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和传输线。
背景技术:
手机等电子设备中的射频模组需要设置用于接地的线缆,通常在电子设备的壳体上设置导电点,线缆与该导电点电性连接,实现接地。但是,在相关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线缆和壳体的连接处结构复杂,具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传输线,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缺陷。
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设置有安装槽,和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导电点;
线缆,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导电点电性连接;以及
连接件,与所述线缆未连接所述导电点的部分相连,并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线缆的径向向外凸出,至抵靠所述安装槽的内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套接在所述线缆上,且包括至少两个围绕所述线缆分布的弹性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片包括:
连接部,与所述线缆相连;以及
凸出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凸出部沿所述线缆的径向向外凸出,并抵靠所述安装槽的内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线缆的圆周方向,相邻所述弹性片的凸出部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弹性片沿所述线缆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线缆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的导电件,且所述导电件还与所述导电点电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套接在所述线缆上,并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部相连。
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的传输线,所述传输线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所述传输线包括:
线缆;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线缆相连,并沿所述线缆的径向向外凸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套接在所述线缆上,且包括至少两个围绕所述线缆分布的弹性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片包括:
连接部,与所述线缆相连;以及
凸出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凸出部沿所述线缆的径向向外凸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线缆的圆周方向,相邻所述弹性片的凸出部之间具有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弹性片沿所述线缆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线缆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的导电件,且所述导电件还与所述导电点电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套接在所述线缆上,并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部相连。
本公开提供的电子设备和传输线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连接件将线缆安装在壳体上的安装槽内,简化线缆和壳体的连接结构。特别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对于壳体上安装槽可以设置为等宽槽,进而降低壳体的结构复杂度,便于制备与生产。并且,连接件与线缆未与导电点电性连接处相接,此时,线缆直接与壳体上的导电点电性连接。据此,降低了线缆与壳体电性连接的难度。当线缆用作接地线缆时,采用该方案能够降低接地不良率。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及组装操作方便、连接可靠性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线缆和连接件径向截面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传输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示例。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0a、传输线200a和卡扣300a。在壳体100a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0a和第二安装槽120a,第二安装槽120a的宽度大于第一安装槽110a的宽度。在第二安装槽120a内设置有导电点。卡扣300a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20a内,并与导电点电性连接。卡扣300a的开口朝向安装槽110a的外部。传输线200a的一部分设置在第一安装槽110a内,另一部分通过开口卡在卡扣300a内。并且,传输线200a还与卡扣300电性连接。据此,通过卡扣300a实现传输线200a和壳体100a上导电点的电性连接,进而实现传输线200a接地。
但是,采用这样的方案的结构较为复杂,通过卡扣300a与传输线200a,卡扣300a与壳体100a的导电点同时有效导通,才能够保障传输线200a的接地效果。据此,采用该方案导致传输线的接地不良率较高,并且增加了壳体加工复杂程度。特别是,在壳体100a上需要单独加工与卡扣300a匹配的第二安装槽120a。
基于上述情况,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传输线,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存在的技术问题。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手持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computer,um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0、线缆200和连接件300。
壳体100设置有安装槽11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安装槽110的宽度沿安装槽110的延伸方向基本不变。其中,“基本不变”是指安装槽110不同位置处的宽度差小于或者等于2mm。在这样的情况下,安装槽110具有等宽结构。
并且,在安装槽110内还设置有导电点(图上未示出)。可选地,壳体110为导电壳体,例如金属壳体。可选地,壳体110为绝缘壳体(例如塑胶壳体),在安装槽110内设置有导电构件(例如金属构件),导电构件暴露在安装槽110内的部分形成导电点。
线缆200设置在安装槽110内,并与导电点电性连接。示例地,线缆200包括线缆主体210,和设置在线缆主体210上的导电件220。
线缆主体210为同轴线缆,并具体包括导线束和包裹在导线束外的绝缘层。其中,导线束包含接地线。在线缆200的绝缘层上设置开口,以暴露内部导线束。进而,使得导线束中的接地线通过开口与导电件220电性连接。
导电件220套接在线缆主体210上,并箍紧线缆主体210。并且,导电件220设置在安装槽110内,与导电点电性连接。以此方式,实现线缆200与导电件的电性连接。
连接件300与线缆200未连接导电点的部分相连。示例地,连接件300与线缆主体210相连,并与导电件220错开设置。并且,连接件300设置在安装槽110内,连接件300沿线缆200的径向向外凸出,至抵靠安装槽110的内壁。
通过连接件300将线缆200安装在安装槽110内。其中,连接件300与线缆200未连接导电点的部分相连,使得线缆200直接与壳体100上导电点电性导通。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线缆和连接件的径向截面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300套接在线缆200(具体为线缆主体210)上,且包括至少两个围绕线缆200分布的弹性片310。例如图3所示,连接件300包括三个围绕线缆200分布的弹性片310。以此方式,连接件300稳定连接线缆200。并且,可选地,至少两个弹性片310沿线缆200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使得连接件300对线缆200施加均匀的作用力。
继续参照图2,对于任一个弹性片310来说,该弹性片310包括:连接部311和凸出部312,其中,连接部311至少与凸出部312的一端相连,在图2中,弹性片310中在凸出部312两端均设置有连接部311。以此方式,提高整体连接件300与安装槽110的连接稳定性。
连接部311用于与线缆200连接。可选地,在连接件300中,至少两个弹性片310的连接部311相连形成环形。据此,围成环形的连接部311使得连接件300箍在线缆200的外部。并且,连接部311所成的环形结构具有缺口311a,通过缺口311a便于将弹性片310的连接部311套设在线缆200的外部。
凸出部312与连接部311相连,并且,凸出部312沿线缆200的径向向外凸出。凸出部312具有弹性,受外力作用朝指向线缆200的方向内陷。据此,凸出部312用于抵靠在安装槽的内壁上,实现连接件300和壳体100的连接。可选地,连接件300的最大外径(也即,连接件300在凸出部312处的外径)大于安装槽的宽度。采用这样的方式,在连接件300与线缆200组装后,凸出部312受安装槽110的限制以紧密抵靠在安装槽110的内壁上,进而将线缆200的限位在安装槽110内。
可选地,沿线缆200的圆周方向,相邻弹性片310的凸出部312之间具有间隙312a。据此,使得凸出部312具有形变空间,得以稳定设置在安装槽110内。
此外,连接件300还与线缆200的导电件220相连。示例地,连接件300和导电件220均套接在线缆主体210上,连接件300中弹性片310的连接部311与导电件220相连。可选地,连接部311与导电件220为一体结构,也即导电件220和连接件300为一体结构。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连接件300将线缆200安装在壳体100上的安装槽110内,简化线缆200和壳体100的连接结构。特别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对于壳体100上安装槽110可以设置为等宽槽,进而降低壳体100的结构复杂度,便于制备与生产。
并且,线缆200直接与壳体100上的导电点电性连接,无需通过连接件300实现与导电点导通。据此,降低了线缆200与壳体100电性连接的难度。当线缆200用作接地线缆时,采用该方案降低了接地不良率。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及组装操作方便、连接可靠性高等特点。采用该电子设备可有效缩短组装时间,提高组装良率,并降低电子设备壳体100的加工难度。此外,通过连接件300连接线缆200和壳体100,减少了额外的连接零件,降低电子设备硬件成本。
基于上述提供的电子设备,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线,该传输线应用于上述提供的电子设备。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传输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并结合图2,传输线400包括线缆200和连接件300。
线缆200用于安装在壳体的安装槽内,并与安装槽内的导电点电性连接。可选地,线缆200包括线缆主体210,和设置在线缆主体210上的导电件220。
可选地,线缆主体210为同轴线缆,并具体包括导线束,以及包裹在导线束外的绝缘层。其中,导线束包含接地线。在线缆200的绝缘层上设置开口,以暴露内部线束。进而,导线束中的接地线通过开口与导电件220电性连接。
导电件220套接在线缆主体210上,并箍紧线缆主体210。并且,导电件220设置在安装槽内,与导电点电性连接。以此方式,实现线缆200与导电点的电性连接。
连接件300与线缆200相连。并且,连接件300沿线缆200的径向向外凸出。连接件300用于设置在壳体的安装槽内,连接件300向外凸出的部分用于抵靠安装槽的内壁。进而,将线缆200安装在壳体的安装槽内。并且,连接件300和导电件220在线缆主体210上错开设置,据此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时,线缆200直接与壳体上导电点电性导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300套接在线缆200上,且包括至少两个围绕线缆200分布的弹性片310。例如图3所示,连接件300包括三个围绕线缆200分布的弹性片310。以此方式,连接件300稳定连接线缆200。并且,可选地,至少两个弹性片310沿线缆200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使得连接件300对线缆200施加均匀的作用力。
继续参照图2和图4,对于任一个弹性片310来说,该弹性片310包括:连接部311和凸出部312,其中,连接部311至少与凸出部312的一端相连,在图2中,弹性片310中在凸出部312两端均设置有连接部311。以此方式,提高整体连接件300与安装槽的连接稳定性。
连接部311用于与线缆200连接。可选地,在连接件300中,至少两个弹性片310的连接部311相连形成环形。据此,围成环形的连接部311使得连接件300箍在线缆200的外部。并且,连接部311所成的环形结构具有缺口311a,通过缺口311a便于将弹性片310的连接部311套设在线缆200的外部。
凸出部312与连接部311相连,并且,凸出部312沿线缆200的径向向外凸出。凸出部312具有弹性,受外力作用朝指向线缆200的方向内陷。据此,凸出部312用于抵靠在安装槽的内壁上,实现连接件300和壳体的连接。可选地,连接件300的最大外径(也即,连接件300在凸出部312处的外径)大于安装槽的宽度。采用这样的方式,在连接件300与线缆200组装后,凸出部312受安装槽的限制以紧密抵靠在安装槽的内壁上,进而将线缆200的限位在安装槽内。
可选地,沿线缆200的圆周方向,相邻弹性片310的凸出部312之间具有间隙312a。据此,使得凸出部312具有形变空间,得以稳定设置在安装槽内。
此外,连接件300还与线缆200的导电件220相连。示例地,连接件300和导电件220均套接在线缆主体210上,连接件300中弹性片310的连接部311与导电件220相连。可选地,连接部311与导电件220为一体结构,也即导电件220和连接件300为一体结构。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传输线400,通过连接件300能够将线缆200安装在壳体上的安装槽内,简化传输线400和壳体的连接结构。并且,线缆200直接与壳体上的导电点电性连接,无需通过连接件300实现与导电点导通。据此,降低了传输线400与壳体电性连接的难度。当传输线400用作接地线时,采用该方案降低了接地不良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上述权利要求指出。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设置有安装槽,和位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导电点;
线缆,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导电点电性连接;以及
连接件,与所述线缆未连接所述导电点的部分相连,并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线缆的径向向外凸出,至抵靠所述安装槽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套接在所述线缆上,且包括至少两个围绕所述线缆分布的弹性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包括:
连接部,与所述线缆相连;以及
凸出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凸出部沿所述线缆的径向向外凸出,并抵靠所述安装槽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线缆的圆周方向,相邻所述弹性片的凸出部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弹性片沿所述线缆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缆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的导电件,且所述导电件还与所述导电点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套接在所述线缆上,并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部相连。
8.一种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应用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传输线包括:
线缆;以及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线缆相连,并沿所述线缆的径向向外凸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套接在所述线缆上,且包括至少两个围绕所述线缆分布的弹性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包括:
连接部,与所述线缆相连;以及
凸出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凸出部沿所述线缆的径向向外凸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线缆的圆周方向,相邻所述弹性片的凸出部之间具有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弹性片沿所述线缆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缆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的导电件,且所述导电件还与所述导电点电性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套接在所述线缆上,并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部相连。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