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监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物品监管的防护箱。
背景技术:
1、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携带重要物品外出,比如投标文件、贵重精密设备、涉密物品等,在外出过程中一旦出现重要物品丢失或被盗,即意味着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加强对重要物品的外出过程监管十分必要和紧迫。
2、针对体积相对较大的重要物品外出,一般采用防护箱进行存储和携带,普通防护箱仅用于存储物品,无位置追踪、箱内物品重量监管、开关箱监测和防护箱防丢报警等外出安全监管功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针对重要物品外出监管的防护箱,加强物品外出安全监管,防止物品丢失,一旦丢失能够及时追踪。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物品监管的防护箱,在关箱时对箱内物品进行智能称重,通过重量对比,判断是否丢失和漏拿,同时对物品进行位置追踪、历史轨迹查询、防丢防盗分离报警、打开关闭记录、异常活动轨迹报警等全程动向管理,提高对重要物品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手段,最终提高物品外出安全性,加强其外出过程全生命周期动向管理,作为重要物品外出安全监管的辅助手段,降低丢失和被盗风险,同时提供找寻手段。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物品监管的防护箱,包括箱体和箱盖,关键在于:在所述箱体的箱底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称重组件和伸缩拉杆,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监管装置和万向脚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监管装置的腔体,所述监管装置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的通信单元、用于室内定位的wifi单元、用于与手机蓝牙通讯进行距离监测和防丢预警的蓝牙模块、用于位置采集的北斗定位模块以及配套的电池,所述称重组件中的称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3、进一步的,在所述腔体的开口处设有封闭所述开口的翻盖,在所述翻盖的内侧设有磁铁,在所述腔体的开口处设有与所述磁铁吸合的铁片。
4、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上设有对所述翻盖的位置进行锁定的伸缩锁。
5、进一步的,在所述腔体的一侧设有安装腔,在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借助雷莫连接器与所述监管装置电连接的喇叭、霍尔开关板和电量显示板,在所述箱盖上设有与所述霍尔开关板相配合的箱盖磁铁。
6、进一步的,在所述箱体的箱底外侧设有用于形成伸缩拉杆安装腔的u形凸台,所述伸缩拉杆固定于伸缩拉杆安装腔内。
7、进一步的,在所述u形凸台的外侧设有拉杆护板。
8、进一步的,在所述箱盖的底部外侧设有万向脚轮。
9、进一步的,所述称重组件包括与所述箱体相连的底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上方的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称重托盘。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检测到箱盖合盖时检测并记录重要物品的重量,然后在箱盖开启时再进行检测,监管重要物品外出过程中重量变化、开关箱监测、实时位置和历史轨迹监管、蓝牙分离报警,进而实现对重要物品外出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提高外出安全,降低丢失和被盗风险,提供丢失后的找寻手段,并为事后分析提供有力依据。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一种用于物品监管的防护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1)的箱底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称重组件和伸缩拉杆(3),在所述箱体(1)的底部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监管装置和万向脚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品监管的防护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体(1-1)的开口处设有封闭所述开口的翻盖(12),在所述翻盖(12)的内侧设有磁铁(13),在所述腔体(1-1)的开口处设有与所述磁铁(13)吸合的铁片(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物品监管的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有对所述翻盖(12)的位置进行锁定的伸缩锁(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物品监管的防护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体(1-1)的一侧设有安装腔(1-2),在所述安装腔(1-2)内设有借助雷莫连接器(16)与所述监管装置电连接的喇叭(17)、霍尔开关板(18)和电量显示板(19),在所述箱盖(2)上设有与所述霍尔开关板(18)相配合的箱盖磁铁(2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品监管的防护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1)的箱底外侧设有用于形成伸缩拉杆安装腔的u形凸台(20),所述伸缩拉杆(3)固定于伸缩拉杆安装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物品监管的防护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形凸台(20)的外侧设有拉杆护板(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品监管的防护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盖(2)的底部外侧设有万向脚轮(4)。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物品监管的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组件包括与所述箱体(1)相连的底座(22)、固定在所述底座(22)上的称重传感器(23)、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23)上方的支架(24)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架(24)上的称重托盘(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