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02  14


本申请涉及路面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道路上车辆的日益增多,车辆对路面的磨损影响逐渐加剧。此背景下,当北方遭遇冬季雨雪天气后,老化的路面结构会更加湿滑,且容易冻结形成冰层,影响车辆通行。

2、城市路段对路面进行维护升级时,通常需要封闭路面,限制车流,会对整个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带来较大冲击,影响人们日常通行。路面铺装升级改造施工后,常需要预留一定的沉降定型周期,而此周期的长短与路面铺装层厚度直接相关。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厚度较薄且具备防滑功能的路面铺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本申请通过在路面车轮碾压部位增加支撑结构可利用支撑结构减少路面下压变形量,同时利用粘性层传导路面压力,由此可减少防滑面层铺设厚度,并同时提升路面防滑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包括:环氧碎石层,其铺设在路面基层上;支撑结构,其设置在环氧碎石层上,沿路段的行车方向铺设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接触地面的区域中,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为中间部位的厚度高于其两侧厚度;粘性层,其内部混合有碎石,填铺在环氧碎石层上支撑结构之间的位置;防滑面层,其平铺在粘性层与支撑结构的顶面上,在粘性层与支撑结构上方封闭形成路面,其中,所述防滑面层至少在其顶部表面混合有环氧树脂颗粒。

3、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中,所述环氧碎石层的上表面还开设有浅槽,所述浅槽沿路段行车方向铺设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接触地面的区域中;

4、所述支撑结构堆积在所述浅槽中,并且,支撑结构在浅槽中部增加物料堆积厚度,在接近浅槽两侧边缘的位置减少物料堆积厚度。

5、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的铺设宽度不超过路面整体宽度的40%。

6、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中,所述支撑结构为冷拌环氧沥青混凝土。

7、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中,所述粘性层为高粘快裂不黏轮乳化沥青粘层。

8、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中,所述防滑面层的厚度至少为1.5cm。

9、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中,所述防滑面层为沥青混合料层,其底部集料粒径大于顶部集料粒径。

10、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中,所述防滑面层顶部表面混合的环氧树脂颗粒粒径小于顶部集料粒径。

11、可选的,如上任一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中,所述环氧碎石层的上表面还分别沿浅槽的两侧铺设有水泥导条,所述支撑结构堆积在水泥导条之间,所述粘性层铺设在水泥导条上方填充水泥导条、支撑结构、和环氧碎石层之间间隙。

12、本申请和现有方案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3、本申请所提供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包括由路面基层逐层叠加设置的环氧碎石、支撑结构、粘性层以及防滑面层。本申请利用支撑结构为车辆提供稳定支撑,能够通过支撑结构对抗车轮压力,避免路面碾压变形产生凹坑,因此,可有效避免因路面积水所造成的打滑状况。同时,支撑结构外侧所设的粘性层,能够在支撑结构被车辆碾压时提供吸能缓冲,增强路面整体韧度,减少结构性裂纹的产生。同时,路面防滑面层所设的环氧树脂颗粒,能够在车轮碾压过程中通过其自身轻微的弹性形变量贴合轮胎表面从而进一步增强路面摩擦力,提高路面防滑效果。本申请的路面铺装结构能够在压缩路面材料铺设厚度的同时,提高路面防滑性。

14、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碎石层的上表面还开设有浅槽,所述浅槽沿路段行车方向铺设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接触地面的区域中;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的铺设宽度不超过路面整体宽度的 40%。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为冷拌环氧沥青混凝土。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层(3)为高粘快裂不黏轮乳化沥青粘层。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面层(5)的厚度至少为 1.5cm。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面层(5)为沥青混合料层,其底部集料粒径大于顶部集料粒径。

8.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碎石层(1)的上表面还分别沿浅槽的两侧铺设有水泥导条(4),所述支撑结构(2)堆积在水泥导条之间,所述粘性层(3)铺设在水泥导条上方填充水泥导条(4)、支撑结构(2)、和环氧碎石层(1)之间间隙。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针对高抗滑需求路段的薄层铺装结构,其包括由路面基层逐层叠加设置的环氧碎石、支撑结构、粘性层以及防滑面层。本申请利用支撑结构为车辆提供稳定支撑,能够通过支撑结构对抗车轮压力,避免路面碾压变形产生凹坑,因此,可有效避免因路面积水所造成的打滑状况。同时,支撑结构外侧所设的粘性层,能够在支撑结构被车辆碾压时提供吸能缓冲,增强路面整体韧度,减少结构性裂纹的产生。同时,路面防滑面层所设的环氧树脂颗粒,能够在车轮碾压过程中通过其自身轻微的弹性形变量贴合轮胎表面从而进一步增强路面摩擦力,提高路面防滑效果。本申请的路面铺装结构能够在压缩路面材料铺设厚度的同时,提高路面防滑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心洁,凌俊,王义,占莉,高慧,杜平,胡奇,徐家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9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3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