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管道周向内检单元,属于管道装备。
背景技术:
1、管道是运输液体和气体的重要设施,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变形,导致油气运输的效率降低,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测,才能保证管道的完好,降低风险。
2、现有技术在检测管道时使用的周向漏磁检测节中,刚性结构的直径占管道内径的比例较大,在小口径的管道内遇到管道起伏的时候,在管道内行走的流畅性较差,容易导致磁钢、检测芯片与管道形变区域的内壁发生硬摩擦导致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周向内检单元,该管道周向内检单元在减少钢刷以减小整体外径的同时保证了磁钢的效率,进而保证周向检测的精度,又通过滚轮提高了在小口径管道内行走的流畅性,同时避免磁钢、检测芯片与管道形变区域的内壁发生硬摩擦导致的损伤。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周向内检单元,包括:磁钢和用于感应磁回路变化的检测芯片,还包括:若干个沿全周向等间隔排列的轭铁基板,沿轴向延伸的所述轭铁基板的外侧表面为沿径向向外拱起的弧形面,每个所述轭铁基板的两端均安装有一轭铁块,所述轭铁块的外侧表面高于轭铁基板的外侧表面,位于同一端的若干个轭铁块之间通过一连接座连接;
3、每个所述轭铁基板外侧表面的中央区域均安装有若干个沿周向依次排列的检测芯片,从而在每个轭铁基板的外侧表面上均形成有一由若干个检测芯片排列而成的检测条,所述轭铁基板的外侧表面上并位于检测条两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由若干个沿轴向依次排列的磁钢形成的磁钢条,每个所述轭铁块相背于轭铁基板的一侧均可转动地安装有至少一个滚轮,所述滚轮的外圆周面凸出磁钢和检测芯片各自相背于轭铁基板一侧的表面。
4、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5、1. 上述方案中,所述轭铁基板设置有4个。
6、2. 上述方案中,每个轭铁块上安装有2个滚轮。
7、3. 上述方案中,所述滚轮的外侧包覆有一柔性胶层。
8、4. 上述方案中,每个所述磁钢通过一螺栓固定安装于轭铁基板上。
9、5. 上述方案中,所述检测条的两侧并位于2个磁钢条之间还具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磁钢。
10、6. 上述方案中,每个所述检测条的一侧均设置有2个磁钢,每个所述磁钢靠近一个磁钢条设置。
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2、本实用新型管道周向内检单元,其沿轴向延伸的轭铁基板的外侧表面为沿径向向外拱起的弧形面,每个轭铁基板的两端均安装有一轭铁块,轭铁块的外侧表面高于轭铁基板的外侧表面,位于同一端的若干个轭铁块之间通过一连接座连接,每个轭铁基板外侧表面的中央区域均安装有若干个沿周向依次排列的检测芯片,从而在每个轭铁基板的外侧表面上均形成有一由若干个检测芯片排列而成的检测条,轭铁基板的外侧表面上并位于检测条两端的外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沿轴向依次排列的磁钢,每个轭铁块相背于轭铁基板的一侧均可转动地安装有至少一个滚轮,滚轮的外圆周面凸出磁钢和检测芯片各自相背于轭铁基板一侧的表面,通过轭铁基板与轭铁块提高了由磁钢产生的磁力线的封闭性,在减少钢刷以减小整体外径的同时保证了磁钢的效率,进而保证周向检测的精度,又通过滚轮提高了在小口径管道内行走的流畅性,同时避免磁钢、检测芯片与管道形变区域的内壁发生硬摩擦导致的损伤。
1.一种管道周向内检单元,包括:磁钢(1)和用于感应磁回路变化的检测芯片(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沿全周向等间隔排列的轭铁基板(4),沿轴向延伸的所述轭铁基板(4)的外侧表面为沿径向向外拱起的弧形面,每个所述轭铁基板(4)的两端均安装有一轭铁块(5),所述轭铁块(5)的外侧表面高于轭铁基板(4)的外侧表面,位于同一端的若干个轭铁块(5)之间通过一连接座(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周向内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基板(4)设置有4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周向内检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轭铁块(5)上安装有2个滚轮(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周向内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6)的外侧包覆有一柔性胶层(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周向内检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磁钢(1)通过一螺栓(7)固定安装于轭铁基板(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周向内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条的两侧并位于2个磁钢条之间还具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磁钢(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周向内检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检测条的一侧均设置有2个磁钢(1),每个所述磁钢(1)靠近一个磁钢条设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