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营养输注,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注装置。
背景技术:
1、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临床上主要通过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进行输注,在普外科、神经外科、危重症医学科、老年科等患者中广泛使用。目前临床上主要是将肠内营养液体,倒入专门的肠内营养袋中,借助肠内营养输注泵或采用重力滴注的方式,将营养成分注入患者体内。
2、上述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目前使用的肠内营养袋开口为搭扣式,无法完全封闭,如患者转运的过程中,需要将肠内营养袋取下时,容易发生抛洒渗漏,导致肠内营养液体浪费、污染患者床单元,增加护士工作量;2、目前使用的肠内营养袋上没有醒目的标识提示护士此液体是“非静脉”途径使用,有发生误输入静脉的可能性,护士需要重新制作标签,标注此液体开始输注的时间,以防止该肠内营养袋使用超过24小时;3、目前使用的肠内营养袋是类似软塑料袋材质设计,虽然标注了刻度,但是由于液体的可变形性,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护士无法准确掌握患者已接受的肠内营养液的量和剩余尚未输入的肠内营养液的量,增加了护理的难度;4、目前使用的肠内营养袋没有专门可让护士握持的地方,以便于护士稳定、便捷的进行肠内营养液体倒入;5、目前使用的肠内营养袋的袋体的底部没有支撑的地方,便于肠内营养液的倒入、以及暂停使用状态下的保管;6、目前使用的肠内营养袋y形分叉口有一独立的盖帽,尺寸较小,护士注入药物时,需要取下,并找一专门的地方放置,很容易发生掉落且增加护士工作量;7、当患者暂停注入肠内营养液体,需要分离肠内营养袋和鼻胃肠管等管道时,没有专门的器具位置放置肠内营养输注装置的宝塔接头,护士往往需要寻找纱布、橡皮筋进行包裹,浪费时间,且容易污染;8、当需要将肠内营养袋和鼻胃肠管等管道连接或分离时,目前使用的肠内营养袋,在临近肠内营养袋宝塔接头处,采用的是双翼t型设计,接触面积小,常常发生护士无法轻易拧下、需要借助工具的情况,不易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注装置,包括:容量瓶、密封盖、上段输液管、透明滴斗、下段输液管、宝塔接头、分叉管、盖帽、第一连接带、第一圆环、锥形帽和圆柱形助拧栓,所述容量瓶由硬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容量瓶外壁右侧设有手持柄,所述容量瓶底端均匀设有若干个支撑脚,所述容量瓶外壁前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刻度标记和标识区,所述容量瓶顶部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容量瓶底部输出端口连接有上段输液管,所述上段输液管、透明滴斗、下段输液管和宝塔接头依次连接,所述下段输液管上连接有与下段输液管形成y形的分叉管,所述分叉管端部连接有盖帽,所述盖帽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带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套接在下段输液管上,所述锥形帽用于容纳放置宝塔接头,所述下段输液管在临近宝塔接头一侧设置有圆柱形助拧栓。
4、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顶端中部设置有吊环。
5、进一步的,所述容量瓶底端设有漏斗嘴,所述上段输液管上端连接在漏斗嘴上。
6、进一步的,所述上段输液管上安装有罗伯特夹。
7、进一步的,所述下段输液管在分叉管与圆柱形助拧栓之间的位置安装有流速控制器。
8、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帽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带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套接在第一连接带上。
9、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帽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带一端,所述第三连接带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封堵帽,所述封堵帽可拆卸式塞接在锥形帽底端开口上。
10、进一步的,还包括:肠内营养泵,所述肠内营养泵前端右侧上部开设有与透明滴斗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肠内营养泵在第一卡槽下部从左向右依次开设有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肠内营养泵右上角处开设有第四卡槽,所述肠内营养泵右下角位置处设置有肠内营养泵输出端,所述透明滴斗由上至下穿设第一卡槽,所述透明滴斗上端卡接在第一卡槽顶端,所述透明滴斗底端卡接在第二卡槽顶端,且所述下段输液管活动穿设第二卡槽并饶设肠内营养泵输出端经第三卡槽由第四卡槽穿出,所述下段输液管上还固定连接有磁环,所述磁环搭接在第三卡槽顶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容量瓶瓶口与密封盖紧密吻合的设计,降低了肠内营养液抛洒渗漏浪费的几率;
13、2、容量瓶上标识区的设计,防止护士给药途径错误,提醒护士及时更换肠内营养输注装置,避免过期使用;
14、3、容量瓶采用硬质透明材料制成,并设置有刻度标记,防止输注过程液体容量计算不准确;
15、4、手持柄的设计,降低了肠内营养输注装置掉落的风险;
16、5、支撑脚的设计,降低了肠内营养输注装置倾倒的风险;
17、6、容量瓶底端的漏斗嘴的设计,降低了肠内营养液体没有彻底输注结束而浪费的几率;
18、7、第一圆环、盖帽、第一连接带的设计,降低了盖帽掉落遗失风险;
19、8、第二圆环、第二连接带、锥形帽、第三连接带和封堵帽的设计,便于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随时封堵宝塔接头,降低了宝塔接头和肠内营养液体污染的风险;
20、9、圆柱形助拧栓的设计,降低了宝塔接头和胃肠管等管道难以分离的可能性。
1.一种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量瓶(1)、密封盖(2)、上段输液管(4)、透明滴斗(5)、下段输液管(7)、宝塔接头(9)、分叉管(10)、盖帽(12)、第一连接带(13)、第一圆环(14)、锥形帽(17)和圆柱形助拧栓(20),所述容量瓶(1)由硬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容量瓶(1)外壁右侧设有手持柄(101),所述容量瓶(1)底端均匀设有若干个支撑脚(102),所述容量瓶(1)外壁前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刻度标记(104)和标识区(103),所述容量瓶(1)顶部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所述容量瓶(1)底部输出端口连接有上段输液管(4),所述上段输液管(4)、透明滴斗(5)、下段输液管(7)和宝塔接头(9)依次连接,所述下段输液管(7)上连接有与下段输液管形成y形的分叉管(10),所述分叉管(10)端部连接有盖帽(12),所述盖帽(12)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带(13)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带(13)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圆环(14),所述第一圆环(14)套接在下段输液管(7)上,所述锥形帽(17)用于容纳放置宝塔接头(9),所述下段输液管(7)在临近宝塔接头(9)一侧设置有圆柱形助拧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顶端中部设置有吊环(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瓶(1)底端设有漏斗嘴(105),所述上段输液管(4)上端连接在漏斗嘴(10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输液管(4)上安装有罗伯特夹(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段输液管(7)在分叉管(10)与圆柱形助拧栓(20)之间的位置安装有流速控制器(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帽(17)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16)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带(1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15),所述第二圆环(15)套接在第一连接带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帽(17)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带(18)一端,所述第三连接带(1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封堵帽(19),所述封堵帽(19)可拆卸式塞接在锥形帽(17)底端开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肠内营养输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肠内营养泵(21),所述肠内营养泵(21)前端右侧上部开设有与透明滴斗(5)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肠内营养泵(21)在第一卡槽下部从左向右依次开设有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肠内营养泵(21)右上角处开设有第四卡槽,所述肠内营养泵(21)右下角位置处设置有肠内营养泵(21)输出端,所述透明滴斗(5)由上至下穿设第一卡槽,所述透明滴斗(5)上端卡接在第一卡槽顶端,所述透明滴斗(5)底端卡接在第二卡槽顶端,且所述下段输液管(7)活动穿设第二卡槽并饶设肠内营养泵(21)输出端经第三卡槽由第四卡槽穿出,所述下段输液管(7)上还固定连接有磁环(8),所述磁环(8)搭接在第三卡槽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