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生产叉车门架产品时使用的在线盲区矫直机构。
背景技术:
1、轧制叉车门架型钢时由于是弯腰轧制,所以两腿是外扩的,板面成凹面形状,因此,需要用型钢矫直机进行矫直。
2、目前在矫直叉车门架产品时,利用矫直机通过对型钢反复弯曲,使其消除内应力,达到矫直的效果。由于矫直机的矫直辊是上下交替布置的,导致钢材的头部和尾部会有一个工作辊中心距的长度(0.8米左右)是得不到矫直的,行业内称之为矫直盲区,所以处于该矫直盲区的叉车门架产品部位无法用矫直机矫直,只能通过专用设备进行二次矫直,效率低,费工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矫直盲区的钢材的头部和尾部自动进行矫直工作,无需二次矫直加工的生产叉车门架产品用在线盲区矫直机构。
2、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本机构安装在矫直机靠近工件出口端的最前一个上矫直辊的正下方。
4、它包括轴承箱,轴承箱位于工件出口端最前一个下矫直辊的轴承箱的前方,轴承箱固定在矫直机上,驱动轴从轴承箱的内端面和外端面伸出,位于轴承箱内的驱动轴通过轴承与轴承箱配合安装,轴承箱的内端面上固定有液压缸固定座,旋转液压缸的缸体通过螺栓连接在液压缸固定座上,旋转液压缸的缸杆连接头与驱动轴的内端连接,旋转液压缸工作能带动驱动轴转动,盲区矫直辊安装在从轴承箱外端面露出的驱动轴上,位于盲区矫直辊外侧的驱动轴上有螺纹,位于盲区矫直辊外侧的驱动轴上安装有压盖,压盖外侧的驱动轴上拧有螺母。
5、所述的盲区矫直辊上半部的半径大于下半部的半径,即盲区矫直辊为变径辊,盲区矫直辊上半部的半径与矫直机上的矫直辊的半径相同,和现有的矫直辊相同的是盲区矫直辊的中部也有向外凸出的工作面。
6、在本机构盲区矫直辊后方的矫直辊的正上方设传感器,传感器固定在矫直机上。
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8、本机构的盲区矫直辊待矫状态为半径大的上半部朝下,半径小的下半部朝上。
9、当传感器感应到有型钢时,旋转液压缸工作,带动驱动轴和盲区矫直辊转动,使直径大的上半部与型钢接触,对处于盲区的型钢头部进行矫直,矫直长度在0.8米左右,盲区矫直辊随着型钢的移动进行转动;盲区矫直辊旋转一周后停止转动。
10、当传感器感应到没有型钢时,旋转液压缸再次工作,使盲区矫直辊再次转动,使直径大的上半部与型钢接触,对处于盲区的型钢尾部进行矫直,长度在0.8米左右。盲区矫直辊旋转一周后,停止转动,保持待矫状态。
11、本机构能实现在矫直机上对处于矫直盲区的钢材头部和尾部自动进行矫直工作,无需二次矫直加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生产叉车门架产品用在线盲区矫直机构,包括轴承箱(1),其特征是:轴承箱位于矫直机(8)工件出口端最前一个下矫直辊的轴承箱的前方,轴承箱固定在矫直机上,驱动轴(2)从轴承箱的内端面和外端面伸出,位于轴承箱内的驱动轴通过轴承与轴承箱配合安装,轴承箱的内端面上固定有液压缸固定座(3),旋转液压缸(4)的缸体通过螺栓连接在液压缸固定座上,旋转液压缸的缸杆连接头与驱动轴的内端连接,盲区矫直辊(5)安装在从轴承箱外端面露出的驱动轴上,位于盲区矫直辊外侧的驱动轴上有螺纹,位于盲区矫直辊外侧的驱动轴上安装有压盖(6),压盖外侧的驱动轴上拧有螺母(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叉车门架产品用在线盲区矫直机构,其特征是:在盲区矫直辊后方的矫直机的矫直辊的正上方设传感器(10),传感器固定在矫直机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