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涂胶检查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6



1.本发明涉及一种涂布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端子涂胶检查机。


背景技术:

2.在组装电感时,需要将磁盒装入到端子内,因此需要先对端子进行涂胶,端子在基带上冲压成型,再由工人使用点胶针沾取胶水对基带上的端子逐个点胶,由于端子较小,点胶针在端子上的点胶位置要求亦较高,因此对工人操作时的稳定性要求也较高,要对端子先定位再点胶,如点胶不到位将会影响到电感的组装效果,如此使得整个点胶效率较低,难以对点胶质量进行把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涂胶检查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端子涂胶检查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上料轨道、定位机构与下料轨道,所述上料轨道的顶面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料限位槽,所述定位机构内具有定位空间,所述下料轨道的顶面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料限位槽,所述上料轨道的左侧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工件移送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旁侧设置有点胶机构,所述下料轨道的旁侧设置有检查机构。
5.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工件移送机构可将上料机构内的端子基带移送至上料轨道的上料限位槽内,并依次移送经过定位机构与下料轨道,当工件移送至定位机构内时,在定位空间内夹紧工件,并由定位机构旁侧的点胶机构对工件进行点胶,当工件移送至下料轨道的下料限位槽时,由下料轨道旁侧的检查机构对工件的点胶情况进行检查,如此可由机械自动进行移送上料、点胶并检查,减少人工的操作,提高了对工件的点胶效率,并可在定位空间内对工件进行定位,工件在点胶时更加稳定,提高点胶质量。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基座、顶升气缸、顶板、前定位座、后定位座前挡板与后挡板,所述定位基座连接于工作台上,所述顶升气缸连接于所述定位基座上,所述顶板连接于所述顶升气缸上,所述顶升气缸可带动所述顶板上下运动,所述前定位座与所述后定位座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定位基座的顶侧,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前定位座与所述后定位座之间,所述前定位座的后顶边设置有前定位台阶,所述后定位座的前顶边设置有后定位台阶,所述前挡板设置于所述前定位座上,所述前挡板的顶侧向后弯折并越过所述前定位台阶后形成前限位段,所述后挡板设置于所述后定位座上,所述后挡板的顶侧向前弯折并越过所述后定位台阶后形成后限位段,所述前限位段、所述后限位段与所述顶板之间形成所述定位空间。工件由上料限位槽先移入至前定位座与后定位座上,由前定位台阶与后定位台阶对工件的前后位置进行限定,当工件完全进入到定位空间后,顶升气缸带动顶板上升,并将工件的前边侧、后边侧压紧在前限位段与后限位段
上,从而对工件的位置固定,当点胶完成后,顶升气缸带动顶板下降复位,如此提供一个大小可变的定位空间以对工件定位,提高了工件在点胶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点胶效果。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基座、点胶平移电动导轨、点胶平移板、点胶升降电动导轨、点胶架、点胶驱动电机、转臂、储胶槽与点胶针,点胶基座连接工作台上,所述点胶平移电动导轨连接于所述点胶基座上,所述点胶平移板连接于所述点胶平移电动导轨上,所述点胶平移电动导轨可带动所述点胶平移板前后运动,所述点胶升降电动导轨连接于所述点胶平移板上,所述点胶架连接于所述点胶升降电动导轨上,所述点胶升降电动导轨可带动所述点胶架上下运动,所述点胶驱动电机连接于所述点胶架上,所述点胶驱动电机驱动连接于所述转臂,所述点胶驱动电机可带动所述转臂转动,所述转臂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点胶针沿左右方向排列于所述转臂的底侧,所述储胶槽位于所述定位机构的前侧。转臂可在点胶平移电动导轨、点胶升降电动导轨的带动下分别作平移、上下运动,并且转臂还可在点胶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灵活性更高,具体的点胶操作如下,点胶针先移动至储胶槽内,沾取储胶槽内的胶水,然后再移动至定位机构处,对定位空间内的工件进行点胶,点胶针可转动调整位置,以实现精准地点胶。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刮胶平移电动导轨,所述刮胶平移电动导轨上连接有刮胶平移板,所述刮胶平移电动导轨可带动所述刮胶平移板左右运动,所述刮胶平移板上连接有刮胶升降气缸,所述刮胶升降气缸上连接有刮胶板,所述刮胶升降气缸可带动所述刮胶板上下运动,所述刮胶板的底侧设置有刮胶片,所述刮胶片可伸入所述储胶槽内。刮胶板可在刮胶平移电动导轨、刮胶升降气缸的带动下分别作左右平移、上下运动,带动刮胶片伸入到储胶槽内,将储胶槽表面的胶水刮平整。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升降气缸、上料平移电动导轨与上料托盘,所述上料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上料平移电动导轨连接于所述上料升降气缸上,所述上料升降气缸可带动所述上料平移电动导轨上下运动,所述上料托盘连接于所述上料平移电动导轨上,所述上料平移电动导轨可带动所述上料托盘前后运动,所述上料托盘的右侧均匀排列有多个储料槽。上料托盘可在上料升降气缸、上料平移电动导轨的带动下分别作上下、前后平移运动,使得上料托盘内的多个储料槽分别对准上料轨道,通过工件移送装置可将不同储料槽内的工件分别移送入上料限位槽内,实现上料。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查机构包括检查基架与摄像头,所述检查基架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摄像头连接于所述检查基架上,所述摄像头朝向所述下料限位槽。摄像头固定在检查基架上,可检查进入下料限位槽内工件的涂胶情况。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件移送机构包括移送平移电动导轨、移送座、移送升降气缸、移送板与移送压杆,所述移送平移电动导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移送座连接于所述移送平移电动导轨上,所述移送平移电动导轨可带动所述移送座左右运动,所述移送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移送座上,所述移送压杆连接于所述移送升降气缸上,所述移送升降气缸可带动所述移送压杆上下运动。移送压杆可在移送平移电动导轨、移送升降气缸上分别作左右平移、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压杆将上料机构内的工件拖出,并使其在上料限位槽、定位空间与下料限位槽内移动,实现对工件的移送。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件移送机构沿左右方向排列有两个。一
个工件移送机构将工件从上料机构内移出并经过上料限位槽进入到定位空间内,而另一个工件移送机构将工件从定位空间移送入下料限位槽内,利用两个工件移送机构分别对工件进行移送,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了等待时间。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轨道的右侧还设置有排料机构,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排料基座、排料平移气缸、排料轨道与收集箱,所述收集箱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收集箱的顶侧设置有收集开口,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下料轨道的右侧,所述排料基座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排料平移气缸连接于所述排料基座上,所述排料轨道连接于所述平移气缸上,所述排料平移气缸可带动所述排料轨道前后运动,所述排料轨道的顶侧设置有排料限位槽,所述排料轨道位于所述收集箱的上方。当检查机构检查出点胶完成后的工件点胶正常时,工件移送机构可将工件移送入排料限位槽内,下料收集,当检查机构检测出点胶完成后的工件不良时,排料平移气缸带动排料轨道后移,工件移送机构将工件移出下料限位槽,工件从收集开口掉落到收集箱内,对不良品进行收集,然后排料平移气缸带动排料轨道前移复位。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15.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定位机构与储胶槽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点胶机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工件移送机构正视图。
16.附图中:100

工作台、210

上料轨道、220

定位机构、230

下料轨道、310

上料平移电动导轨、320

上料托盘、410

定位基座、420

顶升气缸、430

顶板、440

前定位座、450

后定位座、460

前挡板、470

后挡板、510

点胶基座、520

点胶平移电动导轨、530

点胶平移板、540

点胶升降电动导轨、550

点胶架、560

点胶驱动电机、570

转臂、580

储胶槽、581

刮胶平移电动导轨、582

刮胶板、583

刮胶片、590

点胶针、600

检查机构、710

排料平移气缸、720

排料轨道、730

收集箱、800

工件移送机构、810

移送平移电动导轨、820

移送座、830

移送升降气缸、840

移送板、850

移送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18.参照图1,端子涂胶检查机,包括工作台100,所述工作台100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上料轨道210、定位机构220与下料轨道230,所述上料轨道210的顶面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料限位槽,所述定位机构220内具有定位空间,所述下料轨道230的顶面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料限位槽,所述上料轨道210的左侧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工作台100上设置有工件移送机构800,所述定位机构220的旁侧设置有点胶机构,所述下料轨道230的旁侧设置有检查机构600。
19.由上述可知,工件移送机构800可将上料机构内的端子基带移送至上料轨道210的上料限位槽内,并依次移送经过定位机构220与下料轨道230,当工件移送至定位机构220内时,在定位空间内夹紧工件,并由定位机构220旁侧的点胶机构对工件进行点胶,当工件移送至下料轨道230的下料限位槽时,由下料轨道230旁侧的检查机构600对工件的点胶情况进行检查,如此可由机械自动进行移送上料、点胶并检查,减少人工的操作,提高了对工件的点胶效率,并可在定位空间内对工件进行定位,工件在点胶时更加稳定,提高点胶质量。
20.定位机构220内主要形成大小可变的定位空间,从而对进入到其内部的工件进行定位,而针对基带固定时,不能直接对基带整个面压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机构220包括定位基座410、顶升气缸420、顶板430、前定位座440、后定位座450前挡板460与后挡板470,所述定位基座410连接于工作台100上,所述顶升气缸420连接于所述定位基座410上,所述顶板430连接于所述顶升气缸420上,所述顶升气缸420可带动所述顶板430上下运动,所述前定位座440与所述后定位座450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定位基座410的顶侧,所述顶板430位于所述前定位座440与所述后定位座450之间,所述前定位座440的后顶边设置有前定位台阶,所述后定位座450的前顶边设置有后定位台阶,所述前挡板460设置于所述前定位座440上,所述前挡板460的顶侧向后弯折并越过所述前定位台阶后形成前限位段,所述后挡板470设置于所述后定位座450上,所述后挡板470的顶侧向前弯折并越过所述后定位台阶后形成后限位段,所述前限位段、所述后限位段与所述顶板430之间形成所述定位空间。工件由上料限位槽先移入至前定位座440与后定位座450上,由前定位台阶与后定位台阶对工件的前后位置进行限定,当工件完全进入到定位空间后,顶升气缸420带动顶板430上升,并将工件的前边侧、后边侧压紧在前限位段与后限位段上,从而对工件的位置固定,当点胶完成后,顶升气缸420带动顶板430下降复位,如此提供一个大小可变的定位空间以对工件定位,提高了工件在点胶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点胶效果。
21.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施例中的点胶机构,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基座510、点胶平移电动导轨520、点胶平移板530、点胶升降电动导轨540、点胶架550、点胶驱动电机560、转臂570、储胶槽580与点胶针590,点胶基座510连接工作台100上,所述点胶平移电动导轨520连接于所述点胶基座510上,所述点胶平移板530连接于所述点胶平移电动导轨520上,所述点胶平移电动导轨520可带动所述点胶平移板530前后运动,所述点胶升降电动导轨540连接于所述点胶平移板530上,所述点胶架550连接于所述点胶升降电动导轨540上,所述点胶升降电动导轨540可带动所述点胶架550上下运动,所述点胶驱动电机560连接于所述点胶架550上,所述点胶驱动电机560驱动连接于所述转臂570,所述点胶驱动电机560可带动所述转臂570转动,所述转臂570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点胶针590沿左右方向排列于所述转臂570的底侧,所述储胶槽580位于所述定位机构220的前侧。转臂570可在点胶平移电动导轨520、点胶升降电动导轨540的带动下分别作平移、上下运动,并且转臂570
还可在点胶驱动电机560的驱动下转动,灵活 性更高,具体的点胶操作如下,点胶针590先移动至储胶槽580内,沾取储胶槽580内的胶水,然后再移动至定位机构220处,对定位空间内的工件进行点胶,点胶针590可转动调整位置,以实现精准地点胶。
22.由于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点胶针590沾取胶水的方式进行上胶,在实际使用中,多次上胶后储胶槽580内的胶水表面短时间会处于凹凸不平的情况,不利于下次上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100上设置有刮胶平移电动导轨581,所述刮胶平移电动导轨581上连接有刮胶平移板,所述刮胶平移电动导轨581可带动所述刮胶平移板左右运动,所述刮胶平移板上连接有刮胶升降气缸,所述刮胶升降气缸上连接有刮胶板582,所述刮胶升降气缸可带动所述刮胶板582上下运动,所述刮胶板582的底侧设置有刮胶片583,所述刮胶片583可伸入所述储胶槽580内。刮胶板582可在刮胶平移电动导轨581、刮胶升降气缸的带动下分别作左右平移、上下运动,带动刮胶片583伸入到储胶槽580内,将储胶槽580表面的胶水刮平整。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升降气缸、上料平移电动导轨310与上料托盘320,所述上料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上料平移电动导轨310连接于所述上料升降气缸上,所述上料升降气缸可带动所述上料平移电动导轨310上下运动,所述上料托盘320连接于所述上料平移电动导轨310上,所述上料平移电动导轨310可带动所述上料托盘320前后运动,所述上料托盘320的右侧均匀排列有多个储料槽。上料托盘320可在上料升降气缸、上料平移电动导轨310的带动下分别作上下、前后平移运动,使得上料托盘320内的多个储料槽分别对准上料轨道210,通过工件移送装置可将不同储料槽内的工件分别移送入上料限位槽内,实现上料。
24.检查机构600主要提供图像检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查机构600包括检查基架与摄像头,所述检查基架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摄像头连接于所述检查基架上,所述摄像头朝向所述下料限位槽。摄像头固定在检查基架上,可检查进入下料限位槽内工件的涂胶情况。
25.如图4所示,工件移送机构800主要用于将工件在上料机构、上料限位槽、定位空间、下料限位槽内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件移送机构800包括移送平移电动导轨810、移送座820、移送升降气缸830、移送板840与移送压杆850,所述移送平移电动导轨810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移送座820连接于所述移送平移电动导轨810上,所述移送平移电动导轨810可带动所述移送座820左右运动,所述移送升降气缸830连接于所述移送座820上,所述移送压杆850连接于所述移送升降气缸830上,所述移送升降气缸830可带动所述移送压杆850上下运动。移送压杆850可在移送平移电动导轨810、移送升降气缸830上分别作左右平移、上下运动,从而带动压杆将上料机构内的工件拖出,并使其在上料限位槽、定位空间与下料限位槽内移动,实现对工件的移送。
26.在上述实施例中,工件移送机构800可只使用一个,此时需要等待工件完成点胶、检查后再复位,对下一个工件重复工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件移送机构800沿左右方向排列有两个。一个工件移送机构800将工件从上料机构内移出并经过上料限位槽进入到定位空间内,而另一个工件移送机构800将工件从定位空间移送入下料限位槽内,利用两个工件移送机构800分别对工件进行移送,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了等待时间。
27.为了方便对检查出的不良品进行自动收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轨道230的右侧还设置有排料机构,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排料基座、排料平移气缸710、排料轨道720与收集
箱730,所述收集箱730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收集箱730的顶侧设置有收集开口,所述收集箱730位于所述下料轨道230的右侧,所述排料基座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排料平移气缸710连接于所述排料基座上,所述排料轨道720连接于所述平移气缸上,所述排料平移气缸710可带动所述排料轨道720前后运动,所述排料轨道720的顶侧设置有排料限位槽,所述排料轨道720位于所述收集箱730的上方。当检查机构600检查出点胶完成后的工件点胶正常时,工件移送机构800可将工件移送入排料限位槽内,下料收集,当检查机构600检测出点胶完成后的工件不良时,排料平移气缸710带动排料轨道720后移,工件移送机构800将工件移出下料限位槽,工件从收集开口掉落到收集箱730内,对不良品进行收集,然后排料平移气缸710带动排料轨道720前移复位。
28.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端子涂胶检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00),所述工作台(100)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上料轨道(210)、定位机构(220)与下料轨道(230),所述上料轨道(210)的顶面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料限位槽,所述定位机构(220)内具有定位空间,所述下料轨道(230)的顶面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料限位槽,所述上料轨道(210)的左侧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工作台(100)上设置有工件移送机构(800),所述定位机构(220)的旁侧设置有点胶机构,所述下料轨道(230)的旁侧设置有检查机构(6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涂胶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220)包括定位基座(410)、顶升气缸(420)、顶板(430)、前定位座(440)、后定位座(450)前挡板(460)与后挡板(470),所述定位基座(410)连接于工作台(100)上,所述顶升气缸(420)连接于所述定位基座(410)上,所述顶板(430)连接于所述顶升气缸(420)上,所述顶升气缸(420)可带动所述顶板(430)上下运动,所述前定位座(440)与所述后定位座(450)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定位基座(410)的顶侧,所述顶板(430)位于所述前定位座(440)与所述后定位座(450)之间,所述前定位座(440)的后顶边设置有前定位台阶,所述后定位座(450)的前顶边设置有后定位台阶,所述前挡板(460)设置于所述前定位座(440)上,所述前挡板(460)的顶侧向后弯折并越过所述前定位台阶后形成前限位段,所述后挡板(470)设置于所述后定位座(450)上,所述后挡板(470)的顶侧向前弯折并越过所述后定位台阶后形成后限位段,所述前限位段、所述后限位段与所述顶板(430)之间形成所述定位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涂胶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构包括点胶基座(510)、点胶平移电动导轨(520)、点胶平移板(530)、点胶升降电动导轨(540)、点胶架(550)、点胶驱动电机(560)、转臂(570)、储胶槽(580)与点胶针(590),点胶基座(510)连接工作台(100)上,所述点胶平移电动导轨(520)连接于所述点胶基座(510)上,所述点胶平移板(530)连接于所述点胶平移电动导轨(520)上,所述点胶平移电动导轨(520)可带动所述点胶平移板(530)前后运动,所述点胶升降电动导轨(540)连接于所述点胶平移板(530)上,所述点胶架(550)连接于所述点胶升降电动导轨(540)上,所述点胶升降电动导轨(540)可带动所述点胶架(550)上下运动,所述点胶驱动电机(560)连接于所述点胶架(550)上,所述点胶驱动电机(560)驱动连接于所述转臂(570),所述点胶驱动电机(560)可带动所述转臂(570)转动,所述转臂(570)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点胶针(590)沿左右方向排列于所述转臂(570)的底侧,所述储胶槽(580)位于所述定位机构(220)的前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涂胶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0)上设置有刮胶平移电动导轨(581),所述刮胶平移电动导轨(581)上连接有刮胶平移板,所述刮胶平移电动导轨(581)可带动所述刮胶平移板左右运动,所述刮胶平移板上连接有刮胶升降气缸,所述刮胶升降气缸上连接有刮胶板(582),所述刮胶升降气缸可带动所述刮胶板(582)上下运动,所述刮胶板(582)的底侧设置有刮胶片(583),所述刮胶片(583)可伸入所述储胶槽(580)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涂胶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升降气缸、上料平移电动导轨(310)与上料托盘(320),所述上料升降气缸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上料平移电动导轨(310)连接于所述上料升降气缸上,所述上料升降气缸可带动所述上料平移电动导轨(310)上下运动,所述上料托盘(320)连接于所述上料平移电动导轨(310)上,所述上料平移电动导轨(310)可带动所述上料托盘(320)前后运动,所述上料托盘
(320)的右侧均匀排列有多个储料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涂胶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机构(600)包括检查基架与摄像头,所述检查基架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摄像头连接于所述检查基架上,所述摄像头朝向所述下料限位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涂胶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移送机构(800)包括移送平移电动导轨(810)、移送座(820)、移送升降气缸(830)、移送板(840)与移送压杆(850),所述移送平移电动导轨(810)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移送座(820)连接于所述移送平移电动导轨(810)上,所述移送平移电动导轨(810)可带动所述移送座(820)左右运动,所述移送升降气缸(830)连接于所述移送座(820)上,所述移送压杆(850)连接于所述移送升降气缸(830)上,所述移送升降气缸(830)可带动所述移送压杆(850)上下运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涂胶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移送机构(800)沿左右方向排列有两个。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涂胶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轨道(230)的右侧还设置有排料机构,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排料基座、排料平移气缸(710)、排料轨道(720)与收集箱(730),所述收集箱(730)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收集箱(730)的顶侧设置有收集开口,所述收集箱(730)位于所述下料轨道(230)的右侧,所述排料基座连接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排料平移气缸(710)连接于所述排料基座上,所述排料轨道(720)连接于所述平移气缸上,所述排料平移气缸(710)可带动所述排料轨道(720)前后运动,所述排料轨道(720)的顶侧设置有排料限位槽,所述排料轨道(720)位于所述收集箱(730)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端子涂胶检查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由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上料轨道、定位机构与下料轨道,所述上料轨道的顶面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料限位槽,所述定位机构内具有定位空间,所述下料轨道的顶面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料限位槽,所述上料轨道的左侧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工件移送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旁侧设置有点胶机构,所述下料轨道的旁侧设置有检查机构,本发明可由机械自动进行移送上料、点胶并检查,减少人工的操作,提高了对工件的点胶效率,并可在定位空间内对工件进行定位,工件在点胶时更加稳定,提高点胶质量。提高点胶质量。提高点胶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邓庙王 袁达 潘志业 刘海霞 叶梓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昭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4
技术公布日:2021/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3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