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物联网机柜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在对物联网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会用到设备机柜。机柜是用于容纳电气或电子设备的独立式或自支撑的机壳。机柜一般配置门、可拆或不可拆的侧板和背板。机柜是电气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电气控制设备的载体。一般由冷轧钢板或合金制作而成,可以提供对存放设备的防水、防尘、防电磁干扰等防护作用。机柜一般分为服务器机柜、网络机柜、控制台机柜等,在各大机房都能看到各种款式的机柜。随着计算机产业的不断突破,机柜所体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大。而机柜一般用在网络布线间,楼层配线间,中心机房,数据机房,控制中心,监控室,监控中心等地方,由于机柜中电性元件以及线路设置密度都较高,从而导致其产热严重,而传统机柜散热效果并不好,通常都需要使用其他设备进行辅助散热。就目前来讲,对于大部分的企业在设备运行时,为了保证机柜内的设备工作温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都必须利用散热风扇以及空调等设备对机柜组进行散热,而且这些散热设备日常所需用电也较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需要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通过主散热装置对机柜散热,提高了物联网机柜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因过热导致元件损坏的可能,同时也降低了物联网机柜维护的成本,通过减震弹簧与减震底座防止机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延长了物联网机柜的使用寿命,采用辅助散热装置与除湿管提高了物联网机柜的使用体验,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物联网机柜散热装置效率低下,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包括机柜主体、减震弹簧、减震底座、排线板、除湿管、温度传感器、主板、处理器、硬盘、散热安装箱、机柜门、把手、观察窗、进气口、主散热装置、辅助散热装置和控制面板,所述减震弹簧设于机柜主体的下壁上,所述减震底座设于减震弹簧的下端,所述排线板设于机柜主体内,所述除湿管设于排线板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机柜主体的内后壁上,所述主板设于机柜主体的内后壁上,所述处理器设于主板上,所述硬盘设于主板上,所述散热安装箱设于机柜主体上,所述机柜门设于机柜主体的前壁上,所述把手设于机柜门上,所述观察窗设于机柜门的前壁上,所述进气口分别设于机柜门与机柜主体的后壁上,所述主散热装置设于散热安装箱内,所述辅助散热装置设于机柜主体内的上端,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机柜主体的外后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散热装置包括抽风机、抽风输送管道、气体分流腔体、热交换腔体、进水管、交换管、出水管、送风输送管道、送风机和废水收集槽,所述抽风机设于散热安转箱的上端,所述抽风输送管道设于抽风机上,所述气体分流腔体设于抽风输送管道的下端,所述热交换腔体设于气体分流腔体的下端,所述进水管设于热交换腔体内,所述交换管设于热交换腔体内且与进水管相连,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于机柜主体的后壁上,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设于交换管上,所述送风输送管道设于热交换腔体的下端,所述送风机设于送风输送管道上,所述废水收集槽设于机柜主体的后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散热装置包括辅助散热支架、辅助散热扇、辅助散热电机和散热口,所述辅助散热支架设于机柜主体内,所述辅助散热扇设于辅助散热支架内,所述辅助散热电机一端设于辅助散热扇上,所述辅助散热电机另一端设于机柜主体的上壁上,所述散热口设于机柜主体的上壁内。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总开关、抽风机开关、送风机开关、主板控制开关、辅助散热电机开关和传感器报警器,所述总开关、抽风机开关、送风机开关、主板控制开关、辅助散热电机开关和传感器报警器分别设于机柜主体的外后壁上,所述总开关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抽风机开关、送风机开关、主板控制开关、辅助散热电机开关和传感器报警器分别与抽风机、送风机、主板、辅助散热电机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口与散热口上分别设有灰尘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主散热装置设有两个,所述除湿管设有若干个,所述排线板设有若干个。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通过主散热装置对机柜散热,提高了物联网机柜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因过热导致元件损坏的可能,同时也降低了物联网机柜维护的成本,通过减震弹簧与减震底座防止机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延长了物联网机柜的使用寿命,采用辅助散热装置与除湿管提高了物联网机柜的使用体验,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物联网机柜散热装置效率低下,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的后视图。
其中,1、机柜主体,2、减震弹簧,3、减震底座,4、排线板,5、除湿管,6、温度传感器,7、主板,8、处理器,9、硬盘,10、散热安装箱,11、机柜门,12、把手,13、观察窗,14、进气口,15、主散热装置,16、辅助散热装置,17、控制面板,18、抽风机,19、抽风输送管道,20、气体分流腔体,21、热交换腔体,22、进水管,23、交换管,24、出水管,25、送风输送管道,26、送风机,27、废水收集槽,28、辅助散热支架,29、辅助散热扇,30、辅助散热电机,31、散热口,32、总开关,33、抽风机开关,34、送风机开关,35、主板控制开关,36、辅助散热电机开关,37、传感器报警器,38、灰尘过滤网。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包括机柜主体1、减震弹簧2、减震底座3、排线板4、除湿管5、温度传感器6、主板7、处理器8、硬盘9、散热安装箱10、机柜门11、把手12、观察窗13、进气口14、主散热装置15、辅助散热装置16和控制面板17,所述减震弹簧2设于机柜主体1的下壁上,所述减震底座3设于减震弹簧2的下端,所述排线板4设于机柜主体1内,所述除湿管5设于排线板4内,所述温度传感器6设于机柜主体1的内后壁上,所述主板7设于机柜主体1的内后壁上,所述处理器8设于主板7上,所述硬盘9设于主板7上,所述散热安装箱10设于机柜主体1上,所述机柜门11设于机柜主体1的前壁上,所述把手12设于机柜门11上,所述观察窗13设于机柜门11的前壁上,所述进气口14分别设于机柜门11与机柜主体1的后壁上,所述主散热装置15设于散热安装箱10内,所述辅助散热装置16设于机柜主体1内的上端,所述控制面板17设于机柜主体1的外后壁上。
所述主散热装置15包括抽风机18、抽风输送管道19、气体分流腔体20、热交换腔体21、进水管22、交换管23、出水管24、送风输送管道25、送风机26和废水收集槽27,所述抽风机18设于散热安转箱的上端,所述抽风输送管道19设于抽风机18上,所述气体分流腔体20设于抽风输送管道19的下端,所述热交换腔体21设于气体分流腔体20的下端,所述进水管22设于热交换腔体21内,所述交换管23设于热交换腔体21内且与进水管22相连,所述出水管24的一端设于机柜主体1的后壁上,所述出水管24的另一端设于交换管23上,所述送风输送管道25设于热交换腔体21的下端,所述送风机26设于送风输送管道25上,所述废水收集槽27设于机柜主体1的后壁上。
所述辅助散热装置16包括辅助散热支架28、辅助散热扇29、辅助散热电机30和散热口31,所述辅助散热支架28设于机柜主体1内,所述辅助散热扇29设于辅助散热支架28内,所述辅助散热电机30一端设于辅助散热扇29上,所述辅助散热电机30另一端设于机柜主体1的上壁上,所述散热口31设于机柜主体1的上壁内。
所述控制面板17包括总开关32、抽风机开关33、送风机开关34、主板控制开关35、辅助散热电机开关36和传感器报警器37,所述总开关32、抽风机18开关、送风机26开关、主板7控制开关、辅助散热电机30开关和传感器报警器37分别设于机柜主体1的外后壁上,所述总开关32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抽风机开关33、送风机开关34、主板控制开关35、辅助散热电机开关36和传感器报警器37分别与抽风机18、送风机26、主板7、辅助散热电机30和温度传感器6电连接。
所述进气口14与散热口31上分别设有灰尘过滤网38。
所述主散热装置15设有两个,所述除湿管5设有若干个,所述排线板4设有若干个。
具体使用时,用户首先将总开关32打开,使机柜内的各部件进行工作,此时按下抽风机开关33与送风机开关34,抽风机18对机柜内的热空气进行抽取,将抽取后的热风经过抽风输送管道19送入到气体分流腔体20内,然后再流经热交换腔体21,此时进水管22开始进水,水流入到交换管23内,水在交换管23内流动时对在热交换腔内的热空气进行冷却,再通过送风输送管道25和送风机26将冷却后的空气送入到机柜主体1内,且水最后流入到废水收集槽27内;当温度传感器6感应到机柜主体1内温度过高,用户可在主散热装置15运行的基础上打开辅助散热装置16进行辅助散热;当废水收集槽27满时可将废水送至净化,以便多次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以上便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工作流程,下次使用时重复此步骤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主体、减震弹簧、减震底座、排线板、除湿管、温度传感器、主板、处理器、硬盘、散热安装箱、机柜门、把手、观察窗、进气口、主散热装置、辅助散热装置和控制面板,所述减震弹簧设于机柜主体的下壁上,所述减震底座设于减震弹簧的下端,所述排线板设于机柜主体内,所述除湿管设于排线板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机柜主体的内后壁上,所述主板设于机柜主体的内后壁上,所述处理器设于主板上,所述硬盘设于主板上,所述散热安装箱设于机柜主体上,所述机柜门设于机柜主体的前壁上,所述把手设于机柜门上,所述观察窗设于机柜门的前壁上,所述进气口分别设于机柜门与机柜主体的后壁上,所述主散热装置设于散热安装箱内,所述辅助散热装置设于机柜主体内的上端,所述控制面板设于机柜主体的外后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散热装置包括抽风机、抽风输送管道、气体分流腔体、热交换腔体、进水管、交换管、出水管、送风输送管道、送风机和废水收集槽,所述抽风机设于散热安转箱的上端,所述抽风输送管道设于抽风机上,所述气体分流腔体设于抽风输送管道的下端,所述热交换腔体设于气体分流腔体的下端,所述进水管设于热交换腔体内,所述交换管设于热交换腔体内且与进水管相连,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于机柜主体的后壁上,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设于交换管上,所述送风输送管道设于热交换腔体的下端,所述送风机设于送风输送管道上,所述废水收集槽设于机柜主体的后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装置包括辅助散热支架、辅助散热扇、辅助散热电机和散热口,所述辅助散热支架设于机柜主体内,所述辅助散热扇设于辅助散热支架内,所述辅助散热电机一端设于辅助散热扇上,所述辅助散热电机另一端设于机柜主体的上壁上,所述散热口设于机柜主体的上壁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总开关、抽风机开关、送风机开关、主板控制开关、辅助散热电机开关和传感器报警器,所述总开关、抽风机开关、送风机开关、主板控制开关、辅助散热电机开关和传感器报警器分别设于机柜主体的外后壁上,所述总开关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抽风机开关、送风机开关、主板控制开关、辅助散热电机开关和传感器报警器分别与抽风机、送风机、主板、辅助散热电机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与散热口上分别设有灰尘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散热装置设有两个,所述除湿管设有若干个,所述排线板设有若干个。
技术总结