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实壁哈夫管。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电缆和电力电缆的飞速发展,电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作用也愈加重要,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缆的走线环境不同,为防止电缆损坏,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保护,目前多采用电缆保护管,电缆保护管敷设在电缆外层,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电缆保护管主要安装在通讯电缆与电力线交叉的地段,防止电力线发生断线造成短路事故,引起通讯电缆和钢丝绳带电,以保护电缆、交换机、机芯板,以至整机不被烧坏,对电力线磁场干扰也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
现在采用的电缆保护管多为电缆套管套接,在电气安装中用于保护电线、电缆布线,允许电线、电缆的穿入与更换。现有的电缆套管安装比较麻烦,需要从电缆一端接入套管进行保护,费时费力。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壁哈夫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实壁哈夫管,包括本体,本体的外周壁横截面为圆形,本体的内周壁设有向管内凸出的光滑弧形体,所述本体由两个半圆管中心对称卡合而成,所述半圆管一端为凸起,另一端为凹槽,凸起与凹槽匹配卡合,所述凸起的内侧设有第一弧形尖、第一弧形凹口,凹槽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弧形尖、第二弧形凹口,第一弧形尖与第二弧形凹口匹配,第二弧形尖与第一弧形凹口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光滑弧形体包括第一段弧、第二段弧,所述第一段弧位于凸起内侧底部,第二段弧位于凹槽内牙内侧,在凸起与凹槽匹配卡合时,第一段弧与第二段弧拼接呈光滑弧。
进一步地,所述半圆管为一体结构,所述半圆管为聚氨酯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顶部外侧呈弧形、内侧为尖角,所述内牙的顶部呈弧形,凹槽的底部设有与尖角匹配的槽沟。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内壁设有第一导热层,本体外壁设有第二导热层,本体设有若干开孔,第一导热层通过导热柱穿过开孔与第二导热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层、第二导热层为铝合金层,第一导热层的厚度为0.2-0.5mm,第二导热层的厚度为0.1-0.3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哈夫管由两个半圆管扣合卡接形成,半圆管是标准件,利于生产,也利于安装,设置的光滑弧形体位于管内部,走线时能避免直棱直角的影响,方便电缆布设管内,也降低安装难度,同时还能保持哈夫管外壁圆形完整度,利于哈夫管铺设;设置的导热层利于电缆散热,满足电缆密集布设散热需求,在电缆因故障引起发热时,尽量将热量散去,降低对周围电缆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生产工艺也简单,安装快捷方便,实用性强,适于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半圆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热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半圆管;11、凸起;12、凹槽;2、光滑弧形体;21、第一段弧;22、第二段弧;3、内牙;1101、第一弧形尖;1102、第一弧形凹口;1103、尖角;1201、第二弧形尖;1202、第二弧形凹口;1203、槽沟;4、第一导热层;5、第二导热层;101、开孔。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实壁哈夫管,包括本体,本体的外周壁横截面为圆形,参见附图1示出,外周壁没有凸出物或凸出段,如此光滑外壁利于哈夫管的铺设。本体的内周壁设有向管内凸出的光滑弧形体2,参见附图1中示出,光滑弧形体2是一弧形结构,光滑流线的设计,使得位于管内的凸出部分不会影响电缆的布设,若为直棱直角的,电缆可能会卡住,亦或是尖角1103长期对电缆挤压造成电缆变更损害。这里的本体由两个半圆管1中心对称卡合而成,见附图2示出,半圆管1一端为凸起11,另一端为凹槽12,凸起11与凹槽12匹配卡合,半圆管1为标准件,两个半圆管1即可扣合呈管,标准件生产时方便,安装时也方便。凸起11的内侧设有第一弧形尖1101、第一弧形凹口1102,凹槽12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弧形尖1201、第二弧形凹口1202,参见附图2中示出,第一弧形尖1101与第二弧形凹口1202匹配,第二弧形尖1201与第一弧形凹口1102匹配,弧形尖与弧形凹口的配合,能起到卡接的作用,同时可当做滑道滑轨,两个半圆管1能依靠该结构滑动,而弧形的设置,利于扣合卡合,方便凸起11与凹槽12的对接。优选地,凸起11的顶部外侧呈弧形、内侧为尖角1103,内牙3的顶部呈弧形,凹槽12的底部设有与尖角1103匹配的槽沟,凸起11的弧形利于与凹槽12对接,尖角1103与沟槽1203的配合,利于凸起11卡合凹槽12时保证卡合到位,避免出现大空隙造成卡合不牢固,同时还可作为卡合严密的接触点,保障卡合的紧密性。
本例中光滑弧形体2包括第一段弧21、第二段弧22,第一段弧21位于凸起11内侧底部,第二段弧22位于凹槽12内牙3内侧,见附图2示出,在凸起11与凹槽12匹配卡合时,第一段弧21与第二段弧22拼接呈光滑弧,见附图1示出,在两个半圆管1扣合后,其凸起11与凹槽12互相卡合,并且使得第一段弧21、第二段弧22衔接形成一条弧,保证本体内壁的光滑性,进而利于电缆在内部布设,不会出现棱角对电缆造成损害或影响。
电缆在管内使用时,会有发热,为利于散热,在保护电缆的前提下,一般不适合开设通风孔,本例的本体内壁设有第一导热层4,本体外壁设有第二导热层5,本体设有若干开孔101,第一导热层4通过导热柱穿过开孔101与第二导热层5连接。导热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散热性能,才外导热材质一般为硬质材质,加强本体强度,安装时,第一导热层4、第二导热层5分别放在管壁两侧,用导热柱连接即可,这里的导热柱可选铆钉之类的连接件,方便安装。导热柱设置的数量及直径大小,根据散热需求设定,包括本体直径、内部电缆数量、散热量、导热层导热系数等,目的为实现散去管内电缆的热量,降低发热对电缆造成的影响。这里的第一导热层4、第二导热层5为铝合金层,铝合金具有优良导热性能,同时材质易得,成本低,强度好,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材质的导热材料。第一导热层4的厚度为0.2-0.5mm,第二导热层5的厚度为0.1-0.3mm,导热层的厚度不易过大,在满足导热散热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导热层可单独设置,不作为本体厚度计量,亦或导热层作为本体部分结构,本体的厚度包含导热层,根据实际中对本体与导热层的厚度及强度要求选择。本体为金属制本体、塑料制本体,本体的材质可采用pvc、聚氨酯等,优选采用聚氨酯制作本体,聚氨酯本体刚度高、拉伸度强、耐高低温、电绝缘高、导热性优、耐腐耐水、阻燃性强、内壁光滑、安全环保,半圆管1最好采用一体结构,直接一次挤出成型生产,按标准件。
本实用新型哈夫管由两个半圆管1扣合卡接形成,半圆管1是标准件,利于生产,也利于安装,设置的光滑弧形体2位于管内部,走线时能避免直棱直角的影响,方便电缆布设管内,也降低安装难度,同时还能保持哈夫管外壁圆形完整度,利于哈夫管铺设;设置的导热层利于电缆散热,满足电缆密集布设散热需求,在电缆因故障引起发热时,尽量将热量散去,降低对周围电缆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1.一种实壁哈夫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本体的外周壁横截面为圆形,本体的内周壁设有向管内凸出的光滑弧形体,所述本体由两个半圆管中心对称卡合而成,所述半圆管一端为凸起,另一端为凹槽,凸起与凹槽匹配卡合,所述凸起的内侧设有第一弧形尖、第一弧形凹口,凹槽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弧形尖、第二弧形凹口,第一弧形尖与第二弧形凹口匹配,第二弧形尖与第一弧形凹口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壁哈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弧形体包括第一段弧、第二段弧,所述第一段弧位于凸起内侧底部,第二段弧位于凹槽内牙内侧,在凸起与凹槽匹配卡合时,第一段弧与第二段弧拼接呈光滑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壁哈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管为一体结构,所述半圆管为聚氨酯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壁哈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顶部外侧呈弧形、内侧为尖角,所述内牙的顶部呈弧形,凹槽的底部设有与尖角匹配的槽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壁哈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壁设有第一导热层,本体外壁设有第二导热层,本体设有若干开孔,第一导热层通过导热柱穿过开孔与第二导热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实壁哈夫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层、第二导热层为铝合金层,第一导热层的厚度为0.2-0.5mm,第二导热层的厚度为0.1-0.3mm。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