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接收机及其制备用灌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09  9


本技术属于接收机设备及制备,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接收机及其制备用灌胶模具。


背景技术:

1、随着模型领域的发展,对模型产品比如:遥控器模型、传感器模型、舵机模型、陀螺仪模型等模型设备的性能,尤其是模型用接收机的防震性能、防水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市场上的模型用接收机通常是在pcba板外设置硬塑料外壳,而塑料外壳通常有两个半壳体对合而成,对合过程中,很容易在局部产生缝隙,壳体密封性不足,导致接收机几乎不防水性;而为了提高接收机的防水性能,目前常见的方式就是在pcba板外刷涂三防漆,从而对pcba板进行防水保护,但是由于该方法不仅很难控制漆膜厚度,还可能出现漏刷的现象,因此,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水效果,而当接收机在复杂环境比如涉水、泡水环境下时,则无法达到有效的防水效果。

2、此外,由于pcba板的不对称性,因此,传统的塑料外壳的两个半壳体需要单独设计模具分别进行注塑,两个半壳体的模具不可通用,因此所需注塑设备数量多,至少为两台,占地面积大、生产成本高,且且需经过两次注塑,以及半壳体与pcba板的组装才能够完成整个接收机的生产,工艺步骤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防水接收机及其制备用灌胶模具,其防水性能优良,可以满足复杂环境比如涉水、泡水时的防水要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防水接收机,包括pcba板,所述pcba板包括板主体、设置于所述板主体上的天线和若干连接器端子;所述pcba板的板主体外包覆有一体式壳体,所述一体式壳体为环氧材料制备而成的软壳体,所述pcba板的连接器端子与天线穿出所述软壳体设置于软壳体外侧。

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软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连接器端子穿出所述软壳体后分别设置于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内。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软壳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半球凸起,所述天线穿过所述半球凸起设置于软壳体外。

6、一种所述防水接收机制备用灌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设置于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分型面上的若干软壳体的型腔,以及与所述型腔相连通的灌胶口和排气口;所述型腔由上型腔与下型腔对合形成;所述上型腔设置于所述上模的分型面上,所述下模上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天线穿线孔和若干端子插孔,所述凹槽内设置有pcba板,所述连接器端子插设于相对应的端子插孔内,所述pcba板的连接器端子并与所述端子插孔过盈配合,并密封连接;所述pcba板的板主体与所述凹槽槽壁之间设置间隙,从而形成下型腔。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第一凹槽的第一凸台,和用于成型第二凹槽的第二凸台;若干端子插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上。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还设置有半球凹槽,所述天线穿线孔开设于所述半球凹槽的底壁上。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模的分型面上设置有上凸台,所述上型腔设置于所述上凸台上;

10、所述下模的分型面上设置有下凹槽,所述凹槽开设有所述下凹槽的底壁上,

11、上凸台设置于所述下凹槽内并与所述下凹槽相适配。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分型面上分别设置有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插设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并与所述定位凹槽相适配。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pcba板的板主体上设置有若干过胶孔。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pcba板的板主体上还包括板凸台一和板凸台二,若干连接器端子分别设置于板凸台一和板凸台二上。

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过胶孔设置于所述板凸台一和板凸台二之间。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灌胶模具为硅胶灌胶模具。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8、本实用新型设置一体式壳体,其通过灌胶的方式包覆于pcba板的板主体外,相较于传统技术中的组装式塑料壳体而言,其不使用螺丝等组装配件,密封性能好,能够达到ip68的防尘、防水等级,性能更可靠,即便在涉水和泡水环境下,也能够防止水汽进入壳体内部,避免了pcba板因遇水导致的损坏。

19、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壳体采用环氧材料制备而成的软壳体,其相较于传统的硬塑料壳体而言,能够对pcba板进行保护,起到防震的效果。

20、本实用新型制备防水接收机的灌胶模具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采用本实用新型灌胶模具整个外壳经一次灌胶即可制备而成,相较于传统的塑料外壳注塑模具而言,一套模具即可完成整个施工,且一套模具上还可设置多个型腔,同时进行多个模型防水机的生产,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21、本实用新型在下模的凹槽内设置pcba板,从而在pcba板与凹槽槽壁之间形成下模腔,这样在灌胶过程中,外壳材料可直接将pcba板包覆形成密封性能极佳的一体式壳体,提高接收机的防水效果。

22、本实用新型在凹槽内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从而在软壳体的下方形成容纳连接器端子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将连接器端子设置于凹槽内实现对其的保护。

23、本实用新型pcba板的连接器端子与端子插孔过盈配合,保证了连接器端子与端子插孔的密封,避免了胶料流到连接器端子与端子插孔之间的缝隙中,从而避免了软壳体将连接器端子进行包覆而影响接收机的使用,此外,连接器端子还能够对pcba板的主体形成支撑,从而使得pcba板主体与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形成间隙,使pcba板的主体悬空设置于凹槽内,便于将与连接器端子部位相对应的pcba板主体部分进行包覆,实现pcba板的全密封。

24、本实用新型在pcba板的板主体上设置过胶孔,增加了胶液向下流动的通道,缩短了pcba板下方注满胶所需的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接收机,包括pcba板(1),所述pcba板(1)包括板主体(2)、设置于所述板主体(2)上的天线(4)和若干连接器端子(5);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板(1)的板主体(2)外包覆有一体式壳体,所述一体式壳体为环氧材料制备而成的软壳体(6),所述pcba板(1)的连接器端子(5)与天线(4)穿出所述软壳体(6)设置于软壳体(6)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壳体(6)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所述连接器端子(5)穿出所述软壳体(6)后分别设置于第一凹槽(7)与所述第二凹槽(8)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壳体(6)的底部还设置有半球凸起(10),所述天线(4)穿过所述半球凸起(10)设置于软壳体(6)外。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水接收机制备用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1)、下模(12),设置于所述上模(11)和下模(12)的分型面上的若干软壳体(6)的型腔(3),以及与所述型腔(3)相连通的灌胶口(14)和排气口(15);所述型腔(3)由上型腔(13)与下型腔(19)对合形成;所述上型腔(13)设置于所述上模(11)的分型面上,所述下模(12)上设置有若干凹槽(16),所述凹槽(16)的底部设置有天线穿线孔(17)和若干端子插孔(18),所述凹槽(16)内设置有pcba板(1),所述连接器端子(5)插设于相对应的端子插孔(18)内,所述pcba板(1)的连接器端子(5)并与所述端子插孔(18)过盈配合,并密封连接;所述pcba板(1)的板主体(2)与所述凹槽(16)槽壁之间设置间隙,从而形成下型腔(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接收机制备用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6)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成型第一凹槽(7)的第一凸台(20),和用于成型第二凹槽(8)的第二凸台(21);若干端子插孔(18)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台(20)和所述第二凸台(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接收机制备用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6)的底壁上还设置有半球凹槽(22),所述天线穿线孔(17)开设于所述半球凹槽(22)的底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接收机制备用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接收机制备用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接收机制备用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水接收机制备用灌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模具为硅胶灌胶模具。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接收机及其制备用灌胶模具,所述防水接收机包括PCBA板,以及通过灌胶工艺包覆于所述PCBA板的板主体外一体式壳体;所述灌胶模具,包括上模、下模,设置于所述上模和下模的分型面上的若干软壳体的型腔,以及与所述型腔相连通的灌胶口和排气口;所述型腔由上型腔与下型腔对合形成;所述上型腔设置于所述上模的分型面上,所述下模上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PCBA板,所述PCBA板的板主体与所述凹槽槽壁之间设置间隙,从而形成下型腔。本技术灌胶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备的接收机防水性能好,可在涉水及泡水等极端环境中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厉翔龙,李冉高,龚景涛,廖峰,高深,彭莎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富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8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6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