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11-04  1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空气弹簧是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充入压缩空气,利用气体可压缩性实现其弹性作用。空气弹簧具有较理想的非线性弹性特性,加装高度调节装置后,车身高度不随载荷增减而变化,弹簧刚度可设计得较低,乘坐舒适性好。但空气弹簧悬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工作原理是在密闭的压力缸内充入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使腔体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几倍或者几十倍,利用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活塞的横截面积从而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活塞杆的运动。

2、现有的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在对空气弹簧进行抗拉检测时,检测装置在对空气弹簧检测完成后,需要将装置停车后,等待下一个空气弹簧安放完成后才能继续进行检测工作,使检测装置的工作连续性较差,产生较长的工作无效时间,降低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的现有的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工作连续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承台板,所述承台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脚撑,且承台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架一,所述承台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架二,两个支架一和两个支架二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且承台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连续供应组件,所述承台板上设置有工艺衔接组件,工艺衔接组件位于顶板的下方,且承台板的上侧设置有固定模块,固定模块位于顶板的下方。

3、通过设置有承台板、支架一、支架二、顶板、脚撑、工艺衔接组件、连续供应组件和固定模块,装置利用工艺衔接组件可以保证装置在进行抗拉检测时,减少供应和取出空气弹簧本体时检测装置的暂停和停车时间,使装置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不会中断,保证了整个检测过程的连续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4、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工艺衔接组件包括圆口槽,圆口槽开设于承台板的上侧,圆口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等距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托板,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外部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上侧开设有方孔,方孔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一,且托板和固定框的上侧均开设有多个圆周等距的条形槽,液压杆一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气泵,气泵的外部与条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吸盘,圆口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螺栓连接有短轴,短轴的上侧与托板的底部活动连接,短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偏心件,偏心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细轴,细轴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偏心件的一端与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托板的上侧活动连接有主轴,主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且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主轴的上侧连接,转动板上开设有多个圆周等距的矩形口,多个矩形口与多个条形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矩形口的内壁与吸盘的外部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板上的多个矩形口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有u型约束框一、u型约束框二、u型约束框三和u型约束框四,u型约束框一、u型约束框二、u型约束框三和u型约束框四的外部均设置有嵌合架,多个嵌合架的底部均与转动板的上侧固定连接,转动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等距的支座,支座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三,电机三的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外部均设置有套筒,多个嵌合架的外部均开设有弧形口,弧形口内均滑动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与套筒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且吸盘的上侧与u型约束框一、u型约束框二、u型约束框三的外部均设置有空气弹簧本体。

5、通过设置有工艺衔接组件,工艺衔接组件利用偏心件和吸盘可以快速完成对待检测空气弹簧本体的取放,减少了在人力取放时可能发生的碰撞和坠落对空气弹簧本体造成不利于抗拉检测的影响的可能性,在减少人力消耗的同时,减少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抗拉检测的精确度。

6、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连续供应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与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块与安装板上均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壁与吸盘的外部滑动连接,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斜向架和竖向柱,斜向架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与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安装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安装框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竖向槽,两个竖向槽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装卸框,且装卸框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两个对称的横向槽,横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推板,装卸框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条状槽,条状槽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隔板,装卸框内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空气弹簧本体;所述安装框的一侧开设有圆孔,圆孔内滑动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一端与推板的一侧贴合,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推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推杆的外部环绕有拉力弹簧,拉力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框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隔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安装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台,凸台上均开设有缺口,缺口内均固定连接有细轴,细轴外部均环绕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凸台的外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束缚板,两个束缚板的一侧均与位于装卸框一端的空气弹簧本体的外部贴合。

7、通过设置有连续供应组件,连续供应组件利用拉力弹簧和推杆可以辅助装置持续不断的将空气弹簧本体供应给检测进行检测工作,并利用装卸框一次性供应多个空气弹簧本体,极大的减少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8、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固定模块包括平台板,平台板的底部与承台板的上侧固定连接,平台板的上侧开设有条形口,条形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夹具,两个夹具的一侧均设置有液压杆二,液压杆二的外部均与平台板的上侧固定连接,两个夹具的外部均与空气弹簧本体的底部盖板卡接,且平台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输送轨道;所述顶板的底部开设有平移槽,平移槽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架,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三,液压杆三的输出端与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固定架内设置有液压杆四,液压杆四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锁定盖,锁定盖上开设有槽口,槽口内壁与空气弹簧本体的上侧盖板卡接。

9、通过设置有固定模块,固定模块利用锁定盖和夹具可以对空气弹簧本体进行快速的固定,在保证效率的同时还确保了固定的稳定性,减少了空气弹簧本体在进行抗拉检测时的偏移,保证了抗拉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操作的便捷性。

10、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方法,使用如上所述的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11、步骤一、将待检测的空气弹簧本体安放进连续供应组件中;

12、步骤二、使用工艺衔接组件将待检测的空气弹簧本体摄入装置中进行预储存;

13、步骤三、使用固定模块对工艺衔接组件投送的待检测的空气弹簧本体进行固定并进行抗拉检测。

14、由上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具有利用工艺衔接组件可以保证装置在进行抗拉检测时,减少供应和取出空气弹簧本体时检测装置的暂停和停车时间,使装置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不会中断,保证了整个检测过程的连续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承台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脚撑(5),且承台板(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架一(2),所述承台板(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架二(3),两个支架一(2)和两个支架二(3)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顶板(4),且承台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一侧设置有连续供应组件(7),所述承台板(1)上设置有工艺衔接组件(6),工艺衔接组件(6)位于顶板(4)的下方,且承台板(1)的上侧设置有固定模块(8),固定模块(8)位于顶板(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衔接组件(6)包括圆口槽(601),圆口槽(601)开设于承台板(1)的上侧,圆口槽(60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等距的支撑柱(602),支撑柱(602)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托板(603),托板(6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604),固定框(604)的外部开设有容纳槽(605),容纳槽(605)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杆(606),活动杆(606)的上侧开设有方孔,方孔内壁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一(607),且托板(603)和固定框(604)的上侧均开设有多个圆周等距的条形槽(608),液压杆一(6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气泵(609),气泵(609)的外部与条形槽(608)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60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吸盘(610),圆口槽(60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一(612),电机一(61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螺栓连接有短轴,短轴的上侧与托板(603)的底部活动连接,短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偏心件(611),偏心件(6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细轴,细轴的外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613),连接杆(613)远离偏心件(611)的一端与活动杆(606)的一端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603)的上侧活动连接有主轴(614),主轴(61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板(625),且顶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二(615),电机二(61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主轴(614)的上侧连接,转动板(625)上开设有多个圆周等距的矩形口,多个矩形口与多个条形槽(608)处于同一个平面上,矩形口的内壁与吸盘(610)的外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625)上的多个矩形口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有u型约束框一(616)、u型约束框二(617)、u型约束框三(618)和u型约束框四(619),u型约束框一(616)、u型约束框二(617)、u型约束框三(618)和u型约束框四(619)的外部均设置有嵌合架(620),多个嵌合架(620)的底部均与转动板(625)的上侧固定连接,转动板(625)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圆周等距的支座,支座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三(622),电机三(622)的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丝杆(623),丝杆(623)的外部均设置有套筒(624),多个嵌合架(620)的外部均开设有弧形口,弧形口内均滑动连接有弧形板(621),弧形板(621)与套筒(62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且吸盘(610)的上侧与u型约束框一(616)、u型约束框二(617)、u型约束框三(618)的外部均设置有空气弹簧本体(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供应组件(7)包括安装板(701),安装板(701)的一侧与连接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块(9)与安装板(701)上均开设有矩形槽(715),矩形槽(715)的内壁与吸盘(610)的外部滑动连接,安装板(7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斜向架(702)和竖向柱(703),斜向架(702)远离安装板(701)的一端与连接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安装板(70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框(704),安装框(704)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竖向槽(705),两个竖向槽(705)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装卸框(706),且装卸框(706)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两个对称的横向槽(707),横向槽(707)内均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推板(708),装卸框(706)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条状槽(709),条状槽(709)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隔板(710),装卸框(706)内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空气弹簧本体(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704)的一侧开设有圆孔,圆孔内滑动连接有推杆(711),推杆(711)的一端与推板(708)的一侧贴合,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714),推杆(71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隔离板(712),推杆(711)的外部环绕有拉力弹簧(713),拉力弹簧(713)的一端与安装框(704)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隔离板(712)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安装框(70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台,凸台上均开设有缺口,缺口内均固定连接有细轴,细轴外部均环绕有扭簧(716),扭簧(716)的一端与凸台的外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束缚板(717),两个束缚板(717)的一侧均与位于装卸框(706)一端的空气弹簧本体(10)的外部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块(8)包括平台板(801),平台板(801)的底部与承台板(1)的上侧固定连接,平台板(801)的上侧开设有条形口(802),条形口(8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夹具(803),两个夹具(803)的一侧均设置有液压杆二(804),液压杆二(804)的外部均与平台板(801)的上侧固定连接,两个夹具(803)的外部均与空气弹簧本体(10)的底部盖板卡接,且平台板(80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输送轨道(8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的底部开设有平移槽(806),平移槽(806)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架(807),顶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808),支撑块(80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三(809),液压杆三(809)的输出端与固定架(807)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固定架(807)内设置有液压杆四(810),液压杆四(8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锁定盖(811),锁定盖(811)上开设有槽口,槽口内壁与空气弹簧本体(10)的上侧盖板卡接。

10.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方法,使用如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针对现有的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在空气弹簧检测完成后,需要将装置停车后,等待下一个空气弹簧安放完成后才能继续进行检测工作,使检测装置的工作连续性较差,产生较长的工作无效时间,降低了检测的效率,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承台板,所述承台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脚撑。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汽车空气弹簧抗拉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利用工艺衔接组件可以保证装置在进行抗拉检测时,减少供应和取出空气弹簧本体时检测装置的暂停和停车时间,使装置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不会中断,保证了整个检测过程的连续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爱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铁盈弹簧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4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