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设备的密封舱及水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13  3


本申请涉及水下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下设备的密封舱及水下设备。


背景技术:

1、在水下设备技术领域中,密封舱是用于封装电子电路的作业舱体。由于密封舱是在水下作业,因此对密封舱的水下密封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

2、现有技术中,水下设备的密封舱与外部负载设备一般通过水密连接器连接,而目前的水密连接器与密封舱是通过焊接和灌胶方式所连接的。申请人发现,如此的连接方式存在漏水率高、组装效率低和装配可靠性低的问题。

3、基于此,申请人认为对于连接水下设备的密封舱与外部负载设备的技术方案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下设备的密封舱及水下设备。所述密封舱包括双向插座,设置在密封舱的舱体上;第一插头,设置在密封舱的舱体内,且设于双向插座的一侧,用于与密封舱内部的预置线路连接;第二插头,设置在密封舱的舱外,且设于双向插座的另一侧,用于与水下设备的外部负载设备连接。

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双向插座与第一插头通过阻尼式快插方式连接。

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双向插座与第一插头通过卡扣方式连接。

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双向插座与第一插头通过螺纹旋紧方式连接。

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双向插座与第一插头通过自锁方式连接。

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双向插座与第二插头通过螺纹旋紧方式连接。

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双向插座与第二插头通过阻尼式快插方式、卡扣方式或自锁方式连接。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插头与预置线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9、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水下设备,该水下设备包括如上文所述的密封舱。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水下设备为水下推进器或水下缆控机器人。

11、本申请提供的密封舱包括双向插座、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双向插座设置在密封舱的舱体上,双向插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第一插头设置在密封舱的舱体内,第二插头设置在密封舱的舱外。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与双向插座均为可拆卸连接。

12、在连接密封舱和外部负载设备时,通过机械插拔连接方式连接第二插头和双向插座,可以快速实现密封舱和外部负载设备的连接,以完成产品的组装。本申请无需进行焊接和灌胶作业,可以降低水下设备漏水渗水的不良率。以及该组装方式无需依赖人工作业技术,具有简单便捷的特点,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设备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舱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插座与所述第一插头通过阻尼式快插方式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插座与所述第一插头通过卡扣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插座与所述第一插头通过螺纹旋紧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插座与所述第一插头通过自锁方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插座与所述第二插头通过螺纹旋紧方式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插座与所述第二插头通过阻尼式快插方式、卡扣方式或自锁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头与所述预置线路固定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9.一种水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密封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设备为水下推进器或水下缆控机器人。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水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设备的密封舱及水下设备。所述密封舱包括双向插座,设置在密封舱的舱体上;第一插头,设置在密封舱的舱体内,且设于双向插座的一侧,用于与密封舱内部的预置线路连接;第二插头,设置在密封舱的舱外,且设于双向插座的另一侧,用于与水下设备的外部负载设备连接。在产品的组装过程中,本申请无需进行焊接和灌胶作业,可以降低水下设备漏水渗水的不良率。以及该组装方式无需依赖人工作业技术,具有简单便捷的特点,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白吉日木图,张悦,孙冬,李鹏程,张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之蓝(天津)水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2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8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