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具体为一种铅酸蓄电池安装仓。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电动自行车成为了居民在市区内短途出行时常用的代步工具。对于电动自行车而言,常使用电压特性平稳、价格低廉的铅酸蓄电池作为电能储蓄设备。
2、作为日常使用的代步工具,电动自行车的使用频率高,需要频繁进行充电。在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若单次充电时间过长而导致电池过充,则容易导致蓄电池鼓包,甚至产生爆燃,从而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危害人身安全。而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者出于省事的心理,对蓄电池过充一事往往不够重视,在充电时将蓄电池连接至充电设备后便不管不顾,直至下次想起时才移除充电设备,从而使得蓄电池更容易被过充,进而容易产生爆燃事故。
3、虽然目前的城市中已普及充电桩,从而能够使得电动自行车的单次充电时长能够被容易地被控制,但是,在铅酸蓄电池的整个使用寿命过程中,随着蓄电池自身的老化,蓄电池单次所能存蓄的电能总量将不可避免的减少,因此,即便能够通过充电桩控制单次充电时长,也无法保证蓄电池不被过充,从而仍然存在蓄电池因过充而产生爆燃的隐患。
4、诚然,现有技术已可以在充电设备上加装控制电路以实时监控蓄电池电压,并借此在蓄电池充满后自动断开充电电路,由此放置蓄电池过充,然而,控制电路中所预先设置的、用于触发断路操作的电压阙值是恒定的,又因为随着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蓄电池的容量将下降且充满电后其内部的电压也下降,于是,控制电路中所设置的阙值将难以在蓄电池的整个寿命周期中,与蓄电池的实际情况实现准确的匹配,从而仍然可能导致蓄电池被过充,进而使得蓄电池仍存在因过充而产生爆燃的隐患。
5、对于蓄电池而言,其在充电过程中与充电设备密切接触。而电动自行车的整套充电设备包括可拆卸的充电线以及安装在电动自行车内部的安装仓,其中,在蓄电池爆燃事故发生时,最先受影响的便是安装仓,因此,若能在蓄电池爆燃的初期便由安装仓对爆燃进行限制甚至隔离,便可阻止爆燃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进一步的损害。然而,现有的电动自行车的安装仓对于因过充而导致爆燃的蓄电池,却往往缺乏处理的手段,只能任由其燃烧。
6、为此,提出一种铅酸蓄电池安装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安装仓,解决铅酸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爆燃而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铅酸蓄电池安装仓,包括充电座、转接端口和充电线,所述充电座设置在电动车内部,所述转接端口设置在充电座上,所述转接端口用于连接充电线;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上设置有引火孔,所述引火孔用于引导火焰以触发隔离装置,所述引火孔内设置有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用于在隔离装置被触发后,将引火孔封闭。
3、基于此方案,当铅酸蓄电池被放置到充电座内时,铅酸蓄电池与转接端口进行电性连接,接着再使用充电线连接将电源和转接端口连接起来,便可为蓄电池进行充电。当铅酸蓄电池正常工作时,隔离装置和封堵装置均未被触发,于是在此时,借助引火孔和隔离装置与充电座之间的间隙,可使得蓄电池能够获得良好的通风环境和散热条件。而若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爆燃,则首先隔离装置将与充电座紧密配合以将蓄电池封闭起来,从而使得爆燃的蓄电池被与充电座之外的构件隔离,同时,隔离装置产生动作后,蓄电池爆燃所产生的火焰将沿着引火孔吐出,从而使得封堵装置被触发,此时引火孔则被封堵,于是,此时不论是引火孔,还是隔离装置与充电座之间的间隙均被封堵,由此可以防止爆燃的蓄电池造成其他财产损失,或是危害人身安全。
4、优选的,所述隔离装置包括设置在充电座内的隔离壳,所述隔离壳上转动安装有翻盖,所述翻盖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支座,所述安装支座上转动安装有与隔离壳以卡扣形式相互配合的隔离盖,所述隔离盖内固定安装有封闭圈,所述安装支座内设置有蓄能发条,所述蓄能发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隔离盖上;所述引火孔设置在隔离盖上,所述引火孔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引导孔一,且两个引导孔一均与隔离盖外部连通;所述安装支座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两个与引导孔一相互配合的收纳孔,所述收纳孔内活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引导孔一相互配合,所述收纳孔内固定安装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隔离装置还包括尼龙带,所述尼龙带同时穿入两个引导孔一中,且尼龙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对称开设在引火孔内侧壁面上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为梯形槽;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固定安装有隔膜,所述隔膜将容纳槽的开口完全覆盖,所述隔膜与容纳槽围成容纳仓,所述容纳仓内填充有防火涂料颗粒;所述引火孔内自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两个阻挡网,所述容纳槽的开口位于两个阻挡网之间。其中,所述封闭圈包括固定部和补偿部,所述固定部与隔离盖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补偿部向充电座方向弯曲;所述隔离壳顶端开设有与补偿部相互配合的倒角。其中,所述隔离盖和隔离壳共同组成用于放置铅酸蓄电池的安装腔体。
5、通过此设置,当蓄电池发生爆燃时,火焰将首先通过引火孔和隔离装置与充电座内的隔离壳之间的间隙向外窜出,此时,火焰将加热尼龙带而使其受热熔断。于是,在失去了尼龙带的牵拉限制后,两个限位块均被拉伸弹簧的弹力扯回收纳孔内,从而使得隔离盖不再被收纳孔中的限位块所限制。因此,隔离盖得以在蓄能发条的弹力作用下发生转动,进而使得隔离盖与充电座内的隔离壳之间的卡扣发生扣合,由此隔离盖将无法在竖直方向上脱离充电座,接下来,由蓄电池爆燃而产生的热量和压力将封闭圈的补偿部推动,从而使得补偿部与充电座上的倒角紧紧贴合,进而使得充电座与隔离盖之间的间隙被封闭,火焰无法从此间隙中向外窜出,从而减少了蓄电池爆燃的火焰对其他构件的危害,限制了火情发展的速度,有助于保护周遭人员和财物。并且,即便封闭圈被高温烧熔,充电座内部的压力也将使得熔融的封闭圈向充电座与隔离盖之间的间隙处推动,从而使得该间隙更加被填充,因而火焰不会从此缝隙中向外窜出。
6、而在经过以上机构动作后,由于充电座与隔离盖之间的间隙被封闭,火焰将只能从引火孔中向外窜出,此时,明火将烧熔隔膜,使得容纳仓不再是一个密封空间,于是,容纳仓中的防火涂料颗粒将掉落到引火孔内,并在火焰的烧灼下发生膨胀而将整个引火孔封堵,阻挡试图通过引火孔向外窜出的火焰,从而进一步减小蓄电池爆燃时所产生的火焰对其他外部构件的危害,更有助于保护周遭人员和财物。此时,充电座内的正压环境将膨胀的防火涂料颗粒压紧在阻挡网上,于是,防火涂料颗粒将构成牢固的阻挡墙,有效的阻挡火焰。
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方案中,若防火涂料颗粒被卡在容纳槽内,无法快速而顺利的从容纳槽中掉落至引火孔内,则靠近引火孔部分的防火涂料颗粒在受一定时间的明火灼烧而发生膨胀后,将卡住容纳槽的开口处,从而阻碍了容纳槽内其他防火涂料颗粒接受明火灼烧,从而使得容纳槽内的防火涂料颗粒,在蓄电池发生爆燃后的整体膨胀速度受到影响,换言之,这将影响封堵装置的响应速度,进而影响本发明的工作效果。为此,将容纳槽设为梯形槽,则使得防火涂料颗粒不论是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掉落时,还是在被充电座内因爆燃而产生的正压力向上推动时,都可以容易的、顺利的沿着容纳槽的梯形的侧面而脱离容纳槽内部,转而进入到引火孔内,从而避免因防火涂料颗粒被卡在容纳槽内而导致的本发明可靠性减弱的问题。
8、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收纳孔对准转接端口,该收纳孔的底端开设有引导孔二,所述引导孔二的另一端与转接端口的内部连通;所述引导孔二内活动安装有与对应的限位块相互配合的推杆;所述引导孔二与转接端口的连通处固定安装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与推杆固定连接。
9、当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爆燃时,若不及时切断电源,外部供给的电源将持续的为蓄电池内的化学反应供能,从而使得可燃气体被源源不断的产生,进而使得爆燃持续的时长极大地被延长。为此,设置了引导孔二和推杆,于是,当爆燃产生且尼龙带被火焰烧灼熔断后,拉力弹簧在将限位块拉回收纳孔内时,限位块将撞击推杆,使得推杆对阻挡片产生冲击而突破其阻碍,接着推杆上剩余的动能将作用至连接在转接端口上的充电线的接口上,从而将充电线的接口从转接端口上顶出,进而切断了外部电源对于蓄电池的功能,于是减少了可燃气体的产生,降低了火情的控制难度,有助于保护周遭人员和财物。
10、优选的,所述引火孔为圆孔;所述尼龙带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牵拉片,所述牵拉片弯曲;两个所述牵拉片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隔膜的中心位置;所述隔膜靠近容纳槽的一侧上以阵列形式固定安装有多个拨片;所述拨片包括伸出部和外延部,所述伸出部固定安装在隔膜上,所述外延部固定安装在伸出部的另一端,所述外延部与伸出部之间的夹角为α,α≤90°。
11、通过设置牵拉片和拨片,在铅酸蓄电池发生爆燃,且尼龙带被火焰烧灼熔断后,拉力弹簧的拉力将同时拉动牵拉片,有因为牵拉片为弯曲的片状结构,于是当牵拉片被逐渐拉入其对应的引导孔一内时,牵拉片与隔膜连接的一端将逐渐向引火孔的中心靠拢。此时,牵拉片主动地将隔膜整片地撕下,提高了本发明的响应速度,从而能够在爆燃发生后的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爆燃进行隔离,防止爆燃危害人员和其他财物。同时,由于引火孔设置为圆孔,于是,在牵拉片撕下隔膜的过程中,同一隔膜上的所有拨片也将由发散的状态逐渐收拢,从而可以利用拨片上的外延部将容纳槽内的防火涂料颗粒向外拨出,确保防火涂料颗粒能够容易且顺利的从容纳槽中落入引火孔内,进而保证了本发明的可靠性。
12、值得说明的是,若如此设置,则隔膜的熔点应当高于尼龙带,还可在隔膜内插入网状的金属结构,从而使得隔膜即便被部分烧熔,也能够被牵拉片完全的撕下,进而保证本方案的顺利运作。另外,外延部与伸出部之间的夹角应当小于等于90°,如此可以保证拨片即便在收拢后发生相互挤压,也能够形成稳定的、容纳防火涂料的空间,或是形成倒钩形的结构,从而保证拨片能够稳定的将防火涂料颗粒拨出容纳槽。
13、具体而言,当外延部与伸出部之间的夹角等于90°时,相邻的拨片在收拢过程中,同一拨片的外延部抵在邻近拨片的伸出部上时,这两个相邻拨片上的两个外延部交叠,这意味着这两个相邻拨片间被围出了一个梯形的容纳空间以容纳防火涂料颗粒,而拨片与容纳槽的侧壁贴合,于是此容纳空间唯一可能允许防火涂料颗粒发生泄露的位置即为两个外延部交叠的部分,但是,两个外延部交叠后使得该交叠部分的抗变形能力被加强,从而不易发生形变,进而可以保证拨片能够顺利的将防火涂料颗粒拨出。而当外延部与伸出部之间的夹角小于90°时,外延部与伸出部形成了倒钩形状,而在拨片收拢后,外延部受挤压而使其侧面与相邻拨片贴靠,于是该外延部所承受的力将被相邻的拨片分担,从而难以发生变形,进而难以发生泄露,保证了拨片能够顺利的将防火涂料颗粒拨出。
14、优选的,所述隔离盖包括自下至上依次固定安装的盖体部、长颈部和安装部,所述长颈部、安装部均与安装支座相互配合,所述盖体部与隔离壳相互配合,所述尼龙带和容纳槽均设置在安装部内。
15、通过设置长颈部,可以使得引火孔的长度得以延长,从而在铅酸蓄电池发生爆燃后,使得从充电座内的隔离壳中窜出的火焰可以在引火孔中滞留更长久,使得火苗的热量能够尽可能多的在引火孔内存留,进而令引火孔内的温度能够在此时被快速的升高,有助于加速尼龙带的融化,及时的触发本发明产生动作,提高本发明的响应速度,从而保证本发明的可靠性,有助于在蓄电池发生爆燃事故后保护周边的人员和财产安全。
16、优选的,所述尼龙带上套设且固定安装有导热圈,所述导热圈位于引火孔内,且导热圈固定于尼龙带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导热圈为薄片形。
17、通过设置导热圈,可以在爆燃发生时,利用导热圈迅速收集引火孔内火焰的热量以提高导热圈的温度,再借助导热圈将热量传导到尼龙带上,从而使得尼龙带之上的局部区域,即尼龙带与导热圈相连的部分,能够被快速加热,从而缩短尼龙带发生熔断所需要的时间,进而提高本发明的响应速度,有助于在蓄电池发生爆燃事故后保护周边的人员和财产安全。其中,导热圈为薄片形,如此可减少尼龙带的力学负荷,同时也使得导热片与尼龙带的连接部分的面积尽可能的小,从而使得尼龙带在连接部分处能更集中的接收热量,从而快速熔断。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9、1、通过设置隔离装置,当蓄电池发生爆燃时,火焰从引火孔中窜出并熔断尼龙带,然后,限位块被拉伸弹簧的扯回收纳孔内,于是隔离盖被蓄能发条转动并与隔离壳发生扣合,接下来,由蓄电池爆燃而产生的压力将封闭圈的补偿部与充电座上的倒角贴合,进而使得充电座与隔离盖之间的间隙被封闭,火焰无法从此间隙中向外窜出,从而减少了蓄电池爆燃的火焰对其他构件的危害,限制了火情发展的速度,有助于保护周遭人员和财物。
20、2、通过设置封闭装置和牵拉片,而在隔离装置产生动作后,回缩的拉伸弹簧将带动牵拉片撕开隔膜,于是,容纳仓中的防火涂料颗粒将掉落到引火孔内,并在火焰的烧灼下发生膨胀而将引火孔封堵,以阻挡从引火孔中窜出的火焰,从而进一步减小蓄电池爆燃时所产生的火焰对其他外部构件的危害。此时,充电座内的正压环境将膨胀的防火涂料颗粒压紧在阻挡网上而构成牢固的阻挡墙,有效的阻挡火焰,更有助于保护周遭人员和财物。
21、3、通过设置引导孔二和推杆,当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爆燃时,火焰烧灼熔断尼龙带后,拉力弹簧在将限位块拉回收纳孔内时,限位块将撞击推杆,使得推杆对阻挡片产生冲击而突破其阻碍,接着推杆上剩余的动能将作用至连接在转接端口上的充电线的接口上,从而将充电线的接口从转接端口上顶出,进而切断了外部电源对于蓄电池的功能,于是减少了可燃气体的产生,降低了火情的控制难度,有助于保护周遭人员和财物。
1.一种铅酸蓄电池安装仓,包括充电座(2)、转接端口(31)和充电线(3),所述充电座(2)设置在电动车内部,所述转接端口(31)设置在充电座(2)上,所述转接端口(31)用于连接充电线(3);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2)内设置有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上设置有引火孔(138),所述引火孔(138)用于引导火焰以触发隔离装置,所述引火孔(138)内设置有封堵装置,所述封堵装置用于在隔离装置被触发后,将引火孔(138)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安装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包括设置在充电座(2)内的隔离壳(21),所述隔离壳(21)上转动安装有翻盖(1),所述翻盖(1)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支座(11),所述安装支座(11)上转动安装有与隔离壳(21)以卡扣形式相互配合的隔离盖(13),所述隔离盖(13)内固定安装有封闭圈(139),所述安装支座(11)内设置有蓄能发条(12),所述蓄能发条(1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隔离盖(13)上;所述引火孔(138)设置在隔离盖(13)上,所述引火孔(138)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引导孔一(4),且两个引导孔一(4)均与隔离盖(13)外部连通,所述安装支座(11)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两个与引导孔一(4)相互配合的收纳孔(111),所述收纳孔(111)内活动安装有限位块(113),所述限位块(113)与引导孔一(4)相互配合,所述收纳孔(111)内固定安装有拉伸弹簧(112),所述拉伸弹簧(112)的另一端与限位块(113)固定连接;所述隔离装置还包括尼龙带(133),所述尼龙带(133)同时穿入两个引导孔一(4)中,且尼龙带(1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块(11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座(11)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隔离盖(13)顶端开设有与通气孔相互配合的通气槽(1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安装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包括对称开设在引火孔(138)内侧壁面上的容纳槽(131),所述容纳槽(131)为梯形槽;所述容纳槽(131)的开口固定安装有隔膜(1311),所述隔膜(1311)将容纳槽(131)的开口完全覆盖,所述隔膜(1311)与容纳槽(131)围成容纳仓,所述容纳仓内填充有防火涂料颗粒(1312);所述引火孔(138)内自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两个阻挡网(1381),所述容纳槽(131)的开口位于两个阻挡网(138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安装仓,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收纳孔(111)对准转接端口(31),该收纳孔(111)的底端开设有引导孔二(115),所述引导孔二(115)的另一端与转接端口(31)的内部连通;所述引导孔二(115)内活动安装有与对应的限位块(113)相互配合的推杆(114);所述引导孔二(115)与转接端口(31)的连通处固定安装有阻挡片(116),所述阻挡片(116)与推杆(11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安装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火孔(138)为圆孔;所述尼龙带(133)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牵拉片(132),所述牵拉片(132)弯曲;两个所述牵拉片(13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隔膜(1311)的中心位置;所述隔膜(1311)靠近容纳槽(131)的一侧上以阵列形式固定安装有多个拨片(1313);所述拨片(1313)包括伸出部(1315)和外延部(1314),所述伸出部(1315)固定安装在隔膜(1311)上,所述外延部(1314)固定安装在伸出部(1315)的另一端,所述外延部(1314)与伸出部(1315)之间的夹角为α,α≤9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安装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圈(139)包括固定部(1392)和补偿部(1391),所述固定部(1392)与隔离盖(13)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补偿部(1391)向充电座(2)方向弯曲;所述隔离壳(21)顶端开设有与补偿部(1391)相互配合的倒角(139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安装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盖(13)包括自下至上依次固定安装的盖体部(136)、长颈部(135)和安装部(134),所述长颈部(135)、安装部(134)均与安装支座(11)相互配合,所述盖体部(136)与隔离壳(21)相互配合,所述尼龙带(133)和容纳槽(131)均设置在安装部(134)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铅酸蓄电池安装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带(133)上套设且固定安装有导热圈(5),所述导热圈(5)位于引火孔(138)内,且导热圈(5)固定于尼龙带(133)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导热圈(5)为薄片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