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高层建筑垃圾排放,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的装配通道。
背景技术:
1、建筑垃圾是在工程中由于人为或者自然等原因产生的建筑废料,包括废渣土、弃土、淤泥以及弃料等。这些材料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但却是在建筑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2、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在建筑体内产生的建筑垃圾,因高层结构所限,通常不便于将垃圾转移至地面进行集中收集和后续处理。而在高层施工建设的发展中,针对高层建筑垃圾,施工人员在建筑体的外侧设置竖直的垃圾排放通道,而在通道与每层对应处则开设垃圾投放口,将每层内集中的垃圾从相应的垃圾投放口处投入,并从通道内以自动下落的方式,迅速送达底部的垃圾收集箱中,再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避免了传统的人工搬运、垃圾堆放、外运的过程,并在实现固体废弃物分类管理,提高回收利用量的同时,减少建筑施工成本。
3、目前垃圾投放通道是通过多节锥形管首位相接后形成与建筑体高度相当的管体通道,而管体通道的固定则是在建筑体外壁上竖向间距设置支撑架体,实现对管体通道的支撑,其具体固定放置时在建筑体外壁上钻孔,并通过膨胀螺栓实现对支撑架体的支撑。其在外墙开设钻孔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钻孔数量过多且安装难度大,同时垃圾处理完成后还需要将支撑架体拆除,并对钻孔进行封堵,极大的增加的建筑垃圾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的装配通道,其在不对建筑体外壁打孔的前提下,可实现与建筑体的垃圾倾倒口快速的装配,从而解决对建筑体外壁上开孔及后期处理存在的难度,降低了作业成本,同时提高作业安全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的装配通道,所述装配通道由多节锥形管连接而成,所述锥形管侧壁上开设有垃圾投放口,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建筑体的垃圾倾倒口处设置有与该垃圾倾倒口可装配连接的装配支架,所述锥形管装配在该装配支架位于垃圾倾倒口的外侧处,并在每个所述垃圾投放口处设置有防尘部件。
3、优选的,所述装配支架包括向上限位套设在所述锥形管外壁中部的圆环支架,在所述圆环支架一侧对称设置有伸入至所述垃圾倾倒口内的水平支杆,而在该水平支杆的端部垂直设置有与垃圾倾倒口内侧的建筑体内壁接触的支撑杆。
4、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上穿设有与每个所述水平支杆端部连接的调节螺杆。
5、优选的,在对称的所述水平支杆之间还设置有与垃圾倾倒口外侧的建筑体外壁相抵的限位板。
6、优选的,所述防尘部件为顶端铰接在所述垃圾投放口处的防尘板,并在该铰接处设置有驱使防尘板与锥形管侧壁相贴的扭簧。
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该装配通道具有的装配支架,其在不对建筑体外壁打孔的前提下,可实现与建筑体的垃圾倾倒口快速的装配,而后再将锥形管装配在该装配支架上。在垃圾清理完成后,则可将锥形管和装配支架与建筑体的垃圾倾倒口拆卸,从而解决对建筑体外壁上开孔及后期处理存在的难度,降低了作业成本,同时提高作业安全性。
8、而设置的防尘部件可对垃圾投放口进行封闭,从而避免垃圾在通道内下落时产生的较大扬尘,以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
1.一种建筑垃圾垂直运输的装配通道,所述装配通道由多节锥形管(1)连接而成,所述锥形管(1)侧壁上开设有垃圾投放口(1a),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建筑体的垃圾倾倒口处设置有与其可装配连接的装配支架(2),所述锥形管(1)装配在该装配支架(2)位于垃圾倾倒口的外侧处,并在每个所述垃圾投放口(1a)处设置有防尘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支架(2)包括向上限位套设在所述锥形管(1)外壁中部的圆环支架(21),在所述圆环支架(21)一侧对称设置有伸入至所述垃圾倾倒口内的水平支杆(22),而在该水平支杆(22)的端部垂直设置有与垃圾倾倒口内侧的建筑体内壁接触的支撑杆(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3)上穿设有与每个所述水平支杆(22)端部连接的调节螺杆(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通道,其特征在于:在对称的所述水平支杆(22)之间还设置有与垃圾倾倒口外侧的建筑体外壁相抵的限位板(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部件为顶端铰接在所述垃圾投放口(1a)处的防尘板(11),并在该铰接处设置有驱使防尘板(11)与锥形管(1)侧壁相贴的扭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