能够兼顾内置第二驱动件和连接背面外侧的连接件的需求。
2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二侧边壁沿第一方向向远离固定壳体一侧伸出形成伸出端。滑卷装置还包括滚轴,滚轴可转动地连接于两个伸出端之间。
29、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滚轴,柔性屏在收卷或打开时,能够通过静摩擦力带动滚轴滚动,降低柔性屏在收卷或打开时发生相对滑动摩擦损伤。并且滚轴的圆弧形外周能够降低柔性屏在正面部分和背面部分之间的过渡区的应力,降低柔性屏因弯曲而产生折痕的可能,利于提高柔性屏的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3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滑卷装置还包括两个保护罩,两个保护罩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侧边壁的外侧。保护罩包括u形壁和外侧壁,外侧壁连接于第二侧边壁沿第二方向的外侧,u形壁连接于外侧壁,并从第二侧边壁的正面绕过第二侧边壁远离固定壳体的一端并延伸至第二侧边壁的背面;u形壁沿第二方向向远离外侧壁一侧延伸至悬空地覆盖于第二过孔的上方。u形壁和外侧壁相互间隔以限定容许柔性屏进入的侧间隙。
31、该实施方式中,柔性屏沿第二方向的两侧边(即宽度方向两边)分别嵌入在u形壁和第二侧边壁之间,可避免柔性屏的宽度方向的侧边外露,起到保护柔性屏的作用。
3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壳还包括两个第一侧边壁,两个第一侧边壁分别位于两个第一侧板远离第一中板一侧,两个第一侧边壁分别可滑动地插接于两个第二侧边壁的内侧。
33、该实施方式中,第一侧边壁可滑动地插接于第二侧边壁,可提高活动壳体相对固定壳体滑动配合的稳定性,降低两者发生沿第二方向相对偏移的可能。
3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件、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在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位于容纳间隙内,以使第二驱动件、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能够随活动壳体移动进入容纳间隙。
35、该实施方式可将第二驱动件、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保护在容纳间隙中,利于避免与其他结构干涉。
3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中板的背面和两个第一侧板的背面共面,用于共同支撑柔性屏。
37、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第二中板的背面和两个第一侧板的背面共面,可确保柔性屏在背面的部分被平坦支撑。
3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滑卷装置还包括滚轴,滚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活动壳体远离固定壳体的一侧,柔性屏绕过滚轴并可活动地支撑于滚轴的外周;
39、或者,
40、滑卷装置还包括导引件,导引件具有导引面,导引件连接于活动壳体远离固定壳体的一侧,柔性屏绕过导引件并可活动地支撑于导引面。
41、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滚轴,柔性屏在收卷或打开时,能够通过静摩擦力带动滚轴滚动,降低柔性屏在收卷或打开时发生相对滑动摩擦损伤。并且滚轴的圆弧形外周能够降低柔性屏在正面部分和背面部分之间的过渡区的应力,降低柔性屏因弯曲而产生折痕的可能,利于提高柔性屏的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42、采用导引件同样具有能够导引柔性屏滑卷的效果。
4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柔性屏以及前述的滑卷装置。柔性屏包括相连的固定段和滑卷段,固定段至少部分连接于固定壳体,滑卷段远离固定段的一端为自由端,自由端绕过活动壳体远离固定壳体一侧并固定连接于连接件。
44、该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采用前述滑卷装置来实现柔性屏的收卷或打开,同样具备前述技术效果。
4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为滑卷屏手机、滑卷屏平板电脑或滑卷显示设备。
46、该实施方式给出了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一些具体产品。
1.一种滑卷装置,用于收卷或打开柔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卷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