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外墙的安装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58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外墙的安装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过度的粗犷发展,一味追求利润导致传统建筑资源浪费;现场产生大量扬尘、噪音、污水、建筑残余垃圾,安全隐患及事故多发、员工工作环境差、施工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高。因此,建筑工业化迫在眉睫。

发展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以及城镇化建设,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完善装配式建筑部品生产及安装工艺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外墙维护结构安装工期长,施工环境恶劣,不便于后期的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外墙的安装固定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外墙结构安装工期长,施工环境恶劣,不便于后期的维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装配式外墙的安装固定装置,包括与外墙主体连接的固定座、将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式外墙连接于固定座的第一调节座和将至少一个第二装配式外墙连接于固定座的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均可在预设的方向活动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连接块和调节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外墙主体连接,所述调节块与所述第一调节座、第二调节座分别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外墙主体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块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第一调节座连接的第一安装滑槽和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第二调节座连接的第二安装滑槽,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滑槽和第二安装滑槽均为腰圆槽孔,所述第一安装滑槽的腰圆槽孔沿第一装配式外墙的安装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滑槽的腰圆槽孔沿第二装配式外墙的安装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座包括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第一部、与所述第一装配式外墙连接的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设置与所述第一安装滑槽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滑槽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第一座固螺栓连接;

所述第二部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腰圆孔,所述第一装配式外墙的墙体向外延伸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二座固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与第二部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轴线垂直,所述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设置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座包括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第三部、与第三部呈预设角度设置的第四部,所述第三部与第四部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筋;

所述第三部设置与所述第二安装滑槽对应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槽通过第三座固定螺栓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筋沿第二装配式外墙的安装方向设置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为腰圆孔,所述第二装配式外墙的墙体向外延伸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安装孔通过第四座固定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部与第四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三部或第四部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式外墙和第二装配式外墙均分别设置两个,两个第一装配式外墙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一调节座,两个第二装配式外墙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二调节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固定装置,与外墙主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座,通过第一调节座与第一装配式外墙连接,通过第二调节座与第二装配式外墙连接。第一调节座相对于外墙主体可在高度方向活动调节,第二调节座相对于外墙主体可在垂直于高度方向活动调节。该安装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与外墙主体、第一装配式外墙和第二装配式外墙装配时,在预设的方向活动调节,提高装配精度,缩短安装工期,简化施工环境,便于作业人员后期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固定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安装固定装置与外墙主体、第一装配式外墙和第二装配式外墙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调节座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调节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外墙主体;2、固定座;3、第一装配式外墙;4、第一调节座;5、第二装配式外墙;6、第二调节座;21、连接块;22、调节块;31、第一连接板;41、第一部;42、第二部;51、第二连接板;61、第三部;62、第四部;71、第一座固螺栓;72、第二座固螺栓;73、第三座固定螺栓;74、第四座固定螺栓;82、第二加强筋;221、第一安装滑槽;222、第二安装滑槽;411、第一安装孔;421、第二安装孔;611、第三安装孔;821、第四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外墙的安装固定装置,包括与外墙主体1连接的固定座2、将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式外墙3连接于固定座2的第一调节座4和将至少一个第二装配式外墙5连接于固定座2的第二调节座6,第一调节座4和第二调节座6相对于固定座2均可在预设的方向活动调节。

具体地,“预设的方向活动调节”可理解为,相对于外墙主体1的高度方向或垂直于高度方向活动调节。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预设的方向还可自定义为任意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配式外墙3和第二装配式外墙5均分别设置两个,两个第一装配式外墙3对称安装于第一调节座4,两个第二装配式外墙5对称安装于第二调节座6。具体地,两个第一装配式外墙3位于两个第二装配式外墙5的上方。第一调节座4相对于外墙主体1可在高度方向活动调节,第二调节座6相对于外墙主体1可在垂直于高度方向活动调节。该安装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与外墙主体1、第一装配式外墙3和第二装配式外墙5装配时,在预设的方向活动调节,提高装配精度,缩短安装工期,简化施工环境,便于作业人员后期的维护。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固定座2包括连接块21和调节块22,连接块21与外墙主体1连接,调节块22与第一调节座4、第二调节座6分别可拆卸的连接。

可选地,连接块21与调节块22垂直设置,连接块21通过焊接座与外墙主体1焊接固定。调节块22的上部与两个第一装配式外墙3连接,调节块22的下部与两个第二装配式外墙5连接。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调节块22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与第一调节座4连接的第一安装滑槽221和至少一个用于与第二调节座6连接的第二安装滑槽222,其中:

第一安装滑槽221和第二安装滑槽222均为腰圆槽孔,第一安装滑槽221的腰圆槽孔沿第一装配式外墙3的安装方向设置,第二安装滑槽222的腰圆槽孔沿第二装配式外墙5的安装方向设置。

本实施例中,调节块22包括两个第一安装滑槽221,用于与第一调节座4连接。第一安装滑槽221为腰圆槽孔,沿外墙主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一调节座4与两个第一安装滑槽221对应安装,且沿第一安装滑槽221的腰圆槽孔的方向带动第一装配式外墙3进行高度方向的微调。

调节块22包括两个第二安装滑槽222,用于与第二调节座6连接。第二安装滑槽222为腰圆槽孔,沿垂直于外墙主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二调节座6与两个第二安装滑槽222对应安装,且沿第二安装滑槽222的腰圆槽孔的方向带动第二装配式外墙5进行垂直于高度方向的微调。

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调节座4包括与固定座2连接的第一部41、与第一装配式外墙3连接的第二部42;

第一部41设置与第一安装滑槽221对应的第一安装孔411,第一安装滑槽221与第一安装孔411通过第一座固螺栓71连接;

第二部42设置第二安装孔421,第二安装孔421为腰圆孔,第一装配式外墙3的墙体向外延伸第一连接板31,第一连接板31与第二安装孔421通过第二座固螺栓72连接。

具体地,第一部41设置两个第一安装孔411,与第一安装滑槽221的两个腰圆槽孔一一对应连接。安装时,第一部41可沿腰圆槽孔的方向进行微调,再由第一座固螺栓71紧固。

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装配式外墙3的墙体向外分别延伸一个第一连接板31,第一连接板31平行于第二部42。第二部42设置两个第二安装孔421,每一个第一连接板31分别对应一个第二安装孔421固定安装。第二安装孔421为腰圆孔,腰圆孔沿垂直于外墙主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安装时,第一连接板31可沿腰圆孔的方向进行微调,从而带动两个第一装配式外墙3活动调节。

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部41与第二部42呈直角设置,第一安装孔411的中轴线与第二安装孔421的中轴线垂直,第一部41与第二部42之间设置第一加强筋81。

第一加强筋81用于增加第一部41与第二部42的强度,增加第一调节座4整体的承重强度。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二调节座6包括与固定座2连接的第三部61、与第三部61呈预设角度设置的第四部62,第三部61与第四部62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筋82;

第三部61设置与第二安装滑槽222对应的第三安装孔611,第三安装孔611与第二安装槽221通过第三座固定螺栓73连接;

第二加强筋82沿第二装配式外墙5的安装方向设置第四安装孔821,第四安装孔821为腰圆孔,第二装配式外墙5的墙体向外延伸第二连接板51,第二连接板51与第四安装孔821通过第四座固定螺栓74连接。

优选地,第三部61与第四部62垂直设置,第二加强筋82位于第三部61或第四部62的中部,第二调节座6的对称结构便于对称安装两个第二装配式外墙5。

具体地,第二安装滑槽222为腰圆槽孔,垂直于外墙主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三安装孔611与第二安装滑槽222对应,通过第三座固定螺栓73紧固连接。安装时,第三安装孔611沿第二安装滑槽222的腰圆槽孔方向进行微调,再通过第三座固定螺栓73紧固。

第二加强筋82位于第三部61与第四部62之间,一方面用于增加第二调节座6整体的承重强度;另一方面,沿外墙主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第四安装孔821,用于与第二装配式外墙5固定安装。

本实施例中,第二装配式外墙5的墙体向外延伸两个平行的第二连接板51,两个第二连接板51分别位于第四安装孔821的两侧,第四安装孔821为腰圆孔,沿外墙主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

第二装配式外墙5的墙体向外延伸第二连接板51,第二连接板51上设置安装孔。安装时,第四座固定螺栓74依次穿过一侧的第二连接板51的安装孔、第四安装孔821、另一侧的第二连接板51的安装孔,并沿外墙主体1的高度方向进行微调,最后由第四座固定螺栓74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外墙的安装固定装置,安装过程为:

先将固定座2安装固定于外墙主体1。再将第一调节座4、第二调节座6分别固定安装于固定座2。最后,将第一装配式外墙3安装于第一调节座4,将第二装配式外墙5安装于第二调节座6。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外墙的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外墙主体连接的固定座、将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式外墙连接于固定座的第一调节座和将至少一个第二装配式外墙连接于固定座的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均可在预设的方向活动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连接块和调节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外墙主体连接,所述调节块与所述第一调节座、第二调节座分别可拆卸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外墙主体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第一调节座连接的第一安装滑槽和至少一个用于与所述第二调节座连接的第二安装滑槽,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滑槽和第二安装滑槽均为腰圆槽孔,所述第一安装滑槽的腰圆槽孔沿第一装配式外墙的安装方向设置,所述第二安装滑槽的腰圆槽孔沿第二装配式外墙的安装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座包括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第一部、与所述第一装配式外墙连接的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设置与所述第一安装滑槽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滑槽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第一座固螺栓连接;

所述第二部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为腰圆孔,所述第一装配式外墙的墙体向外延伸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二座固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与第二部呈直角设置,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轴线垂直,所述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设置第一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座包括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第三部、与第三部呈预设角度设置的第四部,所述第三部与第四部之间设置第二加强筋;

所述第三部设置与所述第二安装滑槽对应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槽通过第三座固定螺栓连接;

所述第二加强筋沿第二装配式外墙的安装方向设置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为腰圆孔,所述第二装配式外墙的墙体向外延伸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四安装孔通过第四座固定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与第四部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第三部或第四部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式外墙和第二装配式外墙均分别设置两个,两个第一装配式外墙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一调节座,两个第二装配式外墙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二调节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外墙的安装固定装置,包括与外墙主体连接的固定座、将至少一个第一装配式外墙连接于固定座的第一调节座和将至少一个第二装配式外墙连接于固定座的第二调节座,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相对于所述固定座均可在预设的方向活动调节。该安装固定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与外墙主体、第一装配式外墙和第二装配式外墙装配时,在预设的方向活动调节,提高装配精度,缩短安装工期,简化施工环境,便于作业人员后期的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国
技术研发日:2020.07.24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4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