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更具体地说是指研发能效度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软件研发工程师参与项目研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活动,并在项目上线后对系统出现的生产事件进行诊断分析并解决程序缺陷,软件研发工程师的能效会影响团队的交付效率和交付质量即团队的研发效能;软件研发工程师的在研发过程中参与的活动数据散落在项目管理、代码管理、测试管理等不同的系统中,即使是devops平台也不能获取软件研发工程师的所有活动数据,给软件工程师的能效度量带来了困难。
2、现有技术无法对软件研发工程师的能效进行客观、全面的度量。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方法,实现客观且全面的度量研发能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研发能效度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研发能效度量方法,包括:
3、根据度量模型采集研发工作活动数据;
4、分组存储所述研发工作活动数据;
5、对每组所述研发工作活动数据分别进行分析,以计算各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
6、对各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得到处理结果;
7、根据所述处理结果计算各组能效评估维度指标和能效指标,生成分组能效评估报告;
8、对各组能效评估维度指标和能效指标分别求平均值,以得到综合指标数据,生成综合能效评估报告;
9、根据综合能效评估维度指标构建五边形综合能效指标图。
10、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研发工作活动数据包括软件研发人员所参与该分组中的项目研发期间的项目数据、任务数据、工时数据、各类评审数据、文档数据、代码提交数据、合同数据、测试数据、运维数据、考勤数据、请假数据、会议数据、评价数据、办公设备时长数据、人脸识别数据。
11、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对每组所述研发工作活动数据分别进行分析,以计算各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包括:
12、对每组所述研发工作活动数据进行质量维度分析、效率维度分析、状态维度分析以及工作量维度分析,以计算各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
13、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述效率维度分析包括任务完成效率分析、代码提交率分析以及缺陷修复效率分析;
14、任务完成效率分析的基础数据包括研发人员计划任务总数、按计划完成的任务数量、超前完成的任务数量、延期完成任务数量、超前完成任务的总计划工时、超前完成任务的总实际工时、延期完成任务的总计划工时、延期完成任务的总实际工时,通过计算得到超前完成的任务的超前加权系数和延期完成任务的延期加权系数,并采用加权计算得到任务完成效率,以作为质量维度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
15、代码提交率分析的基础数据包括总代码行数、总工时,通过计算单位工时提交代码行得到代码提交率,以作为质量维度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
16、缺陷修复效率分析基础数据包括缺陷总数、缺陷修复耗费总工时,所述缺陷总数为测试缺陷和生产缺陷之和,计算平均缺陷修复耗时得到缺陷修复效率,以作为质量维度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
17、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状态维度分析包括出勤分析、工作评价、工作时长分析;
18、出勤分析的基础数据包括考勤数据、请假天数统计、加班天数统计、标准工作日天数,通过计算出勤率、正常考勤率,以作为状态维度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
19、工作评价分析的基础数据包括纪律评分、工作主动性评分、沟通评分,结合预置加权系数对各项评分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工作评价总分,以作为状态维度的基础指标数据;
20、工作时长分析的基础数据包括考勤数据、参加会议时长数据、办公设备使用记录数据、人脸识别记录数据、工作时令数据,分析计算得到每天有效办公时长、出办公区域次数、办公区域外停留时长;通过计算工作饱和度、工作时长达标率、进出办公区域频次异常率、办公区域外停留时长异常率,以作为状态维度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
21、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成本维度分析的基础数据包括工时数据、测试缺陷修复数据、生产缺陷运维数据、会议数据、人员合同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得到开发总工时、故障修复总工时、沟通总工时基础数据,并计算人员成本,以作为成本维度的基础指标数据。
22、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工作量维度分析包括代码量统计、文档工作量统计,任务功能点分析;
23、基于代码提交数据统计得到软件研发人员的总代码行数,计算得到千行代码量作为工作量维度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基于文档数据统计软件研发人员的文档总页数作为工作量维度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
24、本发明还提供了研发能效度量装置,包括:
25、采集单元,用于根据度量模型采集研发工作活动数据;
26、存储单元,用于分组存储所述研发工作活动数据;
27、分析单元,用于对每组所述研发工作活动数据分别进行分析,以计算各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
28、处理单元,用于对各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得到处理结果;
29、总分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处理结果计算各组能效评估维度指标和能效指标,生成分组能效评估报告;
30、平均值计算单元,用于对各组能效评估维度指标和能效指标分别求平均值,以得到综合指标数据,生成综合能效评估报告;
31、五边形构建单元,用于根据综合能效评估维度指标构建五边形综合能效指标图。
3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3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3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采集研发工作活动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组存储,并进行多个维度的分析,以确定各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计算总分,再求平均值,构建综合能效五边形,以综合能效五边形顶点对应五个能效评估维度数据生成综合能效评估报告,实现客观且全面的度量研发能效。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1.研发能效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发能效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发工作活动数据包括软件研发人员所参与该分组中的项目研发期间的项目数据、任务数据、工时数据、各类评审数据、文档数据、代码提交数据、合同数据、测试数据、运维数据、考勤数据、请假数据、会议数据、评价数据、办公设备时长数据、人脸识别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发能效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组所述研发工作活动数据分别进行分析,以计算各组基础评估指标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发能效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效率维度分析包括任务完成效率分析、代码提交率分析以及缺陷修复效率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发能效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维度分析包括出勤分析、工作评价、工作时长分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发能效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本维度分析的基础数据包括工时数据、测试缺陷修复数据、生产缺陷运维数据、会议数据、人员合同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得到开发总工时、故障修复总工时、沟通总工时基础数据,并计算人员成本,以作为成本维度的基础指标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研发能效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量维度分析包括代码量统计、文档工作量统计,任务功能点分析;
8.研发能效度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