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9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



背景技术:

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

但目前使用在电气控制柜技术领域的电气控制柜或是类似的电气控制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很多电气控制柜多使用单开门,不便于检修,不方便存取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对电气控制柜不便于检修和维护进行优化,增加了稳定组件,占用面积小,并降低了制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柜组件,包括控制柜壳体、设置在所述控制柜壳体前端的第一柜门、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前端面的透明玻璃、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前端面的第一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前端面的第一散热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侧端的第一合页、设置在所述控制柜壳体侧端的第二柜门、设置在所述第二柜门前端面的第二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二柜门前端面的第二散热口、设置在所述控制柜壳体后端的进线口、设置在所述控制壳柜体前后内壁对称分布的第一滑轨、位于所述第一柜门左端的储物盒、设置在所述储物盒前端面的第三把手、设置在所述储物盒上下两端对称分布的第二滑轨和设置在所述储物盒内腔的隔板;固定底座,设置在所述电气控制柜底端,用于固定电气控制柜。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底座为实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均设有限位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滑轨的数量为四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的控制柜组件和固定底座等依序衔接,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通过控制柜壳体内设置的轨道能够多种方式的打开壳体,为检修降低了不必要的繁琐和通过侧边设置的储物盒能便捷的存取工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整体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通过控制柜壳体内设置的轨道能够多种方式的打开壳体,为检修降低了不必要的繁琐和通过侧边设置的储物盒能为维护便捷的存取工具。

图1-图4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4,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其主体部分包括控制柜组件100和固定底座200。

控制柜组件100用于便捷的打开检修和维护,控制柜组件100包括控制柜壳体110、在控制柜壳体110前端的第一柜门115、在第一柜门115前端面的透明玻璃120、在第一柜门115前端面的第一把手125、在第一柜门前端面的第一散热口130、在第一柜门115侧端的第一合页135、在控制柜壳体110侧端的第二柜门140、在第二柜门140前端面的第二把手150、在第二柜门140前端面的第二散热口155、在控制柜壳体110后端的进线口185、在控制壳柜体110前后内壁对称分布的第一滑轨180、位于第一柜门115左端的储物盒160、在储物盒160前端面的第三把手165、在储物盒160上下两端对称分布的第二滑轨170和在储物盒160内腔的隔板175,第一柜门115用于前端机器元件损坏时打开第一柜门115进行检修,第二柜门140用于侧端机器元件损坏时打开第二柜门140进行检修,当后端和左侧端元件损坏,利用第一滑轨180将电气控制柜100整体上移,更能方便的检修,当日常维护工具忘记带时,可打开储物盒160。

固定底座200用于固定电气控制柜100,固定底座200在电气控制柜100底端,用于固定电气控制柜,固定底座200能够更稳定的固定电气控制柜100。

进一步的,固定底座200为实心,第一滑轨180和第二滑轨170均设有限位装置,第一滑轨180的数量为四个。

结合图1-图4,本实施方式的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的具体动作过程如下:当控制柜组件100需要进行检修或维护时,可进行排查事故,根据损坏位置选择打开第一柜门115或第二柜门140,当电气控制柜100后方损坏或左侧时,利用第一滑轨180向上移动整体电气控制柜壳体110,进行检修,当日常维护时,可通过储物盒160内的工具进行维护,为检修降低了不必要的繁琐和通过侧边设置的储物盒能便捷的存取工具。

虽然在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柜组件(100),包括控制柜壳体(110)、设置在所述控制柜壳体(110)前端的第一柜门(115)、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115)前端面的透明玻璃(120)、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115)前端面的第一把手(125)、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前端面的第一散热口(130)、设置在所述第一柜门(115)侧端的第一合页(135)、设置在所述控制柜壳体(110)侧端的第二柜门(140)、设置在所述第二柜门(140)前端面的第二把手(150)、设置在所述第二柜门(140)前端面的第二散热口(155)、设置在所述控制柜壳体(110)后端的进线口(185)、设置在所述控制柜壳体(110)前后内壁对称分布的第一滑轨(180)、位于所述第一柜门(115)左端的储物盒(160)、设置在所述储物盒(160)前端面的第三把手(165)、设置在所述储物盒(160)上下两端对称分布的第二滑轨(170)和设置在所述储物盒(160)内腔的隔板(175);

固定底座(200),设置在所述控制柜组件(100)底端,用于固定电气控制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00)为实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180)和第二滑轨(170)均设有限位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180)的数量为四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包括控制柜组件和固定底座,固定底座,设置在所述电气控制柜底端,用于固定电气控制柜,该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气控制柜的电气控制柜和固定底座等依序衔接,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通过控制柜壳体内设置的轨道能够多种方式的打开壳体,为检修降低了不必要的繁琐和通过侧边设置的储物盒能便捷的存取工具。

技术研发人员:施希文;王长明;张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鼎言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7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9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