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0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毒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此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定性为全球大流行,新型冠状病毒目前主要通过常规的荧光定量rt-pcr来进行诊断,但荧光定量扩增的方法存在需要精密仪器、特殊实验条件及操作人员的限制,制约了现地应用。因此,建立一种实际应用性强的检测技术在基层快速诊断,具有很强的临床意义。

而现有的大部分用于检测的试检测盒使用起来并不太方便,虽然检测效率上较快,但是对相关试剂的取放并不够迅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用于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具备方便使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包括检测盒本体,所述检测盒本体的顶端铰接有盒盖,所述检测盒本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试管套,所述试管套贯穿检测盒本体的顶侧壁并延伸至检测盒本体的内部,所述试管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下方设置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两侧铰接有安装板,所述按压板的下方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制弹簧,所述限制弹簧的另一端与检测盒本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贯穿检测盒本体的正面壁并延伸至检测盒本体的正面。

所述检测盒本体的正面底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顶端设置有按压扣。

优选的,所述调节柱设置于按压扣的正上方,所述检测盒本体与调节柱接触处开设有竖槽。

竖槽的设置用于保证调节柱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也保证了调节柱移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试管套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试管套均匀分布于检测盒本体的内部。

试管套用于放置检测试剂,同时试管套的内部应设置有保护试管的缓冲垫等结构,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优选的,所述限制弹簧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套,且弹簧套为伸缩套接结构。

弹簧套的设置用于保证限制弹簧的稳定性,同时也对限制弹簧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按压扣暴扣固定安装于调节板顶端的固定板。

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扣,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中部活动安装有挤压柱,所述挤压柱的底端贯穿固定板的顶侧壁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内部。

挤压柱与调节柱是相铰接的,按压调节柱即可带动挤压柱下移,以此完成后续的限位。

优选的,所述挤压柱的底端设置有齿块,且挤压柱通过齿块与卡扣处的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固定安装于卡扣的底部。

齿块的设置用于挤压柱在受到按压后能够带动卡扣处的齿轮旋转,以此达到带动卡扣卡住调节柱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卡扣处的齿轮一半位于固定板的内部与挤压柱处的齿块啮合,所述卡扣处齿轮的另一半位于固定板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通过设置试管套、按压块、按压板和按压扣等结构,使得在进行检测时,只需打开盒盖,而后按压需要取出试管处试管套所对应的调节柱,即可弹出相应试管,以此方便后续的检测,具备方便使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2、该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试管套处设置有相应的保护试管的结构,使得能够对试管内的试剂进行很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压扣结构示意图。

其中:1、检测盒本体;2、盒盖;3、试管套;4、按压块;5、按压板;6、安装板;7、限制弹簧;8、调节柱;9、调节板;10、按压扣;11、弹簧套;12、固定板;13、卡扣;14、挤压柱;15、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包括检测盒本体1,检测盒本体1的顶端铰接有盒盖2,检测盒本体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试管套3,试管套3贯穿检测盒本体1的顶侧壁并延伸至检测盒本体1的内部,试管套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按压块4,按压块4的下方设置有按压板5,按压板5的两侧铰接有安装板6,按压板5的下方设置有滚珠15,滚珠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制弹簧7,限制弹簧7的另一端与检测盒本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按压板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调节柱8,调节柱8贯穿检测盒本体1的正面壁并延伸至检测盒本体1的正面。

试管套3可分为五个,用于盛装试剂a液、试剂b液、试剂c液、试剂d液和试剂e液。

其中试剂a液:组织缓冲液,为tris-nacl-edta缓冲液。

试剂b液:rna提取液,为trizol液。

试剂c液:新型冠状病毒rna反转录反应液,其中含有特定引物sars-cov-2hdar序列为cgattgtgcatcagctgactgaagcat;新型冠状病毒rna反转录反应液,每管组成为4μ15×rna反转录缓冲液,2μ110mmmgcl2,8.5μ1rnasefreeh20,1μ110mmdntpmixture,1μ11urnsin,1μ11um-mlvreversetranscriptase,1μ110pmsars-cov-2hdar,其序列为:cgattgtgcatcagctgactgaagcat。试剂d液:hda等温扩增缓冲液,其中含有特定引物sars-cov-2r序列为cgattgtgcatcagctgactgaagcatc及sars-cov-2f序列为cacagtctgtaccgtctgcggtatgtg;其中含有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等温扩增缓冲液,每管组成为:5μ110×等温扩增缓冲液,2μ1100mmmgso4,4μ1的10mmnacl,3.5μ1的10mmdntpmixture,7μ1rnasefreeh2o,1μ1的10pmsars-cov-2hdar,1μ1的10pmsars-cov-2hdaf,1μ1的3mm羟基萘酚蓝hnb。

试剂e液:hda等温扩增反应酶液,其中含有bst聚合酶、大肠杆菌uvrd解旋酶、mutlprotei。hda等温扩增反应酶液,每μ1组成为5ubst聚合酶,100ng大肠杆菌uvrd解旋酶,600ngmutlprotein。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制弹簧7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按压块4与安装板6的正面,使得限制弹簧7与按压板5组成一个类似跷跷板的结构,使得向下按压调节柱8能够带动按压块4上移,以此达到带动试管套3上移的效果。

检测盒本体1的正面底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板9,调节板9的顶端设置有按压扣10。

具体的,调节柱8设置于按压扣10的正上方,检测盒本体1与调节柱8接触处开设有竖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竖槽的设置用于保证调节柱8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也保证了调节柱8移动时的稳定性。

具体的,试管套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试管套3均匀分布于检测盒本体1的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试管套3用于放置检测试剂,同时试管套3的内部应设置有保护试管的缓冲垫等结构,这里就不过多赘述。

具体的,限制弹簧7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套11,且弹簧套11为伸缩套接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套11的设置用于保证限制弹簧7的稳定性,同时也对限制弹簧7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具体的,按压扣10暴扣固定安装于调节板9顶端的固定板12。

固定板12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扣13,固定板12的顶端中部活动安装有挤压柱14,挤压柱14的底端贯穿固定板12的顶侧壁并延伸至固定板12的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挤压柱14与调节柱8是相铰接的,按压调节柱8即可带动挤压柱14下移,以此完成后续的限位。

具体的,挤压柱14的底端设置有齿块,且挤压柱14通过齿块与卡扣13处的齿轮相啮合,齿轮固定安装于卡扣13的底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齿块的设置用于挤压柱14在受到按压后能够带动卡扣13处的齿轮旋转,以此达到带动卡扣13卡住调节柱8的效果。

具体的,卡扣13处的齿轮一半位于固定板12的内部与挤压柱14处的齿块啮合,卡扣13处齿轮的另一半位于固定板12的外侧。

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如下:待检组织洗脱,称取冰浴或新鲜样品待检组织100mg,加入150μ1试剂a洗脱,待检组织病毒rna的提取加入1m1试剂b,混匀,冰上静置15分钟。加入200μ1氯仿,振摇15秒,静置10分钟。在4℃以12000g离心15分钟。将上层液相转至一个新的1.5ml离心管中。加入500μ1异丙醇后-20℃沉淀30分钟。在4℃12000g离心10分钟,1m170%乙醇洗涤rna沉淀然后离心5分钟。室温自然干燥10-20分钟,用10μ1无rna酶的水溶解。病毒rna反转录取1μ1病毒rna溶液加入含试剂c的反应管,在pcr仪或者恒温金属浴中进行以下反应:42℃下60分钟,0℃下5分钟。恒温扩增反应,取1μ1反应溶液及1μ1试剂e加入含试剂d的反应管,混匀后在恒温金属浴中进行以下反应:68℃,90分钟,反应结束后,可取反应管直接肉眼观察,阳性结果显示为天蓝色,阴性结果显示为蓝紫色。结果可采用相机进行照相记录,反应结束后,可取10μ1反应液加1μ110×dna加样缓冲液混匀后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扩增产物.如出现约94bp的反应产物,说明待检样品携带病毒。

在使用时,打开盒盖2,按压需要取出的试管对应处的调节柱8,按压板5靠近按压块4的一侧随之上移带动试管套3上移,需要取出的试剂随之伸出,方便拿取,与此同时调节柱8也挤压挤压柱14并带动卡扣13固定柱调节柱8,以此保证试管套3的状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包括检测盒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盒本体(1)的顶端铰接有盒盖(2),所述检测盒本体(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试管套(3),所述试管套(3)贯穿检测盒本体(1)的顶侧壁并延伸至检测盒本体(1)的内部,所述试管套(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按压块(4),所述按压块(4)的下方设置有按压板(5),所述按压板(5)的两侧铰接有安装板(6),所述按压板(5)的下方设置有滚珠(15),所述滚珠(1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限制弹簧(7),所述限制弹簧(7)的另一端与检测盒本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按压板(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调节柱(8),所述调节柱(8)贯穿检测盒本体(1)的正面壁并延伸至检测盒本体(1)的正面;

所述检测盒本体(1)的正面底端固定安装有调节板(9),所述调节板(9)的顶端设置有按压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8)设置于按压扣(10)的正上方,所述检测盒本体(1)与调节柱(8)接触处开设有竖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套(3)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试管套(3)均匀分布于检测盒本体(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弹簧(7)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套(11),且弹簧套(11)为伸缩套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扣(10)暴扣固定安装于调节板(9)顶端的固定板(12);

所述固定板(12)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扣(13),所述固定板(12)的顶端中部活动安装有挤压柱(14),所述挤压柱(14)的底端贯穿固定板(12)的顶侧壁并延伸至固定板(1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柱(14)的底端设置有齿块,且挤压柱(14)通过齿块与卡扣(13)处的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固定安装于卡扣(13)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5和6所述的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3)处的齿轮一半位于固定板(12)的内部与挤压柱14处的齿块啮合,所述卡扣13处齿轮的另一半位于固定板(12)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毒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包括检测盒本体,所述检测盒本体的顶端铰接有盒盖,所述检测盒本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试管套,所述试管套贯穿检测盒本体的顶侧壁并延伸至检测盒本体的内部,所述试管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下方设置有按压板。该可视化检测新型冠状病毒逆转录等温扩增试检测盒,通过设置试管套、按压块、按压板和按压扣等结构,使得在进行检测时,只需打开盒盖,而后按压需要取出试管处试管套所对应的调节柱,即可弹出相应试管,以此方便后续的检测,具备方便使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纪国彬;霍军;张叔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保绿丰(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8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189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