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及模切刀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12  2


本公开涉及切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及模切刀组件。


背景技术:

1、纸箱一般由设计纸板组成,而纸板一般由瓦楞纸板刀模使用的模切刀进行切割,现有应用的模切刀一般为直刀,应用时,会在切割成品的边缘部分形成锋利的毛刺,很容易刮伤作业人员的手。

2、现有市面还有一种波浪切刀,纸板切割后边缘呈现波浪形状,将直边换成波浪边,相较之下,波浪边会柔和一些,降低锋利度,然而,成品纸板的边缘虽然更换了形状,但其本质未发生变化,边缘部分还会依然形成锋利的毛刺,依然存在刮伤作业人员的风险。

3、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避免在切割时出现锋利毛刺的模切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及模切刀组件,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包括:刀身部和刀刃部;所述刀身部包括凸出子部,所述凸出子部凸出于所述刀身部的侧面大面;所述刀刃部连接于所述刀身部底部,所述刀刃部靠近所述凸出子部设置;所述凸出子部构造为光滑外轮廓形状;当所述刀刃部朝向异形纸板进行切割时,所述凸出子部配置为能够对切口边缘大面进行下压,以使所述凸出子部与所述切口边缘大面保持面面接触状态,并在所述切口边缘形成弧弯。

3、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子部设置至少一个。

4、在一可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所述凸出子部成型于至少一侧的所述侧面大面。

5、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子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凸出子部分别交错设置于所述侧面大面的两侧;或者

6、两个所述凸出子部间隔设置于所述侧面大面的一侧。

7、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子部的外轮廓构造为圆弧状。

8、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子部构造为扇形结构;或者,所述凸出子部构造为半圆形结构。

9、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子部的高度尺寸与所述刀刃部的高度尺寸之和为所述异形纸箱的厚度尺寸。

10、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刀刃部的高度尺寸为异形纸板厚度尺寸的三分之一,所述凸出子部的高度尺寸为异形纸板厚度尺寸的三分之二。

11、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模切刀组件,包括如上述的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还包括木板,所述刀身部至少部分结构嵌设于木板。

12、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模切刀组件还包括两个泡棉层,所述刀身部及所述刀刃部夹持于两个所述泡棉层之间。

13、采用本公开的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包括刀身部和刀刃部,其中的刀身部靠近刀刃部的位置具有凸出子部,当刀刃部朝向异形纸板进行切割时,凸出子部配置为能够对切口边缘大面进行下压,以使凸出子部与切口边缘大面保持面面接触状态,并在所述切口边缘形成弧弯,进而使得切割后的纸板的切口边缘不会产生锋利的毛刺,这样作业人员进行纸板操作时就不会受伤。

14、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子部设置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凸出子部成型于至少一侧的所述侧面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子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凸出子部分别交错设置于所述侧面大面的两侧;或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子部的外轮廓构造为圆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子部构造为扇形结构;或者,所述凸出子部构造为半圆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子部的高度尺寸与所述刀刃部的高度尺寸之和为所述异形纸板的厚度尺寸。

8.一种模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还包括木板,所述刀身部至少部分结构嵌设于木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刀组件还包括两个泡棉层,所述刀身部及所述刀刃部夹持于两个所述泡棉层之间。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及模切刀组件,涉及切刀领域。所述异形纸板模切刀结构包括:刀身部和刀刃部,所述刀身部包括凸出子部,所述凸出子部凸出于所述刀身部的侧面大面;所述刀刃部连接于所述刀身部底部,所述刀刃部靠近所述凸出子部设置;所述凸出子部构造为光滑外轮廓形状;当所述刀刃部朝向异形纸板进行切割时,所述凸出子部配置为能够对切口边缘大面进行下压,以使所述凸出子部与所述切口边缘大面保持面面接触状态,并在所述切口边缘形成弧弯。采用如上方案,能够避免在切口边缘形成锋利的毛刺,进而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李梦晓,常桂,张书炜,张晓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1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8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