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机出风机构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05  15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内机出风机构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1、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家用制冷设备。但是,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通常由导风门开关并控制风向。空调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实现导风板正面位置送风,但当导风板关闭出风口向前的出风时,出风口则无法向侧面出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机出风机构,以解决现有难以实现前向挡风侧向出风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机出风机构,包括:

3、导风板,与导风电机传动连接;

4、挡风板,枢接于所述导风板的自由端,且所述导风板传动连接于设置在内机本体的挡风电机,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导风板的面向出风口截面大部的一侧。

5、本实用新型室内机出风机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6、通过在将挡风板枢接在导风板的自由端枢接挡风板,并且利用设置在内机本体的挡风电机带动挡风板,可以带动挡风板与导风板形成夹角,挡风板与导风板共同阻挡住处分口向前的气流,而挡风板和导风板在长度方向的端部的夹角区域形成开口,气流从该开口区域流出,可以实现室内机出风机构在向前出风被阻挡时向侧面位置出风。

7、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电机传动连接有挡风齿轮,所述挡风齿轮与挡风齿条啮合,所述挡风齿条与所述挡风板枢接。

8、通过设置挡风齿条与挡风齿轮枢接,可以控制挡风齿条在自身长度上的位置,进而控制挡风板相对于导风板的角度

9、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齿轮位于所述挡风齿条的下方,所述室内机出风机构包括上抬组件,所述上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挡风齿条与所述挡风齿轮啮合。

10、通过设置上抬组件,可以将挡风齿条与挡风齿轮啮合,以便实现挡风齿条向挡风齿轮贴近,保证二者稳定啮合,从而实现由挡风齿轮控制挡风齿条的精确控制。

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抬组件包括挡风导向件,所述挡风导向件连接于所述挡风齿条;所述挡风导向件配置为能够沿设置于所述内机本体的导向槽运动。

12、通过将连接于挡风齿条的挡风导向件滚动摩擦连接于导向槽,可以利用导向槽限制挡风导向件的位置,与挡风板枢接挡风齿条配合,共同控制挡风齿条的位置,并且利用挡风齿条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改变,以改变挡风板挡风齿条枢接点的位置,进而控制挡风板相对于导风板的角度。

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槽为弧形槽,所述导向槽配置为,所述挡风导向件沿所述导向槽运动时所述挡风齿条啮合所述挡风齿轮。

14、采用弧形槽,可以与挡风板的一端的运动轨迹相适应,从而只需要控制挡风电机带动齿轮旋转即可驱动挡风齿条沿长度方向移动,从而控制挡风板相对于导风板打开的角度,进而控制挡风板遮挡出风口的比例,实现阻挡出风口向前方出风。同时,使得挡风板与导风板的二者在出风口长度两端的边缘形成夹角的开口区域。

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槽的圆心为,所述导风板打开至最大程度时,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挡风板的枢接点所在位置。

16、导向槽的圆心为导风板打开至最大程度时,导风板与挡风板的枢接位置所在圆心,可以实现,当导风板打开至最大程度,如果调节出风口的风量,改变出风口被阻挡的面积,以至于形成仅从出风口向侧面出风,只需要调节挡风齿条的位置即可,而无需利用导风电机带动导风板运动,仅需要一部电机即可实现该功能,有利于减小空调在此时发出的噪音,改善用户体验。

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导向件在所述挡风齿条上偏心设置于所述挡风齿条与所述挡风板的枢接点。

18、通过将挡风导向件在挡风齿条上的位置异于挡风齿条和挡风板的枢接点,可以利用挡风导向件与和枢接点共同确定挡风齿条的位置,以保证挡风齿条与挡风齿轮啮合。

19、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齿条为弧形齿条。

20、采用弧形齿条,可以在导风板角度不动时,挡风板相对于导风板的角度改变的情况下,挡风齿条能够始终保持与挡风齿轮的啮合,以利于在实现正面挡风侧面出风时只驱动挡风电机即可,从而有利于减小空调在此时发出的噪音,改善用户体验。

21、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板为平板。

22、当空调正常出风时,挡风板与导风板的夹角尽量减小,而挡风板为平板,可以减少空调正常向前出风时导风机构对气流的干扰。

2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难以实现前向挡风侧向出风的技术问题。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包括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口和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上述室内机出风机构。

25、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上述室内机出风机构,相应地,该空调器具有上述室内机出风机构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室内机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机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电机(22)传动连接有挡风齿轮(23),所述挡风齿轮(23)与挡风齿条(24)啮合,所述挡风齿条(24)与所述挡风板(21)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机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齿轮(23)位于所述挡风齿条(24)的下方,所述室内机出风机构包括上抬组件,所述上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挡风齿条(24)与所述挡风齿轮(2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抬组件包括挡风导向件,所述挡风导向件连接于所述挡风齿条(24);所述挡风导向件配置为能够沿设置于所述内机本体(30)的导向槽(31)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31)为弧形槽,所述导向槽(31)配置为,所述挡风导向件沿所述导向槽(31)运动时所述挡风齿条(24)啮合所述挡风齿轮(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31)的圆心为,所述导风板(11)打开至最大程度时,所述导风板(11)与所述挡风板(21)的枢接点所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机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导向件在所述挡风齿条(24)上偏心设置于所述挡风齿条(24)与所述挡风板(21)的枢接点。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机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齿条(24)为弧形齿条。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出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21)为平板。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出风口和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室内机出风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出风机构和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以解决难以实现前向挡风侧向出风的问题。室内机出风机构包括:导风板,与导风电机传动连接;挡风板,枢接于所述导风板的自由端,且所述导风板传动连接于设置在内机本体的挡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挡风板位于所述导风板的面向所述出风口截面大部的一侧。该室内机出风机构可以实现前向挡风侧向出风。

技术研发人员:张引,卢坤明,李彬彬,李千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8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4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