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11-10  12


本发明涉及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及使用方法,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储能系统是现代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及分布式发电高效应用的重要环节。相比于其它储能方式,电化学储能具有响应时间短、能量密度高、场地受限小等优势,尤其适用于城市储能系统。相比铅酸、钠酸等电化学储能系统而言,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具有能量密度高、转换效率高、自放电率低、使用寿命长等优势。近年来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成本的降低,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工程应用。然而,锂离子电池采用易燃的有机电解液,且材料体系热值高。在电池本体或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电池温度失控引发链式分解反应,进而演化为储能系统燃烧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

2、温度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功率和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出现性能下降甚至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热管理系统设计不合理。现有储能电站大多采用空气冷却方式,以空调冷风作为冷源给电池降温,而单单使用空调冷风为制冷手段的话可能会因为空调功率所提供的冷风温度不会太低,在遇到高温和超温的情况下无法去及时的降温。

3、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16885337a中公开的一种储能电站冷却装置及系统,虽然储能电站冷却装置及系统将储能电站建设在地下,通过多个第二通风管道向电池仓中的电池模组进行精准送风,利于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降温,但是整体的冷却效果单单为一种效果,效果单一,在内部温度过高超过这一种装置的制冷效果时而可能会出现内部温度过高而无法及时的制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及使用方法,具备效果多元化,可应对不同的内部温度情况,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整体的冷却效果单单为一种效果,效果单一,在内部温度过高超过这一种装置的制冷效果时而可能会出现内部温度过高而无法及时制冷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包括储能电站组件,所述储能电站组件的顶部表面呈排列形式覆盖有数个太阳能板,每一个所述太阳能板的一端设有太阳能板安装组件,所述储能电站组件的内部表面靠右侧边缘处设有支撑底座组件,所述支撑底座组件的顶部表面靠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重力供液制冷组件和冷风输送组件,所述储能电站组件的一侧设有储电箱组件;

5、所述储能电站组件包括储能电站外壳,所述储能电站外壳的左侧表面中心处靠左侧呈排列形式开设有数个防雨排风窗a,所述储能电站外壳的左侧表面中心处靠右侧边缘处设有防雨排风管,所述储能电站外壳的内部表面中心处靠左侧呈排列形式设有数个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站外壳的后端表面中心处靠一侧密封防电门,所述储能电站外壳的前端表面靠右侧边缘处呈排列形式分别设有单向排风口a和单向排风口b。

6、优选的,所述重力供液制冷组件包括氨液存储箱和氨液分离器,所述氨液存储箱的左侧表面开设有氨液输送口,所述氨液存储箱的右侧表面设有压缩器。

7、优选的,所述氨液存储箱的顶部表面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蒸发器和液体分离器调节站,所述蒸发器的一侧表面连接有可远程操控阀门开关。

8、优选的,所述氨液分离器的底部设有三角底座,所述氨液分离器的顶部覆盖有密封盖,所述氨液分离器的一侧表面靠顶部边缘处连接有闪发气体输送管。

9、优选的,所述冷风输送组件包括冷风机体,所述冷风机体的前端表面中心处设有吸风管,所述冷风机体的前端表面中心处靠底部边缘处设有闪发气体喷发管,所述冷风机体的前端表面中心处靠顶部边缘处设有内部温度检测显示器。

10、优选的,所述冷风机体的右端表面中心处靠顶部边缘处设有排风管a,所述冷风机体的右端表面中心处靠底部边缘处设有排风管b,所述冷风机体的顶部表面设有冷风管,所述冷风管的一侧表面呈排列形式设有数个扇叶,所述冷风管的内部下方设有冷凝器。

11、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组件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表面中心处靠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表面靠前端和右端的边缘处呈排列形式设有数个支撑柱,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表面靠后端和左端的边缘处设有l型挡板,全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表面设有l型支撑围栏。

12、优选的,所述储电箱组件包括储电箱外壳,所述储电箱外壳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呈排列形式开设有数个防雨排风窗b,所述储电箱外壳的正面覆盖有盖门,所述储电箱外壳的顶部表面靠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电量警告灯,所述储电箱外壳的内部设有储电箱,所述储电箱的一侧表面靠顶部边缘处设有开关闸。

13、优选的,所述太阳能板安装组件包括l型安装板,所述l型安装板的顶部表面靠一侧两端边缘处分别设有固定件,所述l型安装板的内部表面呈排列形式开设有数个滑槽,所述l型安装板的顶部表面覆盖有防摩擦橡胶垫。

14、优选的,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使用方法,通过以下步骤:

15、第一步:在储能电站内部为基础温度时,启动冷风输送组件利用吸风管将内部空气吸入通过冷凝器转化为冷空气从顶部的冷风管排出,剩余的热空气会通过一次的排风管a和排风管b排出室外。

16、第二步:在出现内部超温情况下可启动重力供液制冷组件,首先氨液被送入蒸发器一侧连接的氨液分离器之中,在节流过程中所产生的闪发蒸气被分离,气体集中于氨液分离器上部,液体则沉积于其下部,在高差h1的作用下,氨液进入蒸发器吸热蒸发。

17、第三步:产生的气体夹杂着液滴经回气管进入氨液分离器,气液再次分离,液体下沉,气体与气流所产生的闪发气体一同被压缩器吸走到冷风输送组件结构内的闪发气体喷发管来喷发到储能电站内部。

18、第四步:在内部为超温情况下即可启动重力供液制冷组件和冷风输送组件同时工作产生不同的制冷空气去将内部的热空气循环排出制冷。

19、第五步:太阳能板储存的电能为额外电能全部输送带储电箱组件内部供制冷装置使用,在内部温度检测到需要用到制冷装置时才会启动消耗储电箱内部能源,不会消耗储能电站内部的能源。

20、(三)有益效果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及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1、该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及使用方法,通过储能电站组件内部设置重力供液制冷组件和冷风输送组件两种制冷效果,首先在储能电站组件内部的温度在基础温度时可单单使用冷风输送组件就进行普通的空调工程的制冷方法,去将储能电站组件内部的空气吸入内部通过冷凝器制冷转换为冷空气从顶部的冷风管再次排出到储能电站组件的内部,而在内部为高温情况时可以使用一旁的重力供液制冷组件去提高制冷效果来应对高温情况,效率高。

23、2、该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及使用方法,通过重力供液制冷组件的工作原理为将氨液送入蒸发器一侧连接的氨液分离器之中,在节流过程中所产生的闪发蒸气被分离,气体集中于氨液分离器上部,液体则沉积于其下部,在高差h1的作用下,氨液进入蒸发器吸热蒸发,产生的气体夹杂着液滴经回气管进入氨液分离器,气液再次分离,液体下沉,气体与气流所产生的闪发气体一同被压缩器吸走到一旁的冷风输送组件结构内的闪发气体喷发管喷发到储能电站组件的内部进行高强度的制冷降温,而在出现室内满载情况下可两个装置同时使用来同时降温。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包括储能电站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站组件(1)的顶部表面呈排列形式覆盖有数个太阳能板(2),每一个所述太阳能板(2)的一端设有太阳能板安装组件(7),所述储能电站组件(1)的内部表面靠右侧边缘处设有支撑底座组件(5),所述支撑底座组件(5)的顶部表面靠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重力供液制冷组件(3)和冷风输送组件(4),所述储能电站组件(1)的一侧设有储电箱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供液制冷组件(3)包括氨液存储箱(301)和氨液分离器(307),所述氨液存储箱(301)的左侧表面开设有氨液输送口(302),所述氨液存储箱(301)的右侧表面设有压缩器(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液存储箱(301)的顶部表面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蒸发器(304)和液体分离器调节站(305),所述蒸发器(304)的一侧表面连接有可远程操控阀门开关(3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液分离器(307)的底部设有三角底座(308),所述氨液分离器(307)的顶部覆盖有密封盖(309),所述氨液分离器(307)的一侧表面靠顶部边缘处连接有闪发气体输送管(3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输送组件(4)包括冷风机体(401),所述冷风机体(401)的前端表面中心处设有吸风管(404),所述冷风机体(401)的前端表面中心处靠底部边缘处设有闪发气体喷发管(406),所述冷风机体(401)的前端表面中心处靠顶部边缘处设有内部温度检测显示器(4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机体(401)的右端表面中心处靠顶部边缘处设有排风管a(402),所述冷风机体(401)的右端表面中心处靠底部边缘处设有排风管b(403),所述冷风机体(401)的顶部表面设有冷风管(407),所述冷风管(407)的一侧表面呈排列形式设有数个扇叶(408),所述冷风管(407)的内部下方设有冷凝器(40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组件(5)包括支撑底座(501),所述支撑底座(501)的底部表面中心处靠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凹槽(505),所述支撑底座(501)的顶部表面靠前端和右端的边缘处呈排列形式设有数个支撑柱(503),所述支撑底座(501)的顶部表面靠后端和左端的边缘处设有l型挡板(502),全部所述支撑柱(503)的顶部表面设有l型支撑围栏(5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电箱组件(6)包括储电箱外壳(601),所述储电箱外壳(601)的左右两侧表面分别呈排列形式开设有数个防雨排风窗b(604),所述储电箱外壳(601)的正面覆盖有盖门(602),所述储电箱外壳(601)的顶部表面靠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电量警告灯(603),所述储电箱外壳(601)的内部设有储电箱(605),所述储电箱(605)的一侧表面靠顶部边缘处设有开关闸(60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安装组件(7)包括l型安装板(701),所述l型安装板(701)的顶部表面靠一侧两端边缘处分别设有固定件(702),所述l型安装板(701)的内部表面呈排列形式开设有数个滑槽(703),所述l型安装板(701)的顶部表面覆盖有防摩擦橡胶垫(704)。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及使用方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制冷循环方式的储能电站及使用方法,包括储能电站组件,所述储能电站组件的顶部表面呈排列形式覆盖有数个太阳能板,每一个所述太阳能板的一端设有太阳能板安装组件。通过储能电站组件内部设置重力供液制冷组件和冷风输送组件两种制冷效果,首先在储能电站组件内部的温度在基础温度时可单单使用冷风输送组件就进行普通的空调工程的制冷方法,去将储能电站组件内部的空气吸入内部通过冷凝器制冷转换为冷空气从顶部的冷风管再次排出到储能电站组件的内部,而在内部为高温情况时可以使用一旁的重力供液制冷组件去提高制冷效果来应对高温情况,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胡罗君,胡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高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7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