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水利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时会铺设大量的管道进行资源输送,在输送过程中,管道内会积攒大量的淤泥、杂污。因此管道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对管道内壁进行清理。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0788480u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包括污垢收集箱,污垢收集箱进水端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中心为进污口,连接环进水端设有刮环,刮环进水端为漏斗状,污垢收集箱出水端设有盖板,盖板和连接环的周向设有滑轮组件;盖板出水端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两端设有驱动轮,盖板出水端设有缆绳,缆绳内设有为电机传输电流的电缆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以下缺陷:刮环将污泥从管道的侧壁分离开后,由于刮环的进水端为漏斗状,并不便于淤泥、杂污进入到收集箱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便于淤泥、杂污收集到收集箱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包括收集箱、刮环以及电机,所述收集箱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收集箱开设有进料口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环,所述刮环呈漏斗状,且刮环从靠近收集箱的一端到远离收集箱的一端管径依次增加,所述刮环上靠近收集箱一端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环与第二转动环可拆卸连接,所述刮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的旋向与刮环的转动方向保持一致;所述收集箱上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一转动环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将淤泥、杂污收集到收集箱中,先通过电机驱动整个装置向前移动时,同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动环转动,第一转动环转动带动第二转动环转动,第二转动环转动带动刮环转动,刮环转动带动叶片转动,叶片转动的过程中将管道中的淤泥、杂污带入收集箱中,从而达到便于将淤泥、杂污收集到收集箱中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动杆、蜗杆以及蜗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环的外周面,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传动箱的侧壁,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于转动杆,所述第一齿轮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蜗杆固定连接于收集箱的底侧,所述蜗轮固定连接于转动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所述收集箱的侧壁还设置有用于将电机输出轴的动能传送到蜗杆上的传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转动第一转动环,先启动电机,电机输出轴在传动组件的作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驱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转动环转动,从而达到驱动第一转动环转动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以及皮带,所述第一带轮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二带轮固定连接于蜗杆,所述皮带使得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联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启动电机后,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转动在皮带的作用下驱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转动带动蜗杆转动,从而达到驱动蜗杆转动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环远离安装环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连接槽,第二转动环插接于连接槽,连接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二转动环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转动环上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定位块和第一弹簧,所述定位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所述定位块插接于定位槽,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定位块;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用于推动定位块的推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第二转动环的过程中,先通过移动刮环带动第二转动环移动,使得第二转动环插接于连接槽;在第二转动环插接于连接槽的过程中,先推动定位块滑移入第一滑槽内,从而能够使得第二转动环插接于连接槽;当第二转动环插接于连接槽后,此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弹簧推动定位块滑移,使得定位块插接于定位槽,从而起到固定定位块的目的,进而达到固定第二转动环的目的;当需要拆卸第二转动环时,通过推动组件推动定位块滑移至第一滑槽内,从而能够移动第二转动环脱离连接槽,达到拆卸第二转动环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推块和滑块,所述推块滑动连接于通孔,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于推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使推块复位的复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拆卸第二转动环时,通过推动推块移动,推块移动推动定位块移动,从而使得第二转动环能够移出连接槽,进而能够达到拆卸第二转动环的目的;通过设置滑块,一方面降低推块发生脱离通孔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降低推块滑移至第一滑槽内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复位件包括导向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的侧壁,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导向杆,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另一端固定第二滑槽的槽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动推块的过程中,推块移动带动滑块移动,滑块移动的过程中压缩第二弹簧;当不在对推块施加外力作用时,此时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弹簧推动滑块移动,滑块移动带动推块移动,从而达到使得推块复位的目的;通过设置导向杆,一方面便于对滑块进行导向,另一方面降低压缩第二弹簧的过程中,第二弹簧向其他方向偏移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远离刮环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转动环的侧壁靠近定位槽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转动环插接于连接槽的过程中,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接触,在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相互作用下,使得连接槽的侧壁能够推动定位块滑移至第一滑槽内,从而降低第二转动环插接于连接槽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环靠近安装环一端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远离第二转动环的一侧抵接于连接槽的槽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圈,一方面能够增加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降低淤泥等杂物从第二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的连接处流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之间的刚性接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为了便于将淤泥、杂污收集到收集箱中,先通过电机驱动整个装置向前移动时,同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动环转动,第一转动环转动带动第二转动环转动,第二转动环转动带动刮环转动,刮环转动带动叶片转动,叶片转动的过程中将管道中的淤泥、杂污带入收集箱中,从而达到便于将淤泥、杂污收集到收集箱中的目的;
2.为了转动第一转动环,先启动电机,电机输出轴在传动组件的作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驱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转动环转动,从而达到驱动第一转动环转动的目的;
3.当操作人员启动电机后,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转动在皮带的作用下驱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转动带动蜗杆转动,从而达到驱动蜗杆转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新型的第一转动环、第二转动环以及安装环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管道;2、收集箱;21、电机;22、安装环;23、第一转动环;231、连接槽;2311、第二斜面;232、定位槽;233、通孔;234、第二滑槽;3、刮环;31、第二转动环;311、第一滑槽;32、叶片;4、驱动机构;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转动杆;431、固定块;44、蜗杆;45、蜗轮;46、传动组件;461、第一带轮;462、第二带轮;463、皮带;5、固定机构;51、定位块;511、第一斜面;52、第一弹簧;53、推动组件;531、推块;532、滑块;533、复位件;5331、导向杆;5332、第二弹簧;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收集箱2、刮环3和电机21,收集箱2的内部中空,且开设有进料口,收集箱2开设有进料口的一端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环22,安装环22呈圆环形板状结构,安装环2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环23,且安装环22的轴心线与第一转动环23的轴心线重合。刮环3呈漏斗状,且刮环3从靠近收集箱2的一端到远离收集箱2的一端管径依次增加。刮环3靠近收集箱2一端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环31,第二转动环31呈圆环形板状结构,第二转动环31与第一转动环23之间可拆卸连接,刮环3、第一转动环23以及第二转动环31的轴心线相重合。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转动环23远离收集箱2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的连接槽231,第二转动环31插接于连接槽231,连接槽231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开口呈矩形的定位槽232,两个定位槽232沿第一转动环23的轴心线对称设置,连接槽231的侧壁上靠近两个定位槽232分别设有两个第二斜面2311,对应两个定位槽232在第二转环的外周面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311,第二转动环31安装有两组固定机构5,每组固定机构5包括定位块51、第一弹簧52以及推动组件53,定位块51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311,且定位块51插接于定位槽232,定位块51远离刮环3一侧设有第一斜面511,第一斜面511与第二斜面2311相匹配。第一弹簧52在第一滑槽311内,且第一弹簧5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311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定位块51靠近第二转动环31轴心线的一侧。
在安装第二转动环31的过程中,先通过移动刮环3带动第二转动环31移动,使得第二转动环31插接于连接槽231;在第二转动环31插接于连接槽231的过程中,第一斜面511与第二斜面2311相接触,在第一斜面511和第二斜面2311的相互作用下,使得连接槽231的侧壁能够推动定位块51滑移至第一滑槽311内,从而降低第二转动环31插接于连接槽231的难度;当第二转动环31插接于连接槽231后,此时在第一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弹簧52推动定位块51滑移,使得定位块51插接于定位槽232,从而起到固定定位块51的目的,进而达到固定第二转动环31的目的。当需要拆卸第二转动环31时,通过推动组件53推动定位块51滑移至第一滑槽311内,从而能够移动第二转动环31脱离连接槽231,达到拆卸第二转动环31的目的。
如图2和图3所示,推动组件53包括推块531、滑块532以及复位件533,推块531呈矩形块状结构,定位槽232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推块531滑移的通孔233,推块531靠近第二转动环31的一侧抵接于定位块51。滑块532呈矩形块状结构,通孔233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滑块532滑移的第二滑槽234,滑块532固定连接于推块531远离安装环22的一侧。当拆卸第二转动环31时,通过推动推块531移动,推块531移动推动定位块51移动,从而使得第二转动环31能够移出连接槽231,进而能够达到拆卸第二转动环31的目的;通过设置滑块532,一方面降低推块531发生脱离通孔233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降低推块531滑移至第一滑槽311内的可能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如图2和图3所示,复位件533包括导向杆5331和第二弹簧5332,导向杆5331呈圆杆状结构,导向杆53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234的两个内侧壁,导向杆5331贯穿滑块532,且滑块532滑动连接于导向杆5331。第二弹簧5332套设在导向杆5331上,第二弹簧53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234靠近第二转动环31一侧的侧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532靠近第二转动环31的一侧。在推动推块531的过程中,推块531移动带动滑块532移动,滑块532的过程中压缩第二弹簧5332;当不在对推块531施加外力作用时,此时在第二弹簧5332的弹力作用下,第二弹簧5332推动滑块532移动,滑块532移动带动推块531移动,从而达到使得推块531复位的目的;通过设置导向杆5331,一方面便于对滑块532进行导向,另一方面降低压缩第二弹簧5332的过程中,第二弹簧5332向其他方向偏移的可能性。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转动环31靠近安装环22一端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6,密封圈6由橡胶制成,密封圈6呈圆环形板状结构,密封圈6远离第二转动环31的一侧抵接于连接槽231的槽底。通过设置密封圈6,一方面能够增加第一转动环23和第二转动环31之间的密封性,从而降低淤泥等杂物从第二转动环31和第二转动环31的连接处流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第一转动环23和第二转动环31之间的刚性接触。
如图1和图2所示,刮环3的内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32,且叶片32的旋向与刮环3的转动方向保持一致,收集箱2上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一转动环23的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转动杆43、固定块431、蜗杆44、蜗轮45以及传动组件46,第一齿轮41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环23的外周面,固定块431为两个,两个固定块431均固定连接于收集箱2的侧壁上,转动杆43为圆形杆状结构,转动杆43贯穿两个固定块431,且转动杆43与两个固定块431转动连接。第二齿轮42固定连接于转动杆43,且第二齿轮42与第一齿轮41相啮合。蜗轮45固定连接于转动杆43远离第二齿轮42的一端。蜗杆4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收集箱2的侧壁,蜗杆44与蜗轮45相啮合。
为了便于将淤泥、杂污收集到收集箱2中,先通过电机21驱动整个装置向前移动时,与此同时电机21输出轴在传动组件46的作用带动蜗杆44转动,蜗杆44转动驱动蜗轮45转动,蜗轮45转动带动转动杆43转动,转动杆43转动带动第二齿轮42转动,第二齿轮42转动带动第一齿轮41转动,第一齿轮41转动带动第一转动环23转动,第一转动环23转动带动第二转动环31转动,第二转动环31转动带动刮环3转动,刮环3转动带动叶片32转动,叶片32转动的过程中将管道1中的淤泥、杂污带入收集箱2中,从而达到便于将淤泥、杂污收集到收集箱2中的目的。
如图1和图3所示,传动组件46包括第一带轮461、第二带轮462以及皮带463,第一带轮461固定连接于电机21的输出轴,第二带轮462固定连接于蜗杆44,皮带463用于使第一带轮461和第二带轮462传动。当操作人员启动电机21后,电机21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带轮461转动,第一带轮461转动在皮带463的作用下驱动第二带轮462转动,第二带轮462转动带动蜗杆44转动,从而达到驱动蜗杆44转动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为了便于将淤泥、杂污收集到收集箱2中,先通过电机21驱动整个装置向前移动时,与此同时电机21输出轴在传动组件46的作用带动蜗杆44转动,蜗杆44转动驱动蜗轮45转动,蜗轮45转动带动转动杆43转动,转动杆43转动带动第二齿轮42转动,第二齿轮42转动带动第一齿轮41转动,第一齿轮41转动带动第一转动环23转动,第一转动环23转动带动第二转动环31转动,第二转动环31转动带动刮环3转动,刮环3转动带动叶片32转动,叶片32转动的过程中将管道1中的淤泥、杂污带入收集箱2中,从而达到便于将淤泥、杂污收集到收集箱2中的目的。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包括收集箱(2)、刮环(3)以及电机(2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2)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收集箱(2)开设有进料口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环(22),所述安装环(2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环(23),所述刮环(3)呈漏斗状,且刮环(3)从靠近收集箱(2)的一端到远离收集箱(2)的一端管径依次增加,所述刮环(3)上靠近收集箱(2)一端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环(31),所述第一转动环(23)与第二转动环(31)可拆卸连接,所述刮环(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32),所述叶片(32)的旋向与刮环(3)的转动方向保持一致;所述收集箱(2)上设置有用于转动第一转动环(23)的驱动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转动杆(43)、蜗杆(44)以及蜗轮(45),所述第一齿轮(41)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环(23)的外周面,所述转动杆(43)转动连接于传动箱的侧壁,所述第二齿轮(42)固定连接于转动杆(43),所述第一齿轮(41)于第二齿轮(42)相啮合;所述蜗杆(44)固定连接于收集箱(2)的底侧,所述蜗轮(45)固定连接于转动杆(43),所述蜗杆(44)与蜗轮(45)相啮合;所述收集箱(2)的侧壁还设置有用于将电机(21)输出轴的动能传送到蜗杆(44)上的传动组件(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6)包括第一带轮(461)、第二带轮(462)以及皮带(463),所述第一带轮(461)固定连接于电机(21)的输出轴,所述第二带轮(462)固定连接于蜗杆(44),所述皮带(463)使得第一带轮(461)与第二带轮(462)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环(23)远离安装环(22)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连接槽(231),第二转动环(31)插接于连接槽(231),连接槽(231)的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232),所述第二转动环(31)的外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311),所述第二转动环(31)上安装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定位块(51)和第一弹簧(52),所述定位块(51)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311),所述定位块(51)插接于定位槽(232),所述第一弹簧(5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311)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定位块(51);所述固定机构(5)还包括用于推动定位块(51)的推动组件(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232)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233),所述通孔(23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34),所述推动组件(53)包括推块(531)和滑块(532),所述推块(531)滑动连接于通孔(233),所述滑块(532)固定连接于推块(531),所述滑块(532)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234),所述推动组件(53)还包括使推块(531)复位的复位件(5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533)包括导向杆(5331)和第二弹簧(5332),所述导向杆(5331)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234)的侧壁,所述滑块(532)滑动连接于导向杆(5331),所述第二弹簧(53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532),另一端固定第二滑槽(234)的槽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51)远离刮环(3)的一侧设有第一斜面(511),所述第一转动环(23)的侧壁靠近定位槽(232)设有第二斜面(2311),所述第一斜面(511)与第二斜面(2311)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型水利工程用管道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环(31)靠近安装环(22)一端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远离第二转动环(31)的一侧抵接于连接槽(231)的槽底。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