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02  14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1、在中药材的烘干步骤中,有一步需要将中药材平铺在网带上,通过网带将其输送到烘干机里进行烘干,由于将中药材平铺在网带上后,其自身的重量会将网带下压,导致网带变形,中药材随网带进入烘干机后会受热不均,影响到烘干效果,因此需要在网带下方安装多个托条用作网带的承重梁。现有的托条为中空的长方体,通过螺栓将其两端固定在网带下方,这种固定方式会因托条两端的强度不够易发生形变,导致网带下坠,所以需要一种两端强度较大的托条,然而在现有的技术中,没有能将托条两端挤压成型增加其强度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模具,以解决无法将托条两端挤压成型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挤压模具,包括压槽组件和挤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槽组件包括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第一上模上具有压槽凸模,第一下模上具有挤压台阶;所述挤压组件也包括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第二上模上设有挤压凸模。

4、作为优选,所述压槽组件的第一下模上开设有限位凹槽,该限位凹槽用于放置托条的端头,并能对其进行限位,防止托条端头在挤压的过程中发生位移;所述挤压台阶设置在限位凹槽的中心部分,并与压槽凸模的位置上下对应。

5、作为优选,所述压槽凸模和挤压台阶的一端均开设有倒角,可避免托条端头在挤压的过程中被挤压坏。

6、作为优选,所述挤压凸模为楔形,该楔形的具体形状为一斜切去掉两角的长方体,所述挤压凸模的宽度与托条端头宽度相同。

7、作为优选,所述挤压组件的第二下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放置托条,其直径略大于托条,并能对托条进行限位。

8、作为优选,所述挤压组件第二下模的后端还开设有与挤压凸模间隙配合的冲压口,成型的过程中,将托条端头放置在冲压口内,通过挤压凸模的挤压成型。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产生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模具对托条两端挤压成型,增加了托条端头的强度,并可实现托条端头的批量成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挤压模具,包括压槽组件和挤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槽组件包括第一上模(1)和第一下模(2),第一上模(1)上具有压槽凸模(3),第一下模(2)上具有挤压台阶(4);所述挤压组件也包括第二上模(6)和第二下模(7),第二上模(6)上设有挤压凸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模(2)上开设有限位凹槽(5),第一下模(2)上的挤压台阶(4)设置在限位凹槽(5)的中心部分,并与压槽凸模(3)的位置上下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槽凸模(3)和挤压台阶(4)的一端均开设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凸模(8)为楔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的第二下模(7)上开设有通孔(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第二下模(7)的后端还开设有与挤压凸模(8)间隙配合的冲压口(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挤压模具。包括压槽模具和挤压模具,所述的压槽模具包括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第一上模上设有压槽凸模,第一下模设有限位凹槽,且该限位凹槽中具有压槽凸模;挤压模具也包括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第二上模上具有楔形压块,第二下模开设有与托条间隙配合的通孔。本技术通过模具对托条两端进行挤压成型,增加了托条两端的强度,可有效减少托条两端的形变。

技术研发人员:易金文,易子钦,高建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鸿鼎干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7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3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