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耦合模型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11-08  12


本发明属于区域协同发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耦合模型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


背景技术:

1、城市组群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集聚与扩散的一种组团发育的经济社会现象。

2、目前,国内外对城市群的现有研究主要是从地理学和规划学的视角对城市群概念、特征、空间结构、城市联系、影响因素、发展机制等的分析。整体来看,当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如对城市群发展影响因素、动力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管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多种模型作进细致深入的定量分析,以探寻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实证分析来看,当前研究对热点城市群研究的多,对冷点城市群研究的少;对成熟型城市群研究较多,对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组群研究较少。

3、鉴于此,本项目提供一种基于耦合模型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耦合模型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实现以更客观、更全面的视角挖掘城市组群协同运作机理,能更科学、更真实地了解城市组群协同发展的演化特征及趋势,准确评价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并谋划提升协同发展水平的优化路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耦合模型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4、s1、选定要素指标:基于城市群发展的客观规律,构建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的三大要素系统,基于所述系统,收集各子系统对应的数据指标;

5、s2、数据标准化处理:基于极差法对预先选取的三大子系统中的各个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

6、s3、计算指标权重:运用熵权法计算步骤s2中确立的各指标权重;

7、s4、构建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根据步骤s3中预设权重,通过线性加权法,对各指标因子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

8、s5、计算中小城市协同发展水平:基于预设的耦合模型,根据中小城市组群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获取中小城市组群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评估中小城市组群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

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具体为:

10、基于城市群发展的客观规律,确定反映城市组群协同发展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主要子系统,基于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选取各子系对应的m个相关指标;

11、所述经济子系统对应的评价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

12、所述社会子系统对应的评价指标包括邮电业务总量、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文教设施密度、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建成区路网密度;

13、所述环境子系统对应的评价指标包括人均国土面积、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4、以上具体指标及指标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替换或增加。

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具体为:

16、基于极差法,对预先选取的经济、社会、环境子系统所对应的二级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把指标数据压缩到[0,1]区间上,计算公式如下:

17、对正向指标,采取下列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18、

19、对负向指标,采取下列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20、

21、式中,yij为第i个城市第j个二级指标的标准化后值,xij为i个城市第j个二级指标原始值,(xij)min和(xij)max是每个指标的上下限值,为了避免功效值出现0和1的情况,一般将上限值(xij)max扩大1%,下限值(xij)min缩小1%。

22、作为优选,根据评价指标来计算指标权重,包括以下步骤:

23、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24、通过查阅文献,专家经验,计算权重向量。

2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具体为:

26、s3.1、计算各个标准化处理后的评价指标在所有评价指标中占的比重;

27、s3.2、根据各个标准化处理后的评价指标在所有评价指标中占的比重,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信息熵;

28、s3.3、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信息熵,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差异性系数;

29、s3.4、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差异性系数,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3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具体为:

31、按照预设模型,基于线性加权,计算中小城市组群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公式为:

32、

33、

34、

35、式中,f(x)、g(y)、h(z)分别为城市组群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子系统自身的综合发展指数,a、b、c分别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指标体系中i指标的权重,xi、yi、zi分别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指标体系中i指标原始值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无量纲值,m、n、p分别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量;f(x)、g(y)、h(z)数值越大,表明城市组群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子系统自身的协同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3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5具体为:

37、按照预设耦合评价模型,评价该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计算公式为:

38、

39、

40、t=αf(x)+βg(y)+γh(z);

41、其中,α、β、γ为权重指数,均取值为1/3,d表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度,c表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联程度,t表示该城市组群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是:

43、该基于耦合模型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角度,创建了适用于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协同发展测度模型。

44、通过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分析城市组群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到城市组群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从而根据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以及耦合协同测度制定协同发展策略,提高了战略方针和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解决了当前城市组群协同发展过渡强调经济、设施、产业等单方面协同而忽略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整体协同等问题。

45、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科学性和客观性的计算方法,可用于评价城市组群发展状况,明确短板弱项,支撑战略方向、政策制定及规划决策的科学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耦合模型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耦合模型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耦合模型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耦合模型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耦合模型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耦合模型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耦合模型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子系统对应的评价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区域协同发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耦合模型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包括基于城市群发展客观规律,构建中小城市组群协同发展的三大要素系统,基于系统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收集各子系统对应的数据指标;对各类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取处理后的指标数据;运用熵权法确定各类指标权重;基于线性加权法构建各要素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科学分析各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构建城市组群协调发展耦合评价模型,依托城市组群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科学判断中小城市组群的协同发展水平。该方法可直观揭示该城市组群在各子系统的协同发展程度,可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对策措施。

技术研发人员:杨璟,罗泽蓉,吴文俊,司雨丹,张敏,王馨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6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