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技术涉及深基坑施工,尤其是深基坑降水。
背景技术:
1、基坑降水井中使用的常规建材为无砂管,所谓的无砂管也叫无砂砼管,其是由石子和水泥制作的混凝土管,因为没有砂,所以管壁中具有缝隙,可以渗水,其应用在降水井中,这样就能把基坑周围土层中的含水缝隙引入降水井中,在配合水泵将降水井中的水体外排,起到降低基坑地下水位的目的。
2、由于无砂管中不含砂,其强度比含砂砼管略低,且为上下等直径的直筒结构,因此该无砂管的施工存在难度。现有施工工艺为:无砂管下井管前,准备一根钢丝绳(约φ5mm),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地面的地锚(该地锚应当强度高)上,将一节无砂管井管和一个木质井底捆扎在一起,并将钢丝绳穿过木质井底中央的凹槽,然后缓缓放入井孔中,上下两节无砂管之间采用竹片及铁丝固定,慢慢释放钢丝绳,并及时续接无砂管,直至施工完成,施工完成后抽出钢丝绳即可。
3、该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是,需要对钢丝绳进行地锚设置,该地锚安装点需要进行基础建造,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降水井无砂管施工辅助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砂管投放施工中存在的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基坑降水井无砂管施工辅助装置,包括支撑环、支撑杆、卡爪、吊装环、牵引环和钢丝绳,其中,钢丝绳根据配置的位置不同,又被标记为:钢丝绳ⅰ、钢丝绳ⅱ、钢丝绳ⅲ、钢丝绳ⅳ,其特征在于:
4、圆环状的支撑环上等间距的焊接至少三个铰接耳板,
5、所述支撑杆是由上中下三段组成的z字形结构,其中,该支撑杆的中段活动连接铰接耳板,支撑杆上段向外折向,支撑杆下段向内折向并与吊装环通过钢丝绳ⅰ连接,吊装环上还固定连接钢丝绳ⅱ,通过牵引钢丝绳ⅱ对吊装环牵引;
6、所述支撑杆上段的上端活动连接卡爪,环形的牵引环套在钢丝绳ⅱ上,牵引环和支撑杆上段之间安装钢丝绳ⅲ,在该牵引环上还固定有钢丝绳ⅳ,通过牵引钢丝绳ⅳ对牵引环牵引。
7、进步一地,所述卡爪可上下方位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杆的上端。
8、进步一地,所述卡爪上具有支撑部,该支撑部为片状结构,并钻孔,该钻孔套丝后形成螺纹孔,通过紧固螺钉安装橡胶垫片,该橡胶垫片和支撑部之间粘结连接。
9、进步一地,所述吊装环是由上下两片组成的,并使用紧固螺钉夹紧,在该吊装环中夹持有钢销,钢销安装在吊装环的u形槽内。
10、进步一地,铰接耳板及对应的钢丝绳ⅰ的数量为六。
11、进步一地,所述钢丝绳ⅰ的有效长度不大于20厘米。
12、进步一地,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六个。
13、进步一地,所述支撑环为钢环,采用钢板弯曲成并焊接成型。
14、进步一地,所述钢丝绳ⅱ的规格为:φ19mm,最大起吊5600千克。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辅助装置,可实现单根无砂砼管的高效吊装,高效的将砼管吊装至井口内,且吊装过程安全可靠,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安装砼管时的安全隐患。
17、本装置的安装和拆卸依靠砼管的自重配合吊车实现作业,非常方便。
1.基坑降水井无砂管施工辅助装置,包括支撑环、支撑杆、卡爪、吊装环、牵引环和钢丝绳,其中,钢丝绳根据配置的位置不同,被标记为:钢丝绳ⅰ、钢丝绳ⅱ、钢丝绳ⅲ、钢丝绳ⅳ,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降水井无砂管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可上下方位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杆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降水井无砂管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上具有支撑部,该支撑部为片状结构,并钻孔,该钻孔套丝后形成螺纹孔,通过紧固螺钉安装橡胶垫片,该橡胶垫片和支撑部之间粘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降水井无砂管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环是由上下两片组成的,并使用紧固螺钉夹紧,在该吊装环中夹持有钢销,钢销安装在吊装环的u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降水井无砂管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铰接耳板及对应的钢丝绳ⅰ的数量为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降水井无砂管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ⅰ的有效长度不大于20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降水井无砂管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六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降水井无砂管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为钢环,采用钢板弯曲成并焊接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降水井无砂管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ⅱ的规格为:φ19mm,最大起吊5600千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