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种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1、在桥梁等大跨度的建筑结构中,承台的高度和截面尺寸也相应较大,以保证可靠的支撑效果。此类高大承台的特征是:整个工序繁杂、养护时间长、回填慢、不能持续作业,导致其工期较长,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积水、基坑边坡坍塌等问题。沿海城市地下水系丰富,雨季也多,基坑开挖施工需要快速进行,高大承台的施工安全隐患较大、工期较紧张。
2、目前,此类高大承台的模板常采用木模板和砖胎模。其中,木模板需要在承台钢筋板扎完成后施工,开挖面积较大;木模板施工时需要使用大量木方和钢管扣件,钢材、木材等材料的重量大,成本高;且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防护长度需求对钢管进行切割,拆装费时费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周期长,雨天无法作业。砖胎模砌筑时土方开挖量大,砖及砂浆价格高,且受限于塔吊垂直运输和天气条件;同时,在防水施工时还需在内侧抹灰,人工投入量大,且需等砌体砂浆强度达到以后方能下道工序施工,施工周期长。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大承台模板施工周期长、施工受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大承台模板施工周期长、施工受限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包括预制板胎模、压顶层、内支撑和回填部;预制板胎模呈平面板状结构,若干块预制板胎模横向和竖向拼接形成一层承台模板单元,若干层承台模板单元由下至上依次拼接形成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压顶层施工在相邻两层承台模板单元之间;内支撑设置在高大承台内并顶撑在一体式模板结构的内壁上,回填部填充在基坑内壁与一体式模板结构的外壁之间。
4、所述的预制板胎模的顶部形成有预留孔,预制板胎模的底部预埋有定位筋,定位筋的下端延伸至预制板胎模的下方,使上一块预制板胎模的定位筋的外露段能匹配插接在下一块预制板胎模的预留孔内,从而使竖向相邻的两块预制板胎模固定拼接。
5、所述的预留孔间隔预留有多个,定位筋间隔预埋多根,且预留孔的布置间距与定位筋的布置间距一致。
6、所述的预制板胎模错缝拼接。
7、相邻两块所述的预制板胎模的拼缝内填充有嵌缝浆。
8、所述的压顶层的一端与预制板胎模的内壁齐平,压顶层的另一端延伸至回填部内。
9、所述的预制板胎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压顶层为素混凝土结构。
10、所述的回填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回填形成的若干层回填单元,基坑放坡开挖,使回填单元的立面形成高宽下窄的直角梯形结构。
11、一层所述的回填单元的顶面标高与每一层承台模板单元的顶面标高一致;最高层回填单元的顶面标高与基坑顶面标高一致,最高层承台模板单元的顶面标高高于最高层回填单元的顶面标高。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预制板胎模,采用现场废弃钢筋经混凝土浇筑成型,成本低,标准化程度高,易于现场拼接,有利于在保证一体式模板结构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一体式模板结构的施工效率,且受到施工空间、机械设备和天气的限制较小,相比传统的木模板能够更好的控制施工进度,人力支出、材料使用量小,相比传统的砖胎模具有更经济的施工成本,结构强度更高,回填过程中不易产生裂缝、坍塌等问题。
14、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压顶层,承台模板单元的顶部浇筑压顶层,既可起到增补高度的作用,使一体式模板结构能适应高大承台的设计高度需求,又可起到压顶的作用,缓解一体式模板结构外侧上下层土方回填侧压力。
15、3、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简单、便捷、高效,一体式模板结构的外形质量好,比砖胎模砌筑效率提高约25%,相比传统的施工方式环境污染更少,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尤其适用于高大型承台的施工工程中。
1.一种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预制板胎模(1)、压顶层(2)、内支撑(3)和回填部(4);预制板胎模(1)呈平面板状结构,若干块预制板胎模(1)横向和竖向拼接形成一层承台模板单元,若干层承台模板单元由下至上依次拼接形成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压顶层(2)施工在相邻两层承台模板单元之间;内支撑(3)设置在高大承台内并顶撑在一体式模板结构的内壁上,回填部(4)填充在基坑内壁与一体式模板结构的外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制板胎模(1)的顶部形成有预留孔(101),预制板胎模(1)的底部预埋有定位筋(102),定位筋(102)的下端延伸至预制板胎模(1)的下方,使上一块预制板胎模(1)的定位筋(102)的外露段能匹配插接在下一块预制板胎模(1)的预留孔(101)内,从而使竖向相邻的两块预制板胎模(1)固定拼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预留孔(101)间隔预留有多个,定位筋(102)间隔预埋多根,且预留孔(101)的布置间距与定位筋(102)的布置间距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制板胎模(1)错缝拼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其特征是:相邻两块所述的预制板胎模(1)的拼缝内填充有嵌缝浆(1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压顶层(2)的一端与预制板胎模(1)的内壁齐平,压顶层(2)的另一端延伸至回填部(4)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制板胎模(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压顶层(2)为素混凝土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回填部(4)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回填形成的若干层回填单元(401),基坑放坡开挖,使回填单元(401)的立面形成高宽下窄的直角梯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大承台的一体式模板结构,其特征是:每一层所述的回填单元(401)的顶面标高与每一层承台模板单元的顶面标高一致;最高层回填单元(401)的顶面标高与基坑顶面标高一致,最高层承台模板单元的顶面标高高于最高层回填单元(401)的顶面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