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药剂投加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碳源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必要营养物之一,能够为微生物或细胞的正常生长,分裂提供物质基础,在污水生物脱氮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工业废水处理站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进水水质cod和bod较低,可生化性差,营养物和碳源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生物反应池的脱氮效果,对总体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不利,进而影响水环境生态系统。
2、为保证对氮的去除,污水处理厂普遍利用人工投加一定量的碳源或者通过碳源投加系统投加一定量的碳源。但是,现有的碳源投加方式存在碳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影响污水的脱氮效果。为此,如何减少碳源的投加量,提高碳源的利用率,以提升污水处理的脱氮能力和效率,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剂投加系统和应用该药剂投加系统的污水处理系统,其中,药剂投加系统能够尽可能地减少碳源的投加量并提高碳源的利用率,从而保证污水处理的脱氮处理能力和效率。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药剂投加系统,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其中,包括:碳源投加腔室、助剂投加腔室以及控制单元。碳源投加腔室至少用于向外投加碳源;助剂投加腔室设置在所述碳源投加腔室的一侧,所述助剂投加腔室至少用于向外投加酶和/或生物菌剂;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碳源投加腔室和所述助剂投加腔室连接,以控制所述碳源的投加量以及所述酶和/或生物菌剂的投加量。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药剂投加系统,通过设置用于向外投加碳源的碳源投加腔室和用于向外投加酶和/或生物菌剂的助剂投加腔室,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投加系统能够分别投加酶和生物菌剂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碳源,酶和/或生物菌剂的加入能够提高碳源的利用率,控制单元能够控制碳源的投加量以及酶和/或生物菌剂的投加量,尽可能地减少水处理药剂(例如,碳源、酶和/或生物菌剂)的投加量,从而保证污水处理的脱氮处理能力和效率。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源投加腔室包括搅拌混合仓以及与所述搅拌混合仓连通的折流混合仓,所述搅拌混合仓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折流混合仓设置有可选择地打开或关闭的出料口。
5、在这些实施例中,在使用时,碳源能够从进料口进入搅拌混合仓中并在搅拌混合仓中初步混合,然后,初步混合的碳源能够流向折流混合仓中经过折流混合,从而使得多碳源混合得更充分均匀,并且能够减少搅拌耗能。
6、具体地,所述折流混合仓中设有多个折流板,所述多个折流板将所述折流混合仓分隔为依次布置的多个子腔体以及使相邻的子腔体连通的多个连通口,所述多个连通口在高度方向上交错设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混合仓和/或所述折流混合仓的底部还设置有可选择地打开或关闭的排放口,用于向外排放底部残留物。
8、在这些实施例中,在清洗碳源投加腔室时,碳源投加腔室中底部残留物(例如,不溶解的碳源及除了不溶解的碳源之外的其它底部残留物)能够通过排放口进行排放,从而对碳源投加腔室的内部进行清洁。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折流混合仓的底部,如此设置,碳源可以依靠重力在需要投放时排出,从而能够节省能耗。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包括多个进口,所述搅拌混合仓上设有搅拌部,所述搅拌部用于混合从所述多个进口进入所述搅拌混合仓中的碳源,从而能够保证碳源的混合均匀。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源投加腔室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搅拌混合仓和/或折流混合仓连通的第一排气口。
12、在这些实施例中,碳源投加腔室能够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排气口向外排放气体,从而保证药剂投加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助剂投加腔室包括酶投加仓,所述酶投加仓上设置有用于与酶储料罐连通的酶入料口以及可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的酶投料口。
14、在使用时,通过向处理池投加碳源和一定量的酶,酶能够使得污水中的微生物迅速繁殖并增强菌的活跃能力,从而保证碳源的利用率。另外,可以使得污水处理不受限于季节性,即使在冬季较低温的情况下,酶也能够显著提高微生物的活性,提高生化处理的能力。
1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助剂投加腔室包括生物菌剂投加仓,所述生物菌剂投加仓上设置有用于与生物菌剂储料罐连通的生物菌剂入料口以及可选择地打开或关闭的生物菌剂投料口。
16、在这些实施例中,在使用时,通过向处理池投加碳源和一定量的生物菌剂,可以依靠生物菌剂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及无毒无害物质,从而保证碳源的利用率,并且使得污水得到净化。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酶投加仓上设置有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设置在所述酶投加仓的顶部并与所述酶投加仓的内腔连通。
18、在这些实施例中,酶投加仓的内腔能够在使用时通过第二排气口向外排放气体,从而保证药剂投加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菌剂投加仓上设置有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三排气口设置在所述生物菌剂投加仓的顶部并与所述生物菌剂投加仓的内腔连通。
20、在这些实施例中,生物菌剂投加仓的内腔在使用时能够通过第三排气口向外排放气体,从而保证药剂投加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1、具体地,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碳源排出阀,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池,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前馈检测单元、后馈检测单元以及plc控制单元。前馈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池的进口侧检测所述处理池的第一指标参数;后馈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处理池的出口侧检测所述处理池的第二指标参数;plc控制单元获取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第二指标参数,并基于所述第一指标参数和第二指标参数控制所述碳源排出阀打开或者闭合所述出料口,从而控制碳源投加腔室向外投加碳源的量。
22、在这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根据指标参数控制碳源、酶和生物菌剂的投放量,达到精确投加碳源的目的,从而能够减少人工投加的误差,并且能够避免碳源浪费。
23、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的药剂投加系统。
1.一种药剂投加系统,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混合仓(12)中设有多个折流板(13),所述多个折流板(13)将所述折流混合仓(12)分隔为依次布置的多个子腔体(121)以及使相邻的子腔体(121)连通的多个连通口(122),所述多个连通口(122)在高度方向上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混合仓(11)和/或所述折流混合仓(12)的底部还设置有可选择地打开或关闭的排放口(16),用于向外排放底部残留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23)设置在所述折流混合仓(12)的底部;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投加仓(21)上设置有第二排气口(213),所述第二排气口(213)设置在所述酶投加仓(21)的顶部并与所述酶投加仓(21)的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菌剂投加仓(22)上设置有第三排气口(223),所述第三排气口(223)设置在所述生物菌剂投加仓(22)的顶部并与所述生物菌剂投加仓(22)的内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23)处设有碳源排出阀,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池,所述控制单元(30)包括:
8.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投加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