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力电子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盖板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载控制器(on-boardcontroller,obc)、直流变换器(directcurrent,dcdc)以及powerdistributionunit(protocoldataunit,pdu)等模块的单体或集成产品中,内部均有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的屏蔽需求,通常由屏蔽盖来实现电磁屏蔽。然而,传统的屏蔽盖通常没有定位功能,不利于组装装配,并且装配后存在较大的装配偏差,影响装配精度。
如图1所示,为解决屏蔽盖装配精度的问题,可以在屏蔽盖的支脚11处设置卡边12,由卡边12卡接到电路板上的定位孔实现定位。但是,这种屏蔽盖的卡边12多设置于支脚11的自由端,使得卡边12的自由端与盖主体10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因此会大大增加屏蔽盖的加工胚料的面积(屏蔽盖通常由钣金材料构成,而将卡边12设于支脚的自由端11需要较大的钣金材料来加工制成,即需要展开面积较大的钣金材料),从而降低了材料利用率,使得该屏蔽盖需要较高的制成成本。
结合图2所示,在屏蔽盖安装到电路板13时,支脚11的锁紧板111压贴到电路板13的表面,而由于卡边12与锁紧板111之间具有折弯圆角,因此卡边12与锁紧板之间111的折弯圆角会与电路板13发生干涉,导致锁紧板111无法可靠贴合到电路板13的表面且致使支脚11变形,不仅容易造成支脚的变形损坏,还会大大降低屏蔽盖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上述屏蔽盖将用于定位的卡边设于支脚的自由端,导致材料利用率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盖板及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盖板,包括盖主体和支脚,且所述支脚的远离所述盖主体的一端具有用于锁紧固定到电路板的安装部;所述盖板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盖主体连接的第一定位构件,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自由端突出于所述盖主体所在平面,并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定位构件配合以限定所述盖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可选地,所述支脚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盖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盖主体弯折以架高所述盖主体,所述安装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弯折,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相对于所述盖主体弯折,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支撑部的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盖主体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远离所述盖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盖主体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支脚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位于所述盖主体的同一边缘,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与其位于同一边缘的所述支脚的所述支撑部之间间隔预定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构件包括连接部和定位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盖主体的边缘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支脚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位于所述盖主体的同一边缘,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连接部与其位于同一边缘的所述支脚的支撑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定位部与其位于同一边缘的所述支脚的支撑部间隔预设距离。
可选地,所述盖主体的至少一条边缘包括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所述第一边缘部由该条边缘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盖主体的中心凹陷形成,该条边缘的除所述第一边缘部以外的部分为第二边缘部,所述支脚和/或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与所述第一边缘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脚及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盖主体的至少两条边缘设置有所述支脚,所述盖主体的至少两条边缘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构件。
可选地,所述盖主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支脚的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的表面为圆弧面;和/或
所述盖主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的表面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电路板;和
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盖板,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定位构件为开设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远离所述盖主体的一端插入所述定位孔以限定所述盖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盖板及电子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构件,以达成盖板的定位功能,并且,第一定位构件固定连接于盖主体,由此可缩减第一定位构件的自由端到盖主体之间的距离,从而缩减了盖板的加工胚料的面积,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还能够减小加工切除面积,既降低了加工难度,又能够大大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此外,由于第一定位构件固定连接于盖主体,因此第一定位构件不会与电路板发生干涉,多个支脚的安装部能够牢固可靠的压贴到电路板的表面,不仅保证了安装的稳定性,还避免了支脚的变形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盖板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盖板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该盖板可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电子装置中,例如机载控制器(on-boardcontroller,obc)、直流变换器(directcurrent,dcdc)以及powerdistributionunit(protocoldataunit,pdu)等模块的单体或集成产品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盖板既可以是用于进行电磁屏蔽的屏蔽盖,也可以是起到其他功能的盖板,例如与电子装置的壳体配合形成收容空间的盖板等,在此不作限制。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盖板包括盖主体2和支脚3,且支脚3远离盖主体2的一端设有安装部31,该安装部31用于锁紧到电路板5,以将盖板固定在电路板5。例如通过螺栓将安装部31锁紧在电路板5上。在实际应用中,支脚3具体可与盖主体2一体成型,例如由钣金材料裁切后通过折弯一体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支脚3也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盖主体2,具体加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本实施例的盖板还包括至少一个与盖主体2固定连接的第一定位构件4,该第一定位构件4可以与盖主体2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到盖主体2。第一定位构件4与盖主体2一体成型时,有利于提高第一定位构件4与盖主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也可降低加工难度,避免需要较复杂的组装装配。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构件4的自由端突出于盖主体2所在平面,并且与电路板5上的第二定位构件51配合,从而限定盖板与电路板5之间的相对位置。例如,第二定位构件51可为电路板5上的定位孔,第一定位构件4可为一端连接于盖主体2的凸条,该凸条的自由端与定位孔相适配,因此在盖板可通过凸条的自由端插入到定位孔的方式定位在电路板5上。再例如,第一定位构件4可为一端连接于盖主体2的凸条,该凸条的远离盖主体2的一端的侧面形成有第一卡合突起,第二定位构件51可以为自电路板5朝向盖主体2延伸的凸条,该凸条的远离电路板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卡合突起,第一卡合突起和第二卡合突起相卡合以限定盖板与电路板5之间的相对位置。
上述盖板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构件4,可达成对盖板的定位功能,使得盖板不会发生偏斜,提高了盖板的装配精度。并且,第一定位构件4固定连接于盖主体2,由此可缩减第一定位构件4的自由端到盖主体2之间的距离,从而缩减了盖板的加工胚料的面积,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还能够减小加工切除面积(即是使钣金材料的裁切加工更加简单),既降低了加工难度,又能大大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使得本实施例的盖板具有较高的结构实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定位构件4可以为直线形或平板形。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第一定位构件4可以为平板状,如此可提高第一定位构件4的结构强度,避免第一定位构件4较容易碰撞变形而增大装配难度。
第一定位构件4呈直线形或平板形,不仅能够有效简化第一定位构件4的结构设计(直线形或平板形的结构容易加工),提高加工方便性,同时还能够缩小用于构成盖板的加工胚料的面积(即钣金材料的大小),从而降低材料成本,以便于控制制造成本。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支脚3还包括支撑部32,支撑部32的一端与盖主体2连接,另一端与安装部31连接,且支撑部32相对于盖主体2弯折,从而在安装部31锁紧固定到电路板5上时,盖主体2可通过支撑部32架高,实现与电路板5之间的间隔设置,盖主体2与电路板5之间的空间可用于设置电子元件。另外,上述安装部31相对于支撑部32弯折,第一定位构件4相对于盖主体2弯折,且第一定位构件4的延伸方向与支撑部32的延伸方向相同,这样有利于盖板的安装操作,且有利于提升盖板安装到电路板5上的稳定性。安装部31可以沿平行于盖主体2的平面方向的方式设置,这样盖板通过安装部31锁紧到电路板5时,盖主体2能够平行于电路板5。第一定位构件4可沿垂直于盖主体2所在平面的方向设置,如此,便于盖板与电路板5之间的定位安装。
并且,支撑部32的与安装部31连接的一端与盖主体2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定位构件4的远离盖主体2的一端与盖主体2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即是使第一定位构件4的自由端突出于安装部31所在平面。这样,当第二定位构件51为电路板5上的定位孔,在安装部31贴合锁紧到电路板5上时,第一定位构件4的自由端能够插入到定位孔内,避免第一定位构件4的长度较短无法伸展到电路板5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支脚3与第一定位构件4在盖主体上的分布方式可以有多种。
例如,在实施例1中,至少一个支脚3与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构件4位于盖主体2的同一边缘,这样可以缩减盖板的加工胚料的面积。并且,第一定位构件4和与其位于同一边缘的支脚3的支撑部32之间间隔预定距离(该预设距离的大小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避免装配操作时第一定位构件4与支脚3相互干扰,提高组装方便性。
再例如,在实施例2中,第一定位构件4包括连接部和定位部(定位部具体为第一定位构件4的自由端),连接部的一端与盖主体2的边缘连接,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定位部连接。至少一个支脚3和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构件4位于盖主体2的同一边缘。第一定位构件4的定位部和与其位于同一边缘的支脚3的支撑部32间隔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的大小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且第一定位构件4的连接部和与其位于同一边缘的支脚3的支撑部32一体成型,这样能够有效提高第一定位构件4和支脚3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盖板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第一定位构件4和/或支脚3受外部碰撞冲击而较容易发生变形错位,致使盖板安装困难。同时,可以使得加工过程中所需切除胚料部分更少,提高材料利用率。
其中,实施例2具有多种实施方式,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例如,在盖主体2的一个边缘中,该边缘连接有一个支脚3和一个第一定位构件4,第一定位构件4的连接部与支脚3的支撑部32一体成型,且第一定位构件4的定位部与支脚3的支撑部32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例如,在盖主体2的一个边缘中,该边缘连接有一个支脚3和两个第一定位构件4,且支脚3位于两个定位构件4之间。两个第一定位构件4的连接部分别与支脚3的支撑部32一体成型,且两个第一定位构件4的定位部分别与支脚3的支撑部32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盖主体2的至少一条边缘由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构成,其中第一边缘部朝向盖主体2的中心凹陷(第一边缘具体可由该边缘朝向盖住体2的中心凹陷的部分形成)。第二边缘部即为该边缘除第一边缘部以外的部分,支脚3和/或第一定位构件4可以固定连接于第一边缘部,如此,可以有效缩减盖板的尺寸,减小盖板的体积重量,也可以适配于需要避空设计的环境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图4,上述盖板的支脚3和第一定位构件4的数量均为多个。盖主体2的至少两条边缘设置有支脚3,以保证支脚3能够平稳支撑盖主体2,确保盖板在电路板5上的安装稳定可靠,避免盖板受力晃动。并且,盖主体2的至少两条边缘设有第一定位构件4,从而提高盖板的定位强度。
例如,盖主体2的两个相背的边缘上分别设有两个支脚3和一个第一定位构件4,每一边缘上的两个支脚3分别位于所在边缘的两端,第一定位构件4位于两个支脚3之间,且第一定位构件4的连接部与其中一个支脚3的支撑部32一体成型,该第一定位构件4的定位部与该支脚3的安装部间隔预设距离。其中,多个支脚3分别固定连接于盖主体2的一组背向的边缘,既可以简化盖板的结构设计,避免结构复杂化,同时又能够有效支撑盖主体2。
再例如,盖主体2的四条边缘中,两条相背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支脚3,另外两条相背的边缘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定位构件4。
再例如,盖主体2的四条边缘上分别设有一个支脚3,且其中两条相背的边缘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定位构件4,且两条边缘上的第一定位构件4的连接部均与所在边缘上的支脚3的支撑部32一体成型,且该第一定位构件4的定位部与该支脚3的安装部间隔预设距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盖主体2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支脚3的与第一表面连接的表面为圆弧面,和/或第一定位构件4的与第一表面连接的表面为圆弧面。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仅支脚3的与第一表面连接的表面为圆弧面;在另一个例子中,仅第一定位构件4的与第一表面连接的表面为圆弧面;在再一个例子中,支脚3的与第一表面连接的表面为圆弧面,且第一定位构件4的与第一表面连接的表面也为圆弧面。将支脚3的与第一表面连接的表面和/或第一定位构件4的与第一表面连接的表面设置成圆弧面,可以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刮伤,提高盖板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支脚3的与第一表面连接的圆弧面、第一定位构件4的与第一表面连接的圆弧面的圆弧直径大小具体可根据盖主体2的厚度来确定,以确保加工的方便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支脚3的安装部31均设有装配通孔311,且安装部31通过穿设到多个装配通孔311的紧固件锁紧固定到电路板5。采用紧固件以可拆卸锁紧固定的方式将盖板安装在电路板5上,可提高安装部31与电路板5的连接强度,同时还有利于拆装,可提高维护操作的方便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防止盖板的结构复杂化,同时缩减盖板的重量,可将第一定位构件4的宽度以小于支脚3的宽度的二分之一设置。当然,第一定位构件4和支脚3的结构设计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电路板5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盖板,且盖板安装在电路板5上。具体地,第二定位构件51可为开设在电路板5上的定位孔,第一定位构件4的远离盖主体2的一端插入定位孔以限定盖板与电路板5之间的相对位置。
并且,电路板5设有多个与安装部31相适配的装配孔位52、以及至少一个定位孔,且每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构件4的自由端相适配。组装时,盖板通过第一定位构件4的自由端插接到定位孔的方式安装到电路板5,并通过紧固件将安装部31锁紧到装配孔位52以实现盖板与电路板5的固定连接。
因为第一定位构件4与盖主体2固定连接,所以为使得第一定位构件4能够可靠的插接定位到电路板5,第一定位构件4的自由端应该突出于多个支脚3的安装部31所在平面,并使第一定位构件4的自由端与控制板5上的定位孔相适配。这样在安装部31压接到电路板5时,固定连接于盖主体2的第一定位构件4能够插接到电路板5的定位孔,达成对盖板的定位功能。当然,在组装操作时,盖板可先使第一定位构件4对准定位孔,然后将第一定位构件4的自由端插入到定位孔内,最后锁紧每一支脚3的安装部31,完成将盖板安装固定到电路板5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盖板,包括盖主体和支脚,且所述支脚的远离所述盖主体的一端具有用于锁紧固定到电路板的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盖主体连接的第一定位构件,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自由端突出于所述盖主体所在平面,并与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定位构件配合以限定所述盖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盖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盖主体弯折以架高所述盖主体,所述安装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弯折,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相对于所述盖主体弯折,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与所述安装部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盖主体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远离所述盖主体的一端与所述盖主体所在平面的垂直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脚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位于所述盖主体的同一边缘,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与其位于同一边缘的所述支脚的所述支撑部之间间隔预定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构件包括连接部和定位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盖主体的边缘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定位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支脚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位于所述盖主体的同一边缘,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连接部与其位于同一边缘的所述支脚的支撑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定位部与其位于同一边缘的所述支脚的支撑部间隔预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的至少一条边缘包括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所述第一边缘部由该条边缘的一部分朝向所述盖主体的中心凹陷形成,该条边缘的除所述第一边缘部以外的部分为第二边缘部,所述支脚和/或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与所述第一边缘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及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盖主体的至少两条边缘设置有所述支脚,所述盖主体的至少两条边缘设置有所述第一定位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主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支脚的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的表面为圆弧面;和/或
所述盖主体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的表面为圆弧面。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和
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盖板,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构件为开设在所述电路板上的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构件的远离所述盖主体的一端插入所述定位孔以限定所述盖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