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14  3


本技术涉及地温传导,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


背景技术:

1、热棒是在运营过程中处理冻土病害、保护冻土的有效措施。热棒是一种由碳素无缝钢管制成的高效热导装置,5米埋入地下,地面露出2米。具有独特的单向传热性能:热量只能从地面下端向地面上端传输,反向不能传热。在冬季,热管内工作介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带走管内热量;在夏季,热棒则停止工作。热棒的结构大致为一个密闭空心长棒,内装有一些液氨,液氨沸点较低,在冬季土中热量使该液体蒸发,到顶部,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冷却后又液化回到下部,保持冻土冷冻状态不松软。

2、为使棒体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棒体往往是斜着插入冻土中的,但是这种安装方式可能会造成传导棒固定不稳定,在有火车经过时,较大的震动可能会使其松动,有的路段在公路两边设有传导棒,晚上行驶的司机不容易分辨,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3、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包括:传导棒、轴套、反光条、立柱、底座、螺栓;所述传导棒插接连接在轴套的内壁上,且反光条嵌入连接在轴套的内壁上;所述立柱插接连接在轴套的外壁上,且底座焊接在立柱的下端,并且底座通过螺栓与地面连接。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所述轴套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反光条的凹槽。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所述反光条嵌入连接在轴套的内壁上。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所述立柱与轴套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转轴的凸起。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所述轴套与立柱通过所述转轴插接连接为旋转装置。

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9、1、本实用新型轴套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反光条的凹槽;反光条嵌入连接在轴套的内壁上的设置,可起到在夜晚警示车辆的作用,以免汽车撞到路边的传导棒上,且反光条不易脱落。

10、2、本实用新型立柱与轴套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转轴的凸起;轴套与立柱通过所述转轴插接连接为旋转装置的设置,使传导棒固定的更加稳定,防止传导棒松动。

11、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传导棒安装稳固,夜晚可警示车辆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特征:

1.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包括:传导棒(1)、轴套(2)、反光条(3)、立柱(4)、底座(5)、螺栓(6);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棒(1)插接连接在轴套(2)的内壁上,且反光条(3)嵌入连接在轴套(2)的内壁上;所述立柱(4)插接连接在轴套(2)的外壁上,且底座(5)焊接在立柱(4)的下端,并且底座(5)通过螺栓(6)与地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2)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反光条(3)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条(3)嵌入连接在轴套(2)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与轴套(2)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转轴的凸起;所述轴套(2)与立柱(4)通过转轴插接连接为旋转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包括:传导棒、轴套、反光条、立柱、底座、螺栓;所述传导棒插接连接在轴套的内壁上,且反光条嵌入连接在轴套的内壁上;所述立柱插接连接在轴套的外壁上,且底座焊接在立柱的下端,并且底座通过螺栓与地面连接;通过对一种冻土区地温传导棒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传导棒安装稳固,夜晚可警示车辆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王雁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高德传导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1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49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