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种子繁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06  1


本技术属于种子培育,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种子繁育装置。


背景技术:

1、小麦良种繁育是解决小麦种子混杂退化,保证良种供应,促进小麦持续、稳定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对小麦种子进行浸泡是实现良种繁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对小麦种子处理时,需要使用肥料拌种,如磷酸二氢钾拌(浸)种,用磷酸二氢钾0.5千克,对水5千克,均匀地拌入5千克麦种中,堆闷6小时,或用浓度为0.5%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6小时,捞出晾干播种,可以改善小麦苗期磷、钾营养,促进根系下扎,有利于苗全苗壮,在使用肥料拌(浸)种时,一般是将其直接倒到到混拌桶内混拌,再将其捞出,摊在地面上晾晒,但小麦种子在拌(浸)完成后不能方便的从混拌桶内取出,这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种子繁育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小麦种子繁育装置,包括混拌箱以及设置在混拌箱底部的支撑腿,所述混拌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用于盛放种子的漏框,所述混拌箱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用于支撑漏框的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贯穿混拌箱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且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端通过支撑板与支撑腿的侧壁连接,所述混拌箱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翻动种子的组件。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混拌箱内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漏框等组件,不仅能够便于对种子进行混拌肥料和药剂,还能够方便的将处理完成的小麦种子从混拌箱内取出,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用于对种子进行翻动的组件,能够在混拌以及在混拌结束的晾晒过程中对种子进行翻动,从而能够提高种子与肥料混拌的效率以及种子晾晒的效率。

4、为了便于在混拌和晾晒种子时对其进行翻动: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于翻动种子的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混拌箱一侧的第二电动伸缩杆以及通过连接杆设置在第二电动伸缩杆底部的且用于翻动种子的翻板。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在混拌种子时,将种子和肥料投放到漏框内,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翻板沿着漏框来回移动,能够对种子和肥料进行混拌,同时待混拌好种子之后,第一电动伸缩杆将漏框举出混拌箱,在晾晒种子时,翻板还能够对种子进行翻晒。

7、为了能够便于根据漏框的高度来调节翻板的高度: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远离翻板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混拌箱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翻板高度的第三电动伸缩杆。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第三电动伸缩杆,能够便于根据漏框的高度来调节翻板的高度。

10、为了便于调节整个翻动组件的方向: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拌箱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设有用于调节翻板方向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电动伸缩杆相连接。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电机可以带动整个翻动组件转动,从而能够在投放种子时便于将整个翻动组件翻动到混拌箱的外侧。

13、为了防止种子从漏框和混拌箱之间的缝隙漏出: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漏框的尺寸与混拌箱的内部尺寸相适配。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能够防止在混拌种子时,种子从漏框和混拌箱之间的缝隙漏出。

16、为了能够便于取出将混拌后的种子: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漏框的底部与滑杆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漏框的两侧对称安设有手持把。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种子晾晒之后,通过手持把将漏框从滑杆上取下,即可便于实现种子的回收,无需手动将种子从混拌箱内捞出。

19、为了便于在对种子浸泡时,将药水从排出口排出: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拌箱的底部开设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的底部设置有排出管。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当需要对种子进行浸泡时,打开排出管,能够便于将药水或者水从排出口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小麦种子繁育装置,包括混拌箱(1)以及设置在混拌箱(1)底部的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拌箱(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用于盛放种子的漏框(3),所述混拌箱(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用于支撑漏框(3)的滑杆(4),所述滑杆(4)的底端贯穿混拌箱(1)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且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底端通过支撑板(6)与支撑腿(2)的侧壁连接,所述混拌箱(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翻动种子的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翻动种子的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混拌箱(1)一侧的第二电动伸缩杆(7)以及通过连接杆设置在第二电动伸缩杆(7)底部的且用于翻动种子的翻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7)远离翻板(8)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与混拌箱(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翻板(8)高度的第三电动伸缩杆(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拌箱(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内部安设有用于调节翻板(8)方向的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与第三电动伸缩杆(1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框(3)的尺寸与混拌箱(1)的内部尺寸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框(3)的底部与滑杆(4)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漏框(3)的两侧对称安设有手持把(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繁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拌箱(1)的底部开设有排出口(14),所述排出口(14)的底部设置有排出管(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种子培育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小麦种子繁育装置,包括混拌箱以及设置在混拌箱底部的支撑腿,所述混拌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用于盛放种子的漏框,所述混拌箱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用于支撑漏框的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贯穿混拌箱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且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底端通过支撑板与支撑腿的侧壁连接。本技术不仅能够便于对种子进行混拌肥料和药剂,还能够方便的将处理完成的小麦种子从混拌箱内取出,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用于对种子进行翻动的组件,能够在混拌以及在混拌结束的晾晒过程中对种子进行翻动,从而能够提高种子与肥料混拌的效率以及种子晾晒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彭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926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5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