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景观拱桥领域,特别是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
背景技术:
1、景观通常指能够给人自然美、人工美和生活舒适的物质环境,它含有“景”与“观”两个独立的概念。处理徒步景观问题,与静止景观没有很大的区别,要组织好这些移动着的景,必须注意到视点的移动、选择合理的景观路线。景观小桥本身可以成为一个景观节点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其他景观节点的过渡路线,使整个景观动线流畅而又美观。景观桥是指能唤起人们美感的,具有良好视觉效果和审美价值,与桥位环境共同构成景观的桥梁。
2、景观桥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符合桥梁造型美、功能美和形式美法则;遵循桥梁与环境协调的规律;体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的内涵或具有象征作用。
3、目前现有的景观桥做法大多是:受力拱圈与桥面板3板之间用碎石或混凝土填充而至,侧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来避免填充物漏出,该做法因内部填充的碎石及混凝土重量较重,对位于地基土较软的建造区域,基础负荷较重,难以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要解决景观桥施工重量大、质量不可控、使用年限多、后期维护困难、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所述桥体结构包括位于两岸的桥墩承台1和连接两岸桥墩承台1的桥本体,桥本体包括钢筋混凝土拱圈2、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拱圈2顶面的桥面板3、以及设置在桥面板3与钢筋混凝土拱圈2之间的拱肋。
4、进一步,所述桥墩承台1桥本体均为刚性连接。
5、进一步,拱肋包括横向拱肋4和纵向加强拱肋5。
6、进一步,纵向加强拱肋5为钢筋混凝土弧形墙,纵向加强拱肋5沿拱桥跨度方向布置在钢筋混凝拱圈两边外侧。
7、进一步,纵向加强拱肋5上表面弧线按拱桥桥面人行或车行坡度相适应。
8、进一步,桥体结构外侧设置有装饰材料层。
9、进一步,纵向加强拱肋5与拱圈一体成型。
10、进一步,桥面板3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桥面板3。
11、进一步,横向拱肋4沿拱桥横向设置。即宽度方向均匀布置的钢筋混凝土墙;横向拱肋4间距应与预制钢筋混凝土桥面板3长度相对应;横向拱肋4与拱圈、两侧纵向加强拱肋5浇筑成整体。
12、进一步,横向拱肋4中间的下端设置有过水洞6。确保存水排至拱桥两端土体内;如外观允许,也可在钢筋混凝土拱圈2两侧空腔的底板上间隔留排水洞,存水可直接下排至河里,加快存水排泄速度。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采用横向拱肋、预制钢筋混凝土桥面板以及钢筋混凝土拱圈协同受力,形成空间结构,内部空心,大大降低传统景观石桥自重较大的问题,完成效果与传统做法基本相同。
15、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桥体内部为空心,而传统制造为密实的砂石。
1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1.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结构包括位于两岸的桥墩承台(1)和连接两岸桥墩承台(1)的桥本体,桥本体包括钢筋混凝土拱圈(2)、设置在钢筋混凝土拱圈(2)顶面的桥面板(3)、以及设置在桥面板(3)与钢筋混凝土拱圈(2)之间的拱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承台(1)和桥本体均为刚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拱肋包括横向拱肋(4)和纵向加强拱肋(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纵向加强拱肋(5)为钢筋混凝土弧形墙,纵向加强拱肋(5)沿拱桥跨度方向布置在钢筋混凝土拱圈(2)两边外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纵向加强拱肋(5)上表面弧线按拱桥桥面人行或车行坡度相适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桥体结构外侧设置有装饰材料层。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纵向加强拱肋(5)与钢筋混凝土拱圈(2)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桥面板(3)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桥面板。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横向拱肋(4)沿拱桥横向设置。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空腔的上覆预制板的桥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横向拱肋(4)中间的下端设置有过水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