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双向运行的埋刮板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17  2


本技术属于运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双向运行的埋刮板输送机。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埋刮板输送机是借助于在封闭的壳体内运动着的刮板链条而使散体物料按预定目标输送的运输设备,而现有的埋刮板输送机采用尾部进料头部卸料的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双向运行的刮板输送机,解决现有出料方向单一的问题,实现正反向出料。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双向运行的埋刮板输送机,包括头部、尾部,所述头部和尾部之间连接有中间段,所述中间段内设置有刮板链条,头部内置有头轮组件,尾部内置有尾轮组件,头部上方设置有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驱动连接所述头轮组件,所述刮板链条连接所述头轮组件和尾轮组件,所述头部的底部设置头部出料口,所述尾部的底部设置有尾部出料口,所述中间段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

3、进一步,所述加料口设有多个。

4、进一步,所述中间段的顶部还设置有若干个观察门。

5、进一步,所述中间段的侧面的下部设置有若干个清理门。

6、进一步,所述刮板链条包括链杆,所述链杆为对称型,其两端均设置有销孔,相邻的链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也设有销孔,连接板与链杆连接有销轴,所述连接板连接有刮板。

7、进一步,中间段内还设有中间隔板,中间隔板位于刮板链条内侧并将中间段分为上部的承载腔和下部的空载腔,中间隔板位于承载腔的刮板链条的底面。

8、进一步,所述连接板还连接有凹型的斗刮板,一部分斗刮板的凹面朝向尾部,另一部分的凹面朝向头部。

9、进一步,所述尾轮组件包括尾轴,所述尾轴上设置有两个尾轮,尾轮之间连接有尾轮滚筒,所述尾轮与中间隔板之间还设置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搭接在中间隔板的端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头部和尾部均设置有出料口,这样在进料后,通过正反转电机实现正向或反向送料,进而实现物料从头部出料或尾部出料。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双向运行的埋刮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1)、尾部(2),所述头部(1)和尾部(2)之间连接有中间段(3),所述中间段(3)内设置有刮板链条(4),头部(1)内置有头轮组件,尾部(2)内置有尾轮组件,头部(1)上方设置有电机和减速机(11),所述减速机(11)驱动连接所述头轮组件,所述刮板链条(4)连接所述头轮组件和尾轮组件,所述头部(1)的底部设置头部出料口(12),所述尾部(2)的底部设置有尾部出料口(21),所述中间段(3)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运行的埋刮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口(31)设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运行的埋刮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3)的顶部还设置有若干个观察门(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运行的埋刮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3)的侧面的下部设置有若干个清理门(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运行的埋刮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链条(4)包括链杆(41),所述链杆(41)为对称型,其两端均设置有销孔,相邻的链杆(41)之间连接有连接板(42),连接板(42)的两端也设有销孔,连接板(42)与链杆(41)连接有销轴(43),所述连接板(42)连接有刮板(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双向运行的埋刮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中间段(3)内还设有中间隔板(30),中间隔板(30)位于刮板链条(4)内侧并将中间段(3)分为上部的承载腔和下部的空载腔,中间隔板(30)位于承载腔的刮板链条(4)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双向运行的埋刮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2)还连接有多个凹型的斗刮板(45),一部分斗刮板(45)的凹面朝向尾部(2),另一部分的凹面朝向头部(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运行的埋刮板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轮组件包括尾轴(51),所述尾轴(51)上设置有两个尾轮(52),尾轮之间连接有尾轮滚筒(53),所述尾轮(52)与中间隔板(30)之间还设置有衔接板(54),所述衔接板(54)搭接在中间隔板(30)的端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双向运行的埋刮板输送机,包括头部、尾部,所述头部和尾部之间连接有中间段,所述中间段内设置有刮板链条,头部内置有头轮组件,尾部内置有尾轮组件,头部上方设置有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驱动连接所述头轮组件,所述刮板链条连接所述头轮组件和尾轮组件,所述头部的底部设置头部出料口,所述尾部的底部设置有尾部出料口,所述中间段的顶部设置有加料口。本技术的头部和尾部均设置有出料口,这样在进料后,通过正反转电机实现正向或反向送料,进而实现物料从头部出料或尾部出料。

技术研发人员:向登彪,龚学林,何相奎,田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宜都宜运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8
技术公布日:2024/6/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250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