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临床导流装置,例如涉及一种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和导流管。
背景技术:
1、目前,为了实现某些功能,在一些功能装置中会设置有状态/位置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切换的特定结构,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控制。其中,利用线体/杆体等操控件实现对该特定结构的状态/位置进行切换是一种实现方式,例如,导流管。
2、导流管是医学临床上使集聚的积液引出体外的功能装置,根据操控件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拉线式导流管和顶杆式导流管,通过对操控件的不同操控实现导流管近端的骨架型保持机构的形态切换。针对拉线式导流管,例如,拉线式导尿管,通过线体牵拉/释放使插入膀胱内的近端保持机构在展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常规状态)之间切换。针对顶杆式导流管,例如,腹腔引流管,通过杆体顶推/释放使插入腹腔的保持机构在闭合状态和展开状态(常规状态)之间切换。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由于线体或杆体作为操控件时,操控方式不同,导致目前的操控件的操控机构无法同时适用于线体和杆体,适用性差。
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和导流管,提供一种新型定位锁止机构,能够分别适用于拉线式导流管和顶杆式导流管,例如,导尿管和腹腔引流管,即可实现对线体的牵拉/释放,又可以实现对杆体的顶推/释放,适用性提高。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包括:第一套筒,其上设置有卡凸结构;第二套筒,其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结构、第二卡槽结构、以及连通第一卡槽结构和第二卡槽结构的限位滑轨;第一卡槽结构和第二卡槽结构沿第二套筒的轴向间隔设置,且第一卡槽结构的第一卡口沿轴向延伸,第二卡槽结构的第二卡口沿轴向延伸;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活动套接,以使卡凸结构能够在锁止于第一卡槽结构的第一定位状态和锁止于第二卡槽结构的第二定位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中的一个相对固定设置,相对活动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中的另一个与操控件连接,以带动操控件在第一定位状态和第二定位状态之间切换。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包括:本体和前述任一实施例的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本体,包括管体、保持机构和操控件;保持机构设置于管体的第一端,操控件的第一端与保持机构连接/抵接,操控件的第二端延伸至管体的第二端;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设置于管体的第二端;操控件连接至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相应地,第二套筒或第一套筒连接至管体的第二端;通过操控连接有操控件的第一套筒或第二套筒,使得卡凸结构在第一定位状态和第二定位状态之间切换,实现保持机构受控地在展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
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和导流管,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6、本公开实施例的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采用两个活动套接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能够沿限位滑轨相对滑动,从而使得卡凸结构能够在锁止于第一卡槽结构的第一定位状态和锁止于第二卡槽结构的第二定位状态之间切换,结构巧妙且易操作。即能够实现线体的牵拉操作,也能够实现杆体的顶推操作,能够分别适用于拉线式导流管和顶杆式导流管,适用性好。
7、将本公开实施例的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应用于导流管的情况下,能够轻松且方便地操控导流管的保持机构使之在展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降低了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要求。
8、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1.一种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限位滑轨,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套筒,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旋卡式定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组件;其中,固定组件包括:
11.一种导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