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承插式道路隔离栏杆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05  1


本技术涉及道路隔离栏杆制造,特别涉及预制承插式道路隔离栏杆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1、城市道路隔离栏杆作为交通安全设施,对于维持道路交通秩序、维护交通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隔离栏杆一般摆放于路面之上,通过栏杆的底座来固定栏杆的站立。

2、为了维持栏杆站立的稳定性,栏杆的底座平面尺寸均较大,常见的尺寸有45cm×35cm、35cm×25cm,底座占用路面宽度较大,使施工过程变得复杂,延长施工周期,并且栏杆的抗倾覆性依然不足。

3、而且,现有的常规栏杆依赖于底座重量维持平衡,在外力(横风、车辆剐蹭等)作用下极易倾覆。

4、因此,如何提高道路隔离栏杆的抗倾覆性,简化施工流程,缩短施工周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预制承插式道路隔离栏杆底座结构,实现的目的是提高道路隔离栏杆的抗倾覆性,简化施工流程,缩短施工周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预制承插式道路隔离栏杆底座结构,包括埋设在路面结构内的埋设部,以及露出所述路面结构用于承插道路隔离栏杆立柱的承插部。

3、其中,所述承插部为上方开口的箱形结构,包括底板与侧壁;

4、所述侧壁设有多个用于紧固所述道路隔离栏杆立柱的螺栓;

5、所述箱形结构的上方开口和内腔均与相应的所述道路隔离栏杆立柱匹配呈间隙配合或者过渡配合;

6、所述底板的下面设有所述埋设部;

7、所述埋设部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埋设部主体,以及预埋在所述埋设部主体内的多根预埋钢筋;

8、每一所述预埋钢筋的上端均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承插部为横截面成正方形的箱形结构,包括四个互相垂直的所述侧壁;

10、每一所述侧壁空间中心位置均设有内螺纹孔,通过相应的所述内螺纹孔设置所述螺栓。

11、优选的,所述侧壁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设有排水孔。

12、优选的,所述承插部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与每一所述预埋钢筋之间均采用焊接方式固定。

13、优选的,所述路面结构对应设置每一底座结构的位置均设有与所述埋设部相匹配的埋设孔;

14、每一所述埋设部的尺寸均小于相应的所述埋设孔的尺寸,与相应的所述埋设孔之间的间隙均采用水泥砂浆灌缝。

15、优选的,所述埋设部为圆柱形,采用c30牌号的混凝土浇筑而成。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相比于常规底座平面尺寸缩小约90%,可大大节约栏杆底座对路面宽度的占用,通过缩小底座尺寸可节约道路工程造价及工程用地。

18、本实用新型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节省了大量的铸铁或高分子材料,降低了栏杆底座本省的造价。

19、本实用新型与路面基层固结,具有更好的抗倾覆能力。

20、本实用新型仅承插部外露于路面以上,埋设部嵌于路面结构内部,减少了路面以上固体物的摆放,更有利于呈现路面整洁美观。

21、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技术特征:

1.预制承插式道路隔离栏杆底座结构,包括埋设在路面结构(1)内的埋设部(2),以及露出所述路面结构(1)用于承插道路隔离栏杆立柱(3)的承插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部(4)为上方开口的箱形结构,包括底板(41)与侧壁(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承插式道路隔离栏杆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部(4)为横截面成正方形的箱形结构,包括四个互相垂直的所述侧壁(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承插式道路隔离栏杆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42)靠近所述底板(41)的位置设有排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承插式道路隔离栏杆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部(4)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与每一所述预埋钢筋(21)之间均采用焊接方式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承插式道路隔离栏杆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结构(1)对应设置每一底座结构的位置均设有与所述埋设部(2)相匹配的埋设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承插式道路隔离栏杆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埋设部(2)为圆柱形,采用c30牌号的混凝土浇筑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预制承插式道路隔离栏杆底座结构,包括埋设在路面结构内的埋设部,以及露出路面结构用于承插道路隔离栏杆立柱的承插部,承插部为上方开口的箱形结构,包括底板与侧壁;侧壁设有多个用于紧固道路隔离栏杆立柱的螺栓;箱形结构的上方开口和内腔均与相应的道路隔离栏杆立柱匹配呈间隙配合或者过渡配合;底板的下面设有埋设部;埋设部包括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埋设部主体,以及预埋在埋设部主体内的多根预埋钢筋;每一预埋钢筋的上端均与底板固定连接。本技术提高道路隔离栏杆的抗倾覆性,简化施工流程,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袁美俊,胡方健,胡水清,邹明均,刘靓,陈昊,陈海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1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4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