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06  11


本技术涉及底座,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


背景技术:

1、机器人是一种人工智能设备,能够执行预编程或自主学习的任务。它们通常具有传感器、处理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可以感知和理解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各种任务。机器人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生产制造、医疗保健、家庭服务、军事应用等。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人类劳动负担,并为人类创造更多的机会和便利。

2、目前现有的机器人底座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当机器人安装至底座上后,为了机器人使用过程中移动的便捷,底座上会安装滑轮,当机器人移动至指定位置后,需要对机器人进行定位,然而仅依靠滑轮对机器人进行定位,无法达到稳定的定位效果,从而影响机器人在工作时的精准性。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包括机器人定位底座,机器人定位底座的底部四角处分别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机器人定位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器人固定环,机器人定位底座内开设有传动腔,传动腔内平行设置有两个活动杆,机器人定位底座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与传动腔相互连通的升降口,两个升降口内分别设置有定位支撑柱,两个定位支撑柱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两个定位支撑柱的四面分别与两个升降口的内壁相互贴合。

3、进一步,所述机器人定位底座的左面中间处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贯穿机器人定位底座的左面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

4、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相互靠近的外侧壁上分别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两个活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活动套入在传动腔的左右内壁上。

5、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固定套入在两个活动杆的左端外侧壁上,两个活动杆的中间外侧壁上分别固定套入有蜗杆。

6、进一步,两个所述蜗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蜗轮,两个蜗杆与两个蜗轮相互啮合,传动腔的顶内壁上铆接有两个丝杠,两个丝杠呈平行状态,两个蜗轮分别固定套入在两个丝杠的外侧壁上。

7、进一步,两个所述定位支撑柱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与两个丝杠相适配的螺纹槽,两个丝杠的下端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定位支撑柱内,两个定位支撑柱的顶端左右两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挡块,四个限位挡块位于传动腔内。

8、进一步,所述机器人固定环的外侧壁上贯穿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分别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两个固定螺栓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铆接有固定夹掌,固定夹掌呈c字型。

9、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使用时,通过驱动升降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活动杆和蜗杆转动,蜗杆的转动带动丝杠和蜗轮转动,蜗轮的转动带动定位支撑柱上下滑动,有效让定位支撑柱和支撑底座支撑起机器人底座,使万向轮达到悬空状态,从而让机器人在指定的方位进行定位,该装置使用更加稳定。

12、2、该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通过机器人固定环、固定螺栓和固定夹掌的设置,达到机器人固定的作用,同时在拆装时更加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包括机器人定位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定位底座(1)的底部四角处分别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机器人定位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器人固定环(3),机器人定位底座(1)内开设有传动腔,传动腔内平行设置有两个活动杆(503),机器人定位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与传动腔相互连通的升降口,两个升降口内分别设置有定位支撑柱(6),两个定位支撑柱(6)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602),两个定位支撑柱(6)的四面分别与两个升降口的内壁相互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定位底座(1)的左面中间处固定安装有升降电机(5),升降电机(5)的输出端活动贯穿机器人定位底座(1)的左面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501),第一齿轮(50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齿轮(5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502)相互靠近的外侧壁上分别与第一齿轮(501)相互啮合,两个活动杆(503)的左右两端分别活动套入在传动腔的左右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齿轮(502)分别固定套入在两个活动杆(503)的左端外侧壁上,两个活动杆(503)的中间外侧壁上分别固定套入有蜗杆(5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蜗杆(504)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蜗轮(506),两个蜗杆(504)与两个蜗轮(506)相互啮合,传动腔的顶内壁上铆接有两个丝杠(505),两个丝杠(505)呈平行状态,两个蜗轮(506)分别固定套入在两个丝杠(505)的外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支撑柱(6)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与两个丝杠(505)相适配的螺纹槽,两个丝杠(505)的下端分别螺纹连接在两个定位支撑柱(6)内,两个定位支撑柱(6)的顶端左右两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挡块(601),四个限位挡块(601)位于传动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固定环(3)的外侧壁上贯穿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分别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4),两个固定螺栓(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铆接有固定夹掌(401),固定夹掌(401)呈c字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底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机器人底座,包括机器人定位底座,机器人定位底座内开设有传动腔,传动腔内平行设置有两个活动杆,机器人定位底座的底部开设有两个与传动腔相互连通的升降口,两个升降口内分别设置有定位支撑柱,两个定位支撑柱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底座,两个定位支撑柱的四面分别与两个升降口的内壁相互贴合。通过驱动升降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的转动带动第二齿轮、活动杆和蜗杆转动,蜗杆的转动带动丝杠和蜗轮转动,蜗轮的转动带动定位支撑柱上下滑动,有效让定位支撑柱和支撑底座支撑起机器人底座,使万向轮达到悬空状态,从而让机器人在指定的方位进行定位,该装置使用更加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廖春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台昊天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8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5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