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导诊机器人,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导诊机器人。
背景技术:
1、综合性医疗机构都是通过各种标识和护士导诊,增加了医院的人力成本,易引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使用智能医院导诊机器人大大节约人力成本。
2、目前,导诊机器人被广泛的使用,但是现有的导诊机器人,由于结构简单,不方便进行调节,不具备消毒功能,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消毒,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容易造成传染病的交替传播。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导诊机器人,具调节消毒等优点,解决了由于结构简单,不方便进行调节,不具备消毒功能,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消毒,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容易造成传染病交替传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导诊机器人,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消毒机构,所述固定底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移动组件;
3、所述调节消毒机构包括与固定底座固定连接的变速电机,所述变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底部设置有滑动贯穿固定底座顶部的导向杆,所述操作台的正面设置有触屏操作面板和喷雾座,所述操作台的右侧螺纹连接有散热扇,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存液仓,所述固定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补液管,所述固定底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
4、进一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固定底座固定连接的两个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行走轮。
5、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穿孔,所述丝杆通过穿孔延伸至固定底座的外部与操作台固定连接。
6、进一步,所述散热扇的右侧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为防静电处理防尘网。
7、进一步,所述第一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存液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喷雾座固定连接。
8、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的左侧开设有补液口,所述补液管通过补液口与存液仓相连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可调节导诊机器人,通过设置调节消毒机构,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调节,增加了消毒功能,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了疾病的传播,解决了由于结构简单,不方便进行调节,不具备消毒功能,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消毒,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容易造成传染病交替传播的问题;
11、2、该可调节导诊机器人,通过设置移动组件,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放置和移动,节省医护人员的体力。
1.一种可调节导诊机器人,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消毒机构,所述固定底座(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移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导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固定底座(1)固定连接的两个伸缩气缸(13),所述伸缩气缸(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所述固定杆(14)的外部转动连接有行走轮(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导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穿孔,所述丝杆(4)通过穿孔延伸至固定底座(1)的外部与操作台(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导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8)的右侧设置有防尘网(801),所述防尘网(801)为防静电处理防尘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导诊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左侧开设有补液口,所述补液管(901)通过补液口与存液仓(9)相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