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与流程

专利2025-10-20  2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具体而言,涉及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抗菌应用。


背景技术:

1、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是人类医药史上的杰出贡献,自从自然界发现青霉素以来,细菌的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随着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使得细菌在抗生素的选择压力下,敏感菌株逐渐被淘汰,耐药菌株成为优势菌群,并且耐药性可通过基因水平在不同种属间传播,所致感染十分棘手,使得临床可用的抗生素日渐缺乏,造成耐药菌感染的形势越发严峻。传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葡球菌(mrsa)等耐药菌引起感染的治疗效果已大大降低,导致临床并发症和死亡数增加。

2、而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对治疗耐药菌感染表现出相当的潜力,新型抗菌药物的结构和作用靶点与传统抗生素不同,所以能对耐药菌发挥较好的疗效。由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开发新型抗菌药物作为应对耐药菌感染的主要策略。在有关新药研发政策激励下,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得到新药研发机构的重视。真菌来源的抗生素如头孢霉素抑菌效果显著,对人体毒性较低。因此,加快新的抗菌药物研究,发现新结构的真菌来源抗菌物质,研究其对耐药菌的抗菌作用,为临床提供结构丰富、药效显著的药物前体化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显著抗菌作用的新颖结构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为抗菌药物开发提供了有效的药物前体,也为下一步的药效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2、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的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为4”-o-异戊烯基取代的双苯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3、

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在用于制备抗菌药物前体中的应用。

5、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制备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将黄柄曲霉菌活化后形成种子液,并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发酵;

7、(2)将步骤(1)得到的发酵物冷浸提取后,减压浓缩得到粗浸膏;

8、(3)将步骤(2)中粗浸膏利用硅胶柱色谱除杂后,再用大孔树脂柱色谱洗脱后,再将目标亚组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

9、进一步的,步骤(1)中固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为:60~140g大米、80~150ml水,浸泡过夜后100~120℃高压灭菌10~50min。

10、进一步的,步骤(3)中大孔树脂柱色谱洗脱梯度为10%~100%甲醇-水。

11、进一步的,步骤(3)中目标亚组分为50%~90%甲醇-水段。

12、进一步的,高效液相色谱洗脱液为甲醇与水体积比为45%~90%的甲醇-酸水。

1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及其抗菌作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颖结构类型的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后续的研究中发现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能显著抑制7株人体常规致病细菌生长,mic为8.6~28.3μg/ml,且对1株人体耐药致病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显著,mic为16.8μg/ml。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可在制备抗菌药物前体中应用,为下一步的药效研究和药物开发奠定了物质基础。



技术特征:

1.一种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在用于制备抗菌药物前体中应用。

3.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固体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为:60~140g大米、80~150ml水,浸泡过夜后100~120℃高压灭菌10~5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大孔树脂柱色谱洗脱梯度为10%~100%甲醇-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目标亚组分为50%~90%甲醇-水段。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洗脱液为甲醇-酸水,体积比为45%~90%的甲醇-酸水,检测波长为210n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曲霉丁烯内酯衍生物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化合物的结构式为抗菌活性测试中,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能显著抑制7株人体常规致病细菌生长,MIC为8.6~28.3μg/mL,且对1株人体耐药致病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显著,MIC为16.8μg/mL,4”‑O‑异戊烯基曲霉丁烯内酯C可以在制备抗菌药物前体中应用,为抗菌成分的下一步生物医药开发与应用奠定了物质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何力,刘子文,齐午城,罗海涛,邵灯寅,邹恩凯,任周营,陈栋,刘征侃,赖建鸿,钟宇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2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