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抢险排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排水抢险车。
背景技术:
1、排水车作为排水设备中最常用的一种,排水车常常会用于排水、防洪及排涝等任务,且排水车还用于农业以及城市绿化的灌溉。排水车在使用时,其通过抢险排水车上移动泵站到积水点进行排水作业。
2、在现有技术中,通过移动泵站在低、矮、窄的环境(如狭窄街道、地下通道、地下车库、地铁站)或路况比较复杂的地方进行排水作业,但是排水作业到后期时,由于水量少、水位较浅时,目前的移动泵站无法将水完全抽干。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排水抢险车,用于解决在现有技术中,通过移动泵站在低、矮、窄的环境(如狭窄街道、地下通道、地下车库、地铁站)或路况比较复杂的地方进行排水作业,但是排水作业到后期时,由于水量少、水位较浅时,目前的移动泵站无法将水完全抽干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排水抢险车,包括:
3、车架;
4、移动泵站,所述移动泵站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移动泵站用于驶离排水抢险车执行排水作业;
5、便携式泵体,所述便携式泵体设置于排水抢险车上,所述便携式泵体用于执行排水作业;
6、以及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用于向所述便携式泵体以及排水抢险车提供动力。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排水抢险车还包括车厢,所述车厢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车厢与所述车架可拆卸连接;或所述车厢与所述车架一体成型;
8、所述移动泵站设置于所述车厢内;
9、所述便携式泵体设置于所述车厢内;或
10、所述便携式泵体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下方。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移动泵站之间通过管线连接,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便携式泵体之间通过管线连接;
12、所述动力系统还用于向所述移动泵站提供动力。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用于向所述移动泵站以及所述便携式泵体提供液压动力;或
14、所述动力系统包括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用于向所述移动泵站以及所述便携式泵体提供电力;或
15、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液压系统以及供电系统,所述液压系统用于向所述移动泵站提供液压动力,所述供电系统用于向所述便携式泵体提供电力;或所述液压系统用于向所述便携式泵体提供液压动力,所述供电系统用于向所述移动泵站提供电力。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便携式泵体上设有管路快速接头,所述便携式泵体的出水口上设有水带快速接头,所述便携式泵体的进水口上设有过滤部件。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排水抢险车还包括车厢、厢门以及翻转机构,所述车厢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厢门设置于车厢的一侧,所述厢门的底端与所述车厢的底端铰接,所述厢门的顶端与所述车厢的顶端可拆卸连接;
18、所述翻转机构与所述厢门连接,所述翻转机构用于向下翻转打开厢门至地面,以便所述移动泵站沿厢门驶离或驶回车厢;或所述翻转机构用于向上翻转关闭厢门。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驱动部件、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
20、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车厢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厢门连接;
21、所述翻转驱动部件的一端与所述车厢连接,所述翻转驱动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连接处。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第一爬梯以及第二爬梯,所述第一爬梯以及所述第二爬梯分别设置于所述厢门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爬梯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爬梯的一侧;
23、所述第一爬梯以及所述第二爬梯的一端均与所述厢门的顶端铰接,所述第一爬梯以及所述第二爬梯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厢门的底端可拆卸连接。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移动泵站包括行走机构以及排水泵,所述排水泵设置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行走机构用于驱动移动泵站进行行走,所述排水泵用于执行排水作业,所述动力系统用于向所述行走机构以及所述排水泵提供动力;或
25、所述移动泵站包括行走机构、动力机构以及排水泵,所述排水泵设置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行走机构用于驱动移动泵站进行行走,所述排水泵用于执行排水作业,所述动力机构用于向所述行走机构以及所述排水泵提供动力。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排水抢险车还包括车厢以及多个绞盘,所述车厢设置于所述车架上;
27、多个所述绞盘分别设置于所述车厢内;或
28、所述绞盘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下方;
29、多个所述绞盘用于收放管路或水带。
30、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排水抢险车,抢险作业时,将排水抢险车驾驶至平坦地带,然后移动泵站驶离排水抢险车,到作业点(地下室、狭小的街道、村道等)进行抢险排水作业,先通过移动泵站进行排水,排水至水量少或水位较浅时,移动泵站无法工作,通过便携式泵体对水量少或水位较浅的积水点进行排水作业,从而将积水点的水抽干。或者当遇到水量少或水位较浅的积水点时,移动泵站无法工作,直接通过便携式泵体对水量少或水位较浅的积水点进行排水作业,从而将积水点的水抽干。
31、上述
技术实现要素:
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1.一种排水抢险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抢险车还包括车厢,所述车厢设置于所述车架上,所述车厢与所述车架可拆卸连接;或所述车厢与所述车架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水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移动泵站之间通过管线连接,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便携式泵体之间通过管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用于向所述移动泵站以及所述便携式泵体提供液压动力;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泵体上设有管路快速接头,所述便携式泵体的出水口上设有水带快速接头,所述便携式泵体的进水口上设有过滤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驱动部件、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水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第一爬梯以及第二爬梯,所述第一爬梯以及所述第二爬梯分别设置于所述厢门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爬梯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爬梯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泵站包括行走机构以及排水泵,所述排水泵设置于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行走机构用于驱动移动泵站进行行走,所述排水泵用于执行排水作业,所述动力系统用于向所述行走机构以及所述排水泵提供动力;或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水抢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抢险车还包括车厢以及多个绞盘,所述车厢设置于所述车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