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药炮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川佛手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1、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等病症的治疗。佛手根据产地不同,可分为“广佛手”、“金佛手”、“闽佛手”、“川佛手”、“云佛手”,产于两广地区的称“广佛手”、产于浙江金华的称“金佛手、产于福建的称“闽佛手”、产于川渝地区的称“川佛手”、产于云南的称“云佛手”,亦有将“川佛手”和“云佛手”统称为“川佛手”。药用以“川佛手”最为上品。
2、佛手主要含有香豆素、黄酮和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其中香豆素类主要包括佛手柑内酯、5,7-二甲氧基香豆素、宾浩内酯、氧化前胡素等,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氧化、抗凝等药理活性。黄酮类成分主要有香叶木苷、橙皮苷、香叶木素等,其中橙皮苷为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在抗氧化、抗炎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
3、佛手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焙干、炒制、盐渍和蒸制,在广东和四川临床应用蒸佛手较多,以降低辛燥之性,充分发挥其药效。目前关于佛手蒸制工艺研究较少,仅对广佛手的蒸制前后挥发油成分、多糖含量及减燥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而对川佛手的蒸制工艺研究未见报道。由于中药饮片传统加工炮制分为药材产地加工和饮片炮制加工两个环节,工序繁杂,随着制药机械的发展,将中药饮片产地加工与炮制生产一体化有机结合,可以减少生产重复环节,提高饮片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两种川佛手炮制方法,实现川佛手蒸制品产地一体化加工,同时提供川佛手的传统蒸制工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川佛手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法进行炮制:取烘干的川佛手薄片,喷入川佛手质量10%-30%的纯水,蒸制30-90min,然后烘干得到川佛手蒸制品;
3、或取新鲜的川佛手,切薄片,置于蒸锅中蒸30-90min,取出,烘干得到川佛手蒸制品。
4、上述方案中:烘干的川佛手薄片的制备方法为:取新鲜的川佛手,切薄片,于45℃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得到烘干后的川佛手薄片。
5、上述方案中:纯水的喷入量为川佛手质量的10%。
6、上述方案中:蒸制时间为90min。
7、上述方案中:蒸制后在于45-65℃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
8、上述方案中:蒸制后在45℃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川佛手传统工艺不需要闷润,工艺简单,制得的产品质量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产地一体化加工,样品柚皮苷、橙皮苷、宾浩内酯、香叶木苷、5,7-二甲氧基香豆素、佛手内酯含量及总黄酮含量略高于传统工艺,产地一体化加工工艺较传统蒸制工艺不需要干燥,新鲜产品即可蒸制,工序少,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加工时间。
1.一种川佛手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法进行炮制:取烘干的川佛手薄片,喷入川佛手质量10%-30%的纯水,蒸制30-90min,然后烘干得到川佛手蒸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川佛手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的川佛手薄片的制备方法为:取新鲜的川佛手,切薄片,于45℃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得到烘干后的川佛手薄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川佛手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纯水的喷入量为川佛手质量的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川佛手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蒸制时间为90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川佛手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蒸制后在于45-65℃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川佛手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蒸制后在45℃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